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提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01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线提升器,包括提升支架,提升支架包括底部卡座、立柱、上部支撑件、顶升机构,底部卡座用于支撑固定于横担上,立柱固定连接于底部卡座上方,上部支撑件的第一端铰接于立柱并且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导线的导线支撑部,顶升机构的下端连接于底部卡座且上端铰接于上部支撑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顶升机构用于带动上部支撑件绕立柱进行转动。本方案提供的导线提升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本方案更换作业操作简单,利用杠杆原理可以方便地将导线进行提升以便更换新的绝缘子或金具,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更换绝缘子等作业,工作效率高。

A kind of wire lif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线提升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检修
,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提升器。
技术介绍
电力线路所经区域大多地形复杂、基础水平面高差大、档距大、故障率高,线路检修道路不通,检修机具搬运到现场较困难。由于10kV线路在雷雨季节遭受雷击次数多,更换绝缘子工作频繁,10kV线路大多线径粗、跨越大,凭人力肩扛根本无法完成。在以往的工作中通常使用撬棍且两三人同时工作才能完成,耗时耗力,工作效率低。因此,如何提高电力检修的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提升器,用于更换绝缘子等作业时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线提升器,包括提升支架,所述提升支架包括底部卡座、立柱、上部支撑件、顶升机构,所述底部卡座用于支撑固定于横担上,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卡座上方,所述上部支撑件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立柱并且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导线的导线支撑部,所述顶升机构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底部卡座且上端铰接于所述上部支撑件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上部支撑件绕所述立柱进行转动。优选地,所述顶升机构为丝杠顶升机构。优选地,所述导线支撑部为起吊钩。优选地,所述上部支撑件的所述第二端的上方设有卡槽。优选地,所述立柱与所述底部卡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斜撑。优选地,所述底部卡座为用于与所述横担卡接固定的角钢结构。优选地,上述导线提升器还包括杆塔支架,所述杆塔支架包括提升支架底座、杆塔支架立柱以及抱箍,所述提升支架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杆塔支架立柱的上端,所述抱箍设置于所述杆塔支架立柱上,所述抱箍用于与杆塔配合固定。优选地,所述提升支架底座与所述杆塔支架立柱为相互垂直固定的两个角钢结构。优选地,所述提升支架底座与所述杆塔支架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斜撑。优选地,所述抱箍的数量大于等于2。本技术提供的导线提升器,包括提升支架,提升支架包括底部卡座、立柱、上部支撑件、顶升机构,底部卡座用于支撑固定于横担上,立柱固定连接于底部卡座上方,上部支撑件的第一端铰接于立柱并且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导线的导线支撑部,顶升机构的下端连接于底部卡座且上端铰接于上部支撑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顶升机构用于带动上部支撑件绕立柱进行转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先将提升支架的底部卡座支撑固定于横担上,根据导线挂点调节顶升机构长度,然后将导线固定于导线支撑部,再调节顶升机构使上部支撑件的第二端抬升到预设高度,更换损坏的绝缘子或金具,换好后将导线复位并固定,最后下降顶升机构,拆除导线提升器,完成更换作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提供的导线提升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2)更换作业操作简单,利用杠杆原理可以方便地将导线进行提升,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更换绝缘子等作业,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提升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杆塔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1-底部卡座、2-第一加强斜撑、3-立柱、4-铰接螺栓、5-上部支撑件、6-导线、7-卡槽、8-起吊钩、9-绝缘子、10-横担、11-丝杠顶升机构、12-杆塔支架立柱、13-提升支架底座、14-第二加强斜撑、15-抱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提升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杆塔支架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线提升器,包括提升支架,提升支架包括底部卡座1、立柱3、上部支撑件5、顶升机构,底部卡座1用于支撑固定于横担10上,立柱3固定连接于底部卡座1上方,上部支撑件5的第一端铰接于立柱3并且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导线6的导线支撑部,顶升机构的下端连接于底部卡座1且上端铰接于上部支撑件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顶升机构用于带动上部支撑件5绕立柱3进行转动。其中,上部支撑件5可以通过销轴或螺栓等结构实现与立柱3的铰接,优选地,本方案采用铰接螺栓4来连接上部支撑件5与立柱3,如图1所示。顶升机构与上部支撑件5的连接位置位于上部支撑件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从而形成以第一端为支点的杠杆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更换边相绝缘子9或金具时,先将提升支架的底部卡座1支撑固定于横担10上,根据导线挂点调节顶升机构长度,然后将导线6固定于导线支撑部,再调节顶升机构使上部支撑件5的第二端抬升到预设高度,更换损坏的绝缘子9或金具,换好后将导线6复位并固定,最后下降顶升机构,拆除导线提升器,完成更换作业。如图1所示,优选地,顶升机构为丝杠顶升机构11。当然,本方案还可以选用千斤顶顶升机构,其均能实现顶升功能,本文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导线支撑部用于支撑固定导线6,在检修作业时,导线支撑部直接与导线6接触并将导线6提升至检修所需高度,其结构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吊钩结构,或卡夹结构,或卡槽结构等,优选地,本方案中的导线支撑部为起吊钩8,如图1所示,起吊钩8设置于上部支撑件5的第二端的下方,需要提升导线6时,将导线6挂在起吊钩8上。优选地,上部支撑件5的第二端的上方设有卡槽7,卡槽7用于支撑固定导线6,并对导线6进行限位,防止提升过程中导线6从卡槽7中脱离。优选地,立柱3与底部卡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斜撑2,如图1所示,第一加强斜撑2一端连接于底部卡座2且另一端连接于立柱3,第一加强斜撑2与底部卡座1以及立柱3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第一加强斜撑2可以进一步加强立柱3与底部卡座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为提升导线提供稳定的支撑,保证检修过程更加安全。优选地,底部卡座1为用于与横担10卡接固定的角钢结构。角钢结构强度高,与横担10支撑稳定性好,在检修作业过程中保证提升支架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地,上部支撑件5与立柱3也可以采用角钢结构制作而成,其中,立柱3还可以采用扁钢结构,可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立柱3与底部卡座1可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方式连接。当需要更换中相绝缘子9或金具时,为了在杆塔顶端为提升支架提供支撑基础,优选地,上述导线提升器还包括杆塔支架,杆塔支架包括提升支架底座13、杆塔支架立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线提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支架,所述提升支架包括底部卡座(1)、立柱(3)、上部支撑件(5)、顶升机构,所述底部卡座(1)用于支撑固定于横担(10)上,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卡座(1)上方,所述上部支撑件(5)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立柱(3)并且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导线(6)的导线支撑部,所述顶升机构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底部卡座(1)且上端铰接于所述上部支撑件(5)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上部支撑件(5)绕所述立柱(3)进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线提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支架,所述提升支架包括底部卡座(1)、立柱(3)、上部支撑件(5)、顶升机构,所述底部卡座(1)用于支撑固定于横担(10)上,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部卡座(1)上方,所述上部支撑件(5)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立柱(3)并且第二端设有用于支撑导线(6)的导线支撑部,所述顶升机构的下端连接于所述底部卡座(1)且上端铰接于所述上部支撑件(5)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上部支撑件(5)绕所述立柱(3)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为丝杠顶升机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支撑部为起吊钩(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撑件(5)的所述第二端的上方设有卡槽(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与所述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华刘胜利谢文刚邬振方刘丹温睿智杜志伟陈博曹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