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油冷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183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油冷永磁电机,由定子组件、永磁转子和左右侧的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组成,永磁转子包括转轴、转子支架、转子轭部和永磁磁极,转轴的中心孔内设置有中心流道,第一滑动轴承产生一个润滑油压力腔,压迫润滑油流经中心流道,从而实现对永磁磁极的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对象为配置滑动轴承的低速永磁电机,充分利用了原用于润滑冷却滑动轴承的润滑油,仅在转轴和转子轭部开设流道的较少改进,就实现了对永磁磁极的直接油冷;本发明专利技术基本不增加原电机体积重量、也不增加滑动轴承复杂度,冷却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的风冷,也不产生额外的噪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静压及动压方案、流道及热管结构可供不同转速的电机选择。

A rotor oil cooled permanent magne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油冷永磁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油冷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永磁电机由于其效率高、体积重量小、维护简单等优点在低速直驱领域广泛应用。在船舶电力推进、矿用直驱等低速直驱领域,由于转速低、功率大,永磁电机普遍采用油润滑滑动轴承。对于上述领域的永磁直驱电机,一般定子为电枢绕组,转子为永磁磁极。定子一般采用水冷结构,且定子绝缘耐温等级可以到180℃甚至更高,所以定子冷却相对容易。虽然永磁转子自身发热量小,但由于永磁转子被发热的定子包围冷却困难,而冷却水路一般位于定子外圆,决定了在不采取转子冷却措施的前提下,永磁磁极温度必将超过定子铁心温度,而转子的永磁材料对温度更敏感(一般钕铁硼要求工作在120℃以下),此时只能降低定子的负荷、导致电机体积重量增加,或提高永磁材料耐热等级、导致成本增加并也降低了转子磁负荷(温度越高、永磁材料磁性能越低)。为了实现高温度的定子和较低温度的永磁转子同时存在,最大发挥材料性能,降低永磁直驱电机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就必须对永磁转子进行冷却。目前永磁直驱电机转子冷却主要为风冷,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油冷永磁电机,由定子组件(3)、永磁转子(1)和滑动轴承组成,所述永磁转子(1)包括转轴(1.1)、转子支架(1.3)、转子轭部(1.4)和永磁磁极(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1.1)内设置有中心流道,转轴(1.1)的驱动端设置有两个轴肩(1.2),所述的轴肩(1.2)内设有连通中心流道的L形流道,所述的滑动轴承包括位于驱动端带推力的第一滑动轴承(2)和位于非驱动端仅径向支撑的第二滑动轴承(4),所述的第一滑动轴承(2)由第一轴承座(2.3)和第一轴瓦(2.2)组成,所述第一轴承座(2.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口(2.4)和第一出油口(2.1),所述的第一轴瓦(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油冷永磁电机,由定子组件(3)、永磁转子(1)和滑动轴承组成,所述永磁转子(1)包括转轴(1.1)、转子支架(1.3)、转子轭部(1.4)和永磁磁极(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1.1)内设置有中心流道,转轴(1.1)的驱动端设置有两个轴肩(1.2),所述的轴肩(1.2)内设有连通中心流道的L形流道,所述的滑动轴承包括位于驱动端带推力的第一滑动轴承(2)和位于非驱动端仅径向支撑的第二滑动轴承(4),所述的第一滑动轴承(2)由第一轴承座(2.3)和第一轴瓦(2.2)组成,所述第一轴承座(2.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油口(2.4)和第一出油口(2.1),所述的第一轴瓦(2.2)布置在两轴肩(1.2)之间,通过内部流道连通第一进油口(2.4),所述的第一轴承座(2.3)与转轴(1.1)之间形成防止润滑油泄露的第一密封部,所述的第一轴承座(2.3)与轴肩(1.2)之间形成一个压迫润滑油流经中心流道的第二密封部,所述的第二滑动轴承(4)由第二轴承座(4.3)和第二轴瓦(4.2)组成,所述第二轴承座(4.3)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油口(4.4)和第二出油口(4.1),润滑油经中心流道进入第二滑动轴承(4)内部与第二进油口(4.4)进入的润滑油混合,并经第二出油口(4.1)排出,实现对永磁磁极(1.5)的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春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