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福明专利>正文

靠椅靠背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34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靠椅靠背调节器,包括一个外壳,一个内壳,一个扣爪和一个扣爪片,内壳的一端为棘轮,棘轮、扣爪片和扣爪装于外壳一端的两夹板内,棘轮、扣爪片和外壳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扣爪片为凸轮结构,设有一个大的弧形凸起和一个小凸起,在内壳的一侧设有凸块位于扣爪片的弧形凸起的外侧,内壳的另一侧与棘轮相接处的边缘为凸缘,扣爪的一端由定位销定位并设有扭簧,另一端设有2-3个齿,在正常状态下扣爪的的齿与棘轮上的棘齿相啮合且卡于扣爪片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位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占用的空间较少,产品的强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靠椅靠背调节器
技术介绍
现在的靠椅靠背调节器均需在靠椅的侧边设有一个调节手柄,调节靠背角度时需用手扳动节手柄同时扳动靠背来进行,操作不太方便,另外调节手柄外露且凸出于靠椅之外,不美观,尤其是设在沙发这类靠椅上很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靠椅靠背调节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需手柄只需扳动靠背即可进行角度调节的靠椅靠背调节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一个外壳,一个内壳,一个扣爪和一个扣爪片,所述内壳的一端为棘轮,棘轮、扣爪片和扣爪装于外壳一端的两夹板内,棘轮、扣爪片和外壳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扣爪片为凸轮结构,设有一个大的弧形凸起和一个小凸起,在内壳的一侧设有凸块位于扣爪片的弧形凸起的外侧,内壳的另一侧与棘轮相接处的边缘为凸缘,所述扣爪的一端由定位销定位并设有扭簧,另一端设有2-3个齿,在正常状态下扣爪的的齿与棘轮上的棘齿相啮合且卡于扣爪片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位中。本技术的调节器安装于靠椅的侧面,其中外壳与椅座固定在一起,内壳与靠背固定在一起,内壳与靠背联动,调节时先扳动靠背使内壳绕销轴朝前转动即朝与外壳夹角较小的方向转动,当转至一定角度时,内壳上的凸块会推动扣爪片上的弧形凸起转动,弧形凸起将把扣爪顶起使它脱离棘轮上的棘齿,此时内壳及靠背处于自由状态,然后把靠背朝相反的方向扳动即朝后扳动直至靠背与椅座之间的角度达到设定的最大角度,此时内壳一侧的凸缘将推动扣爪片的小凸起使扣爪片回转,这时扣爪在扭簧回复力的作用下重新与棘轮上的棘齿相啮合且卡于扣爪片的两个凸起之间,在此状态下因为扣爪片和扣爪的止回作用,内壳可往前作单向级进运动,即可扳动靠背朝作单向级进运动,从而调节靠背的角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技术只需扳动靠背即可调节靠背的角度,操作非常方便。2、本技术的调节器紧贴于靠椅的侧面,没有凸出的手柄,占用的空间较现有技术为少,不影响靠椅产品的外观,尤其是沙发这类靠椅,把本技术的调节器包在沙发的外套内,从外面看不到调节器。3、本技术中的扣爪采用两个或三个齿,使得产品的强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在正常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外壳的主视图。图3是实施例中内壳的主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扣爪的主视图。图5是实施例中扣爪片的主视图。图6是实施例在调节过程中扣爪片顶起扣爪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在调节过程中内壳处于自由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在调节过程中内壳处于最大张开角度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由一个外壳4,一个内壳1,一个扣爪2、一个扣爪片6和一个扭簧3组成,所述外壳4由联接椅座用的套管402和固定在该套管402一端的两个夹板401组成,所述内壳1由联接靠背用的套管101和固定于该套管101一端的棘轮103组成,所述扣爪片6为凸轮结构,设有一个大的弧形凸起602和一个小凸起601,在大的弧形凸起602和小凸起601之间构成一凹位,内壳1的棘轮103、扣爪片6和扣爪2装于外壳4的两个夹板401之内,棘轮103、扣爪片6和外壳4通过销轴5连接在一起,棘轮103、扣爪片6可绕销轴5转动,在内壳1的一侧设有凸块104位于扣爪片6的弧形凸起602的外侧,在内壳1的另一侧套管101与棘轮103相接处的边缘为凸缘102,扣爪2的一端由定位销定位并设有扭簧3,扣爪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齿,扣爪2的两个齿与棘轮103上的棘齿相啮合且卡于扣爪片6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位中。