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929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外壳,内部设有腔室以及设于该腔室内的换能器组件,手柄外壳包括前壳体,与前壳体螺纹连接的中间壳体以及与中间壳体螺纹连接的后壳体,中间壳体包括与前壳体螺纹连接的第一金属环,与后壳体螺纹连接的第二金属环以及分别与第一金属环和第二金属环螺纹连接的绝缘环,第一金属环上设有第一导电线,第二金属环上设有第二导电线,换能器组件包括导电环,导电环的正极与第一导电线连接,导电环的负极与第二导电线连接,后壳体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连接的电接触点。通过将换能器组件的导电环与两个金属环上的导电线的电接触点均设于后壳体上,降低导电线在手柄外壳内的走线难度。线在手柄外壳内的走线难度。线在手柄外壳内的走线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医疗的迅速发展,超声刀越来普遍的应用于临床外壳手术中,超声刀主要有止血效果好,对组织伤害小,切割精细等特点。超声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换能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而换能器是与刀杆连接的,机械振动传到刀杆上,刀头迅速升温从而使得刀头上的组织温度也迅速升高产生凝结,从而达到切割分离,止血的效果。这其中换能器是超声刀的一个核心部件,换能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超声刀产品的性能。
[0003]目前,现有的超声刀的换能器外壳内的手控导线将来自换能器外壳一端的导电金属环的手控信号传输到超声刀发生器,手控导线在连接导电金属环和线缆之间要依次穿过一个塑料件内孔,一个橡胶内孔,和位于换能器外壳上的内孔,再经由换能器外壳内空腔连接于线缆,换能器后端直接通过线缆连接主机,或者如中国专利CN211381628U在第一外电极套上的绝缘密封套管内安装导电体,将手柄上的环形电极片的延伸电极端部与手柄内部的线缆分别导电体连接实现电导通,但采用换能器内部手控导线从前端导电金属环内部走线到换能器后端线缆,布线方式较为复杂以及布线难度较大,且对换能器手柄内部的密封要求较高;而换能器后端连着长长的线缆与超声刀主机连接,导致对换能器手柄的包装和消毒都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通过将换能器组件的导电环与两个金属环上的导电线的电接触点均设于后壳体上,降低了导电线在手柄外壳内的走线难度,同时当换能器组件绕自身轴心线相对手柄外壳旋转的过程中,各导电线会随着手柄外壳同步旋转,这样就能避免导电线缠绕与打结。
[0006](2)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外壳,内部设有腔室;换能器组件,安装于所述腔室内且一端延伸出所述手柄外壳;所述手柄外壳包括前壳体,与所述前壳体螺纹连接的中间壳体以及与所述中间壳体螺纹连接的后壳体;所述中间壳体包括与所述前壳体螺纹连接的第一金属环,与所述后壳体螺纹连接的第二金属环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环和所述第二金属环螺纹连接的绝缘环,所述第一金属环上设有第一导电线,所述第二金属环上设有第二导电线,所述换能器组件包括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上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导电线或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所述导电环上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导电线或所述第一导电线连接,所述后壳体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连接的电接触点。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理线环,所述理线环安装于所述腔室内且套设于所述换能器组件上靠近所述后壳体的一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金属环靠近所述前壳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导电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绝缘环、所述第二金属环以及所述理线环,并与所述导电环上的正极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线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金属环远离所述后壳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导电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理线环,并与所述导电环上的负极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理线环包括理线环本体和设于所述理线环本体上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线和所述第二导电线的卡扣,所述理线环本体的周向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缺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换能器组件还包括变幅杆,与所述变幅杆固定连接的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杆上且位于所述变幅杆和所述螺杆之间的多个压电陶瓷片,各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之间设有所述导电环。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变幅杆上设有法兰盘以及延伸出所述腔室的连接部,所述前壳体上设有导向块,所述法兰盘上设有与所述导向块配合安装的导向槽。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前壳体螺纹连接的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法兰盘上远离所述螺杆的端面相互贴合的一端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环,且所述前壳体与所述前盖之间还设有第二密封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与所述第一金属环之间设有第三密封环以及所述后壳体与所述第二金属环之间还设有第六密封环。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环与所述绝缘环之间设有第四密封环以及所述绝缘环与所述第二金属环之间还设有第五密封环。
[0017](3)有益效果
[0018]综上,通过将换能器组件的导电环与两个金属环上的导电线的电接触点均设于后壳体上,使得各导电线均向后壳体方向布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个导电线向前壳体延伸,另一个导电线向后壳体延伸的复杂走路径,降低了导电线在手柄外壳内的走线难度,同时当换能器组件绕自身轴心线相对手柄外壳旋转的过程中,各导电线会随着手柄外壳同步旋转,这样就能避免导电线缠绕与打结。
[0019]本技术通过将中间壳体设置成三段式结构,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装配,以及在第一金属环与绝缘环和在绝缘环与第二金属环之间均设有密封环,利用螺纹之间的咬合与对应密封环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柄外壳上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手柄组件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手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换能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前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理线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第一金属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第二金属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手柄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
手柄外壳;10

第一密封环;11

前壳体;12

绝缘环;13

第一金属环;14

第二金属环;15

后壳体;111

导向块;131

第一螺纹段;132

第二螺纹段;133

第一导电线;141

第三螺纹段;142

第四螺纹段;143

第二导电线;
[0031]2‑
换能器组件;20

第二密封环;21

变幅杆;22

法兰盘;23

连接部;24

螺杆;25

压电陶瓷片;2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外壳(1),内部设有腔室;换能器组件(2),安装于所述腔室内且一端延伸出所述手柄外壳(1);所述手柄外壳包括前壳体(11),与所述前壳体(11)螺纹连接的中间壳体以及与所述中间壳体螺纹连接的后壳体(15);所述中间壳体包括与所述前壳体(11)螺纹连接的第一金属环(13),与所述后壳体(15)螺纹连接的第二金属环(14)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金属环(13)和所述第二金属环(14)螺纹连接的绝缘环(12),所述第一金属环(13)上设有第一导电线(133),所述第二金属环(14)上设有第二导电线(143);所述换能器组件(2)包括导电环(26),所述导电环(26)上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导电线(133)或所述第二导电线(143)连接,所述导电环(26)上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导电线(143)或所述第一导电线(133)连接;所述后壳体(15)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线(133)和所述第二导电线(143)连接的电接触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理线环(3),所述理线环(3)安装于所述腔室内,且套设于所述换能器组件(2)上靠近所述后壳体(15)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线(133)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金属环(13)靠近所述前壳体(11)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导电线(13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绝缘环(12)、所述第二金属环(14)以及所述理线环(3),并与所述导电环(26)上的正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切割止血设备用手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线(143)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金属环(14)远离所述后壳体(15)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导电线(14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理线环(3),并与所述导电环(26)上的负极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