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及燃料电池系统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913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及其应用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壳体和盖板,壳体上设有空腔,空腔的腔口处安装盖板,空腔里安装有加热装置和热交换装置,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入口进入壳体内部与加热装置和热交换装置进行热量交换后从冷却液出口流出;空气从空气入口进入至壳体内部与热交换装置进行热量交换后从空气出口排出,壳体上还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空气和/或冷却液的温度,精确的调节空气供应系统中的空气的温度,在低温状态下,可给空气路中的冷空气进行快速精准的加热,在高温状态下,可给空气路中的高温空气进行快速精准的降温,运行额外功耗小,提升性能,节约能源。

A cooling heating intercooler and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及燃料电池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及燃料电池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燃料电池的中冷器是一种热交换器,就是能使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流体不直接接触,但是热量或者能量却发生了相互传递的设备。燃料电池系统工作原理是: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的阳极板,氧气送入燃料电池阴极板,经过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被分离出来,电子无法通过质子交换膜,经外部电路,到达燃料电池阴极板,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穿过质子交换膜的氢离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为水。由于供应给阴极板的氧气,是直接从空气中获取的,因此只要不断的给燃料电池系统中输入空气和氢气,就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电能。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经DC-DC逆变器、电机控制器等装置,给驱动电机供电,驱动整车在道路行驶。燃料电池系统的内部最佳的运行温度是在70-80℃,然而燃料电池车的运行工况是非常复杂的,运行的外部环境温度也是变化巨大的,可从-50℃到+50℃。在如此低温或者高温环境中,必须保证燃料电池系统正常工作,且保证在最佳的运行温度范围内。这对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包括壳体(61)和盖板(62),壳体(61)上设有空腔(63),空腔(63)的腔口处安装盖板(62),空腔(63)里安装有加热装置(64)和热交换装置(65),壳体(61)上设有冷却液入口(66)和冷却液出口(67),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入口(66)进入壳体(61)内部与加热装置(64)和热交换装置(65)进行热量交换后从冷却液出口(67)流出;壳体(61)上还设有空气入口(68)和空气出口(69),空气从空气入口(68)进入至壳体(61)内部与热交换装置(65)进行热量交换后从空气出口(69)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上还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200),若干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包括壳体(61)和盖板(62),壳体(61)上设有空腔(63),空腔(63)的腔口处安装盖板(62),空腔(63)里安装有加热装置(64)和热交换装置(65),壳体(61)上设有冷却液入口(66)和冷却液出口(67),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入口(66)进入壳体(61)内部与加热装置(64)和热交换装置(65)进行热量交换后从冷却液出口(67)流出;壳体(61)上还设有空气入口(68)和空气出口(69),空气从空气入口(68)进入至壳体(61)内部与热交换装置(65)进行热量交换后从空气出口(69)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1)上还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200),若干温度传感器(200)用来检测空气和/或冷却液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壳体(61)的空腔(63)里安装有第一分隔板(633)和第二分隔板(634),第一分隔板(633)与壳体(61)之间形成冷却液进液腔室(631),第二分隔板(634)与壳体(61)之间形成冷却液出液腔室(632),冷却液进液腔室(631)与冷却液入口(66)连通,冷却液出液腔室(632)与冷却液出口(67)连通,空腔(63)还包括进气腔室(635)和出气腔室(636),进气腔室(635)与空气入口(68)连通,出气腔室(636)与空气出口(69)连通,热交换装置(65)安装在冷却液进液腔室(631)、冷却液出液腔室(632)、进气腔室(635)和出气腔室(636)之间,若干温度传感(200)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0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02),壳体(61)上设置第一安装孔(611)、第二安装孔(612),第一安装孔与进气腔室(635)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201)安装在第一安装孔(611)上并伸入到进气腔室(635)里面检测入口处的空气温度;第二安装孔(612)与冷却液进液腔室(631)连通,第二温度传感器(202)安装在第二安装孔(612)上并伸入到冷却液进液腔室(631)里面检测入口处的冷却液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203)和第四温度传感器(204),壳体(61)上设置第三安装孔(613)和第四安装孔(614),第三安装孔(613)与出气腔室(636)连通,第三温度传感器(203)安装在第三安装孔(613)上并伸入到出气腔室(636)里面检测出口处的空气温度;第四安装孔(614)与冷却液出液腔室(632)连通,第四温度传感器(204)安装在第四安装孔(614)上并伸入到冷却液出液腔室(632)里面检测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装置(65)包括若干片散热波纹板(652)和带有水道(651)的若干块层板(650),若干片散热波纹板(652)和若干块层板(650)之间间隔分布,散热波纹板(652)与层板(650)之间形成若干空气流道(653),进气腔室(635)与出气腔室(636)之间通过空气流道(653)连通,冷却液进液腔室(631)与冷却液出液腔室(632)之间设有若干水道(651)连通,第一分隔板(633)和第二分隔板(634)上分别设有若干水道入口(6331)和水道出口(6341),若干水道(651)与若干水道入口(6331)和水道出口(6341)是对应的,加热装置(64)安装在水道(65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水道入口(6331)和水道出口(6341)的外侧边缘上设有水道引流凸块(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散热波纹板(652)与层板(650)之间设有空气流道引流凸块(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若干散热波纹板(652)、若干块层板(650)、第一分隔板(633)和第二分隔板(634)一体焊接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64)是电加热片。


9.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空气流量计(2)、空压机(3)、空压机控制器(4)、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加湿器(7)、燃料电池电堆模组(8)、冷却液循环系统(10)和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加热两用中冷器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青邓佳赵勇富王宏旭梁未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