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33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马达,能够容易地对将轴承支承为同心调整自如的支承板进行固定。马达具有转子、定子、轴承、保持部件以及支承板。保持部件保持轴承。支承板对轴承进行支承,使轴承同心调整自如。保持部件具有朝向支承板延伸的多个突出部。多个突出部分别具有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第1突出部具有弹力,沿轴向延伸。第2突出部从第1突出部沿与轴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第2突出部具有滑动面。滑动面随着靠近支承板而在延伸方向上远离第1突出部。支承板具有缘部。缘部在延伸方向上与第1突出部接触。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公知有小型马达的转子用托架。转子用托架分别设置在马达的转子的两端。例如,专利文献1的转子用托架具有顶板、轴套筒和紧固环。在顶板上形成有收纳口。轴套筒配置于收纳口。紧固环以供轴套筒嵌入的方式配置,并且例如通过铆钉接合的方式固定于顶板。在紧固环上形成有多个弹簧。多个弹簧与轴套筒的外表面接触。其结果是,轴套筒被自由地进行同心调整。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5-513891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转子用托架中,利用铆钉来固定紧固环。因此,将轴承支承为同心调整自如的部件的固定会花费工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对支承板进行固定的马达,其中,该支承板是对轴承进行支承并且使轴承同心调整自如的部件。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具有转子、定子、轴承、保持部件和支承板。所述转子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延伸的轴。所述定子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对置。所述轴承对所述轴进行支承,使所述轴旋转自如。所述保持部件保持所述轴承。所述支承板与所述保持部件的配置有所述定子的一侧的面对置,对所述轴承进行支承,使所述轴承同心调整自如。所述支承板具有轴承配置孔和接触部。所述轴承配置孔沿轴向贯通。在所述轴承配置孔中配置所述轴承。所述接触部从所述轴承配置孔的边缘延伸,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延伸的多个突出部。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别具有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所述第1突出部具有弹力,沿轴向延伸。所述第2突出部从所述第1突出部沿着与轴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第2突出部具有滑动面。所述滑动面随着靠近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而在所述延伸方向上远离所述第1突出部。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具有缘部和接触面。所述缘部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与所述第1突出部接触。所述接触面在轴向上与所述第2突出部接触。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多个突出部,所述缘部包含所述支承板的外缘。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多个突出部,所述支承板具有多个突出部配置孔,该多个突出部配置孔沿轴向贯通,分别供所述第1突出部配置,所述突出部配置孔相对于所述轴承配置孔位于径向外侧,所述缘部包含所述突出部配置孔的边缘。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所述支承板具有:多个所述接触部,它们沿周向排列;以及切口,其在相邻的所述接触部之间从所述轴承配置孔向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多个突出部配置孔分别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切口之间。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多个突出部,所述支承板具有多个凹部,该多个凹部从所述支承板的外缘沿径向凹陷,分别供所述第1突出部配置,所述缘部包含所述凹部的边缘。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1突出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第2突出部的轴向长度。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该马达具有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所述轴承以及所述支承板的壳体,所述壳体包含所述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多个突出部,所述支承板具有所述缘部和所述接触面。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所述保持部件由树脂构成,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四个所述突出部,所述四个突出部沿周向以90°间隔配置。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该马达具有含有油的多孔质部件,所述多孔质部件配置在所述多个突出部的径向内侧,并且配置在所述支承板与所述保持部件之间。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该马达具有含有油的多孔质部件,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多个突出部和将所述多个突出部连结起来的壁部,所述多孔质部件配置在所述壁部的径向内侧,并且配置在所述支承板与所述保持部件之间。在本技术的例示的马达中,优选所述第1突出部对所述缘部赋予压力。根据例示的本技术,能够容易地对将轴承支承为同心调整自如的支承板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外观的图。图2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4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第1支承板的图。图5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6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7是放大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9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第2支承板的图。图10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1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12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13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4是放大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马达的其他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6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17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第1支承板的图。图18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马达的结构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9是示出本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突出部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马达;2:壳体;2a:上侧壳体;2b:下侧壳体;3:转子;4:定子;5a:第1轴承;5b:第2轴承;6a:第1支承板;6b:第2支承板;7:突出部;8:突出部配置孔;8a:边缘;10:接触面;11:缘部;21:轴向内侧面;31:轴;61:接触部;62:轴承配置孔;62a:边缘;64:外缘;65:凹部;65a:边缘;71:第1突出部;72:第2突出部;721:滑动面;CA:中心轴线;D:延伸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对于说明重复的部分,有时适当省略说明。另外,在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而不重复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为了方便,将马达1的中心轴线CA(参照图1)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下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确定的,并不意图与铅直方向一致。另外,将与中心轴线CA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记载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CA为中心的径向及周向记载为“径向”及“周向”。在本说明书中,“平行的方向”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实施方式1】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外观的图。如图1所示,马达1具有壳体2。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具有上侧壳体2a。上侧壳体2a在下侧具有开口。另外,上侧壳体2a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具有:/n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延伸的轴;/n定子,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对置;/n轴承,其对所述轴进行支承,使所述轴旋转自如;/n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轴承;以及/n支承板,其与所述保持部件的配置有所述定子的一侧的面对置,对所述轴承进行支承,使所述轴承同心调整自如,/n所述支承板具有:/n轴承配置孔,其沿轴向贯通,供所述轴承配置;以及/n接触部,其从所述轴承配置孔的边缘延伸,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接触,/n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延伸的多个突出部,/n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别具有:/n第1突出部,其具有弹力,沿轴向延伸;以及/n第2突出部,其从所述第1突出部沿与轴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n所述第2突出部具有滑动面,该滑动面随着靠近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而在所述延伸方向上远离所述第1突出部,/n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具有:/n缘部,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与所述第1突出部接触;以及/n接触面,其在轴向上与所述第2突出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30 JP 2018-161875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该马达具有:
转子,其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延伸的轴;
定子,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对置;
轴承,其对所述轴进行支承,使所述轴旋转自如;
保持部件,其保持所述轴承;以及
支承板,其与所述保持部件的配置有所述定子的一侧的面对置,对所述轴承进行支承,使所述轴承同心调整自如,
所述支承板具有:
轴承配置孔,其沿轴向贯通,供所述轴承配置;以及
接触部,其从所述轴承配置孔的边缘延伸,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接触,
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延伸的多个突出部,
所述多个突出部分别具有:
第1突出部,其具有弹力,沿轴向延伸;以及
第2突出部,其从所述第1突出部沿与轴向交叉的延伸方向延伸,
所述第2突出部具有滑动面,该滑动面随着靠近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而在所述延伸方向上远离所述第1突出部,
所述支承板和所述保持部件中的另一方具有:
缘部,其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与所述第1突出部接触;以及
接触面,其在轴向上与所述第2突出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多个突出部,
所述缘部包含所述支承板的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所述多个突出部,
所述支承板具有多个突出部配置孔,该多个突出部配置孔沿轴向贯通,分别供所述第1突出部配置,
所述突出部配置孔相对于所述轴承配置孔位于径向外侧,
所述缘部包含所述突出部配置孔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板具有:
多个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和洋安藤祯晃赵晋洙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