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传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890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32
提供了一种分析物传感系统,其包括底座、电处理模块和分析物传感器模块,电处理模块与底座卡接,电处理模块包括电路板和电源,电路板设有电源支架,电源支架将电源抬起以位于电路板的下方,底座具有避让部,避让部为在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孔,电源容纳于避让部。在电源上方的电路板可以用于安装电子元件,并可以采用更大尺寸的电源,从而在获得更长的续航时间的同时使电子元件间距和电路板布局更为合理。此外,不集成电源的电路板制作起来更加简单,降低了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制造难度。从电路板凸出的电源可以容纳于底座的避让部,从而减小了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厚度,分析物传感系统满足小型化的要求。

Analyte sens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析物传感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且特别涉及一种分析物传感系统。
技术介绍
CN107949314A提供了一种分析物传感系统,其包括检测分析物的传感器模块,以及传递和处理数据的发射器模块,在出厂之前,传感器模块和发射器模块封装成整体。这样的传感系统为一体式的,在传感器模块使用寿命终了时,发射器模块无论是否完好都必须随传感器模块被一同抛弃,造成浪费。CN109310373A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的传感系统,其中的传感器模块和发射器模块旋合地可拆卸连接,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使用不便,而且传感器模块和发射器模块有反向脱开的可能。此外,现有的传感系统的电源集成到电路板,占用了电路板的安装空间。传感系统的续航时间与电源的体积大小相关,为了平衡传感系统的尺寸和续航时间,将小型的纽扣电源应用于传感系统。为了限制传感系统的尺寸不会过大,现有的传感系统安装的电源仅能够保证大约14天的续航时间。因而,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分析物传感系统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续航能力并且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做出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小型化的且具有较长续航时间的分析物传感系统。提供一种分析物传感系统,其包括底座、电处理模块和分析物传感器模块,所述分析物传感器模块安装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电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处理模块与所述底座卡接,所述电处理模块包括电路板和电源,所述电路板设有电源支架,所述电源支架将所述电源抬起以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方,所述底座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为在所述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孔,所述电源容纳于所述避让部。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为沿所述厚度方向贯通的孔,所述电处理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将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源封装在内部,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与所述接合部卡接。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多个所述卡扣部,所述底座包括多个所述接合部,所述多个接合部分布于所述避让部的两侧。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底盖和上盖,所述底盖和所述上盖对接形成容纳所述电路板的空间,所述底盖包括主壳体和电源壳体,所述主壳体为大致盘状,所述电源壳体从所述主壳体凸出,所述卡扣部连接于所述主壳体。优选地,所述卡扣部的近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卡扣部的远端自由设置,所述卡扣部为以其远端为自由端的悬臂结构,所述卡扣部能够受外力作用而弹性变形从而卡紧或者松开所述接合部。优选地,所述电路板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分析物传感系统包括穿刺针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穿过所述电路板的中央孔。优选地,所述分析物传感系统包括传感器模块,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弹性密封块和电触点,所述弹性密封块具有供所述电触点裸露的窗口,所述电路板的电接触头经由所述窗口与所述电触点电连接,所述电处理模块具有定位槽,所述弹性密封块在所述定位槽内受挤压地安装。优选地,所述弹性密封块的外周壁整周设有与所述定位槽挤压密封的环形凸起。优选地,所述避让部占据圆心角为80度至100度的周向空间,以及从所述底座的中心至所述底座的边缘的85%以上的径向空间。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上还安装有电子元件,所述电源和所述电子元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同一侧。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电源上方的电路板可以用于安装电子元件,并可以采用更大尺寸的电源,从而在获得更长的续航时间的同时使电子元件间距和电路板布局更为合理。此外,不集成电源的电路板制作起来更加简单,降低了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制造难度。