本实施例的调节器安装于靠椅的侧面,其中外壳4的套管402与椅座固定在一起,内壳1的套管101与靠背固定在一起,内壳1与靠背联动。通过本实施例对靠背进行调节的过程如下1、先扳动靠背使内壳1绕销轴5朝前转动即朝与外壳4夹角较小的方向转动,当转至一定角度时,内壳1上的凸块104推动扣爪片6上的弧形凸起602转动,弧形凸起602把扣爪2顶起使它离开扣爪片6上的凹位并与棘轮103上的棘齿脱离联系,成为如图6所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内壳1及靠背处于自由状态,可在一定区间内自由转动。2、然后把靠背朝相反的方向扳动即朝后扳动直至靠背的张开角度达到设定的最大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靠背转成与椅座平行,在快达到最大角度时内壳1一侧的凸缘102将推动扣爪片6的小凸起601使扣爪片6回转,扣爪片6上的弧形凸起602不再顶住扣爪2,扣爪2在扭簧3的回复力下重新卡于扣爪片6的两个凸起之间,且与棘轮103上的棘齿相啮合,如图8所示。在此状态下因为扣爪片6和扣爪2的止回作用,内壳1可往前作单向级进运动,即可扳动靠背朝前作单向级进运动,从而可往前逐级调节靠背的角度。如果想要朝后调节靠背的角度时,重复上面的过程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靠椅靠背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壳,一个内壳,一个扣爪和一个扣爪片,所述内壳的一端为棘轮,棘轮、扣爪片和扣爪装于外壳一端的两夹板内,棘轮、扣爪片和外壳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扣爪片为凸轮结构,设有一个大的弧形凸起和一个小凸起,在内壳的一侧设有凸块位于扣爪片的弧形凸起的外侧,内壳的另一侧与棘轮相接处的边缘为凸缘,所述扣爪的一端由定位销定位并设有扭簧,另一端设有2-3个齿,在正常状态下扣爪的的齿与棘轮上的棘齿相啮合且卡于扣爪片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位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椅靠背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爪的的齿为两个。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靠椅靠背调节器,包括一个外壳,一个内壳,一个扣爪和一个扣爪片,内壳的一端为棘轮,棘轮、扣爪片和扣爪装于外壳一端的两夹板内,棘轮、扣爪片和外壳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扣爪片为凸轮结构,设有一个大的弧形凸起和一个小凸起,在内壳的一侧设有凸块位于扣爪片的弧形凸起的外侧,内壳的另一侧与棘轮相接处的边缘为凸缘,扣爪的一端由定位销定位并设有扭簧,另一端设有2-3个齿,在正常状态下扣爪的的齿与棘轮上的棘齿相啮合且卡于扣爪片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位中。本技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占用的空间较少,产品的强度高,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文档编号A47C1/022GK2803126SQ20052005994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夏福明 申请人:夏福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靠椅靠背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外壳,一个内壳,一个扣爪和一个扣爪片,所述内壳的一端为棘轮,棘轮、扣爪片和扣爪装于外壳一端的两夹板内,棘轮、扣爪片和外壳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扣爪片为凸轮结构,设有一个大的弧形凸起和一个小凸起,在内壳的一侧设有凸块位于扣爪片的弧形凸起的外侧,内壳的另一侧与棘轮相接处的边缘为凸缘,所述扣爪的一端由定位销定位并设有扭簧,另一端设有2-3个齿,在正常状态下扣爪的齿与棘轮上的棘齿相啮合且卡于扣爪片的两个凸起之间的凹位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夏福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