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98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46
一种移位寄存器包含输入电路、第一输出电路、第二输出电路与稳压控制电路。当致能电压被提供至第一输出电路的第一节点时,第一输出电路输出第一时钟脉冲群组中对应的一者作为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第二时钟脉冲群组中对应的一者作为第一控制信号。第一时钟脉冲群组与第二时钟脉冲群组具有不同的负载比。当致能电压被提供至第一节点时,第二输出电路输出第一参考电压作为第三控制信号。当禁能电压被提供至第一节点时,第二输出电路输出第二参考电压作为第三控制信号。输入电路用于提供致能电压。稳压控制电路用于依据第一时钟脉冲群组中对应的另一者提供禁能电压。

Shift regist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与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移位寄存器与电子装置,尤指一种产生维持于不同电压的不同信号的移位寄存器。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器和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器经常使用两类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像素。其中一类控制信号长时间维持于禁能电位,且用于更新和重置像素内部节点的电压。另一类控制信号长时间维持于致能电位,且用于决定像素是否发光。由于这两类控制信号长时间维持于不同的电压电位,业界现行的做法是利用两种不同的移位寄存器电路来分别产生这两类控制信号,且两种不同的移位寄存器分别设置于显示器相对的两侧。然而,在某些电子产品的显示器中,用于排列像素的主动区内具有开口或通孔,这些开口或通孔会增加将信号线由主动区的一侧走线至另一侧的难度。在此情况下,现行利用不同的移位寄存器产生不同控制信号的作法将不利于提升产品的良率和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主动区和多个移位寄存器。主动区包含多个像素。每个移位寄存器用于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主动区,包含多个像素;以及/n多个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个移位寄存器用于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一第二控制信号和一第三控制信号至该多个像素中的部份像素,该第三控制信号的负载比大于该第二控制信号的负载比,该第二控制信号的负载比大于该第一控制信号的负载比;/n其中,该多个移位寄存器中的一部份移位寄存器与另一部份移位寄存器对称地分别设置于该主动区的二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7 TW 108107669;20191122 TW 108142636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主动区,包含多个像素;以及
多个移位寄存器,其中每个移位寄存器用于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一第二控制信号和一第三控制信号至该多个像素中的部份像素,该第三控制信号的负载比大于该第二控制信号的负载比,该第二控制信号的负载比大于该第一控制信号的负载比;
其中,该多个移位寄存器中的一部份移位寄存器与另一部份移位寄存器对称地分别设置于该主动区的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通孔,其中该多个像素围绕该通孔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移位寄存器的每一者包含:
一第一输出电路,包含一第一节点,其中当一致能电压被提供至该第一节点时,该第一输出电路输出一第一时钟脉冲群组中对应的一者作为该第二控制信号,并输出一第二时钟脉冲群组中对应的一者作为该第一控制信号,其中该第一时钟脉冲群组与该第二时钟脉冲群组具有不同负载比;
一第二输出电路,其中当该致能电压被提供至该第一节点时,该第二输出电路输出一第一参考电压作为一第三控制信号,当一禁能电压被提供至该第一节点时,该第二输出电路输出一第二参考电压作为该第三控制信号;
一输入电路,用于提供该致能电压至该第一节点;以及
一稳压控制电路,用于依据该第一时钟脉冲群组中对应的另一者提供该禁能电压至该第一节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输出电路包含:
一第一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第二时钟脉冲群组的该对应的一者,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一输出端,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
一第二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时钟脉冲群组的该对应的一者,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二输出端,该第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
一第三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三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输出端,该第三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第一参考电压,该第三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一第二节点;以及
一第四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四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输出端,该第四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第一参考电压,该第四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
其中该第一输出端和该第二输出端分别用于输出该第一控制信号和该第二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稳压控制电路包含:
一第五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五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时钟脉冲群组的该对应的另一者或接收该第二参考电压,该第五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时钟脉冲群组的该对应的另一者,该第五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
一第六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六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该第六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第一参考电压,该第六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以及
一第七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七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七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第一参考电压,该第七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电路包含:
一第八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八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八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一控制信号或用于接收该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该第八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八晶体管的该控制端,或用于接收该第二参考电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输出电路包含:
一第九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九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第二参考电压,该第九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以及
一第十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十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九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该第十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第一参考电压,该第十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输出电路还包含:
一第十一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十一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第二参考电压,该第十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九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以及
一第十二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十二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十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该第十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第一参考电压,该第十二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电路包含:
一第八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八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八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第二参考电压;
一第十三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十三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八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第十三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一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十三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一方向信号;以及
一第十四晶体管,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和一控制端,其中该第十四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八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第十四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十四晶体管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二方向信号。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三控制信号具有一第一电压电位时,该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二控制信号、该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一控制信号、以及该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二控制信号依序由该第一电压电位切换至一第二电压电位。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三控制信号于一预设时间长度中维持于该第一电压电位,该第一时钟脉冲群组的每一者具有该第二电压电位时具有一第一脉冲宽度,该预设时间长度为该第一脉冲宽度的两倍。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三控制信号具有一第一电压电位时,该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二控制信号、该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移位寄存器的该第二控制信号、以及该后一级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灵樱刘匡祥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