从电路板凸出的电源可以容纳于底座的避让部,从而减小了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厚度,分析物传感系统满足小型化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a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分析物传感系统的立体的分解图。图1b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剖视的分解图。图2a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发射器模块的立体的分解图。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A部位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发射器模块的立体图。图4a示出了发射器模块的电路板的正视图,电路板安装了部分电子元件。图4b示出了发射器模块的电路板的侧视图,电路板安装了部分电子元件。附图标记说明:1底盖、101卡扣部、102加强筋、103定位槽、104槽口、105中间孔、106缺口、107电源壳体、108导向斜面、109主壳体;201弹簧pin针、202数据测试点、203数据处理芯片、204电路板、205电源支架、206多点控制单元模块、207电源、208专用集成电路模块、209蓝牙数据处理模块;3上盖、301唇边、302中央壁、304凹槽、305周壁、306限位边、307、308加强筋;4传感器模块、402导向斜面、403弹性密封块、41穿刺针组件;7发射器模块、8底座;700接合部、800安装部、900避让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a、图1b、图2a和图2b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分析物传感系统,其包括底座8、传感器模块4和发射器模块7(即电处理模块)。传感器模块4用于结合于生物体,例如人体,并检测体内的分析物,比如血糖浓度等。传感器模块4与发射器模块7配合使用,发射器模块7包括电路板204和电源207,发射器模块7接收并处理传感器模块4形成的电信号并发射至外部以供使用,电源207为电路板204上的各电子元件和传感器模块4供电。应当理解,分析物传感系统整体为扁平状,其“厚度方向”为其使用时向人体植入的方向,靠近人体的一侧为“下侧”或者“远侧”,远离人体的一侧为“上侧”或者“近侧”。分析物传感系统具有与“厚度方向”同向的轴向,和垂直于“厚度方向”的径向,以及与轴向和径向相应的周向。图1a和图2a中U方向为上侧/近侧,D方向为下侧/远侧。底座8包括中空的安装部800、避让部900和接合部700,三者在垂直于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排布,三者之间具有用于将三者连接成整体的底座本体。安装部800具有中空空间以安装传感器模块4,传感器模块4例如与安装部800的内周壁过盈地安装或者粘接。避让部900为从上至下(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孔以用于容纳电源207,并且避让部900可以在底座8的边缘处形成缺口。接合部700为从上至下贯通的孔以用于与发射器模块7卡接,发射器模块7安装稳定不易脱落,用户可以方便地装卸,避让部900和接合部700彼此不连通。安装部800、避让部900和接合部700三者之间的底座本体仅用于将三者连接成整体,从而占据较少的投影面积,例如少于安装部800、避让部900和接合部700三者的总投影面积,从而底座8形成镂空结构。镂空的底座8重量轻,节省了材料,有利于分析物传感系统的轻量化,且安装部800、避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8)、电处理模块和分析物传感器模块,所述分析物传感器模块安装于所述底座(8)并与所述电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处理模块与所述底座(8)卡接,所述电处理模块包括电路板(204)和电源(207),所述电路板(204)设有电源支架(205),所述电源支架(205)将所述电源(207)抬起以位于所述电路板(204)的下方,所述底座(8)具有避让部(900),所述避让部(900)为在所述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孔,所述电源(207)容纳于所述避让部(9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8)、电处理模块和分析物传感器模块,所述分析物传感器模块安装于所述底座(8)并与所述电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处理模块与所述底座(8)卡接,所述电处理模块包括电路板(204)和电源(207),所述电路板(204)设有电源支架(205),所述电源支架(205)将所述电源(207)抬起以位于所述电路板(204)的下方,所述底座(8)具有避让部(900),所述避让部(900)为在所述分析物传感系统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孔,所述电源(207)容纳于所述避让部(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包括接合部(700),所述接合部(700)为沿所述厚度方向贯通的孔,所述电处理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将所述电路板(204)和所述电源(207)封装在内部,所述外壳的外部设有卡扣部(101),所述卡扣部(101)与所述接合部(700)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多个所述卡扣部(101),所述底座(8)包括多个所述接合部(700),所述多个接合部(700)分布于所述避让部(900)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物传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盖(1)和上盖(3),所述底盖(1)和所述上盖(3)对接形成容纳所述电路板(204)的空间,所述底盖(1)包括主壳体(109)和电源壳体(107),所述主壳体(109)为大致盘状,所述电源壳体(107)从所述主壳体(109)凸出,所述卡扣部(101)连接于所述主壳体(1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华樊建锋刘学宇龙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