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供电过温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LED照明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供电过温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当代社会LED照明领域,驱动器正朝着小体积、长寿命、高可靠性发展;因此,对驱动器的内部的器件温度控制,尤其是过温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新推出的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集成电路(IC)因考虑了这方面的需求,设置了相应的Pin脚,通过外接一个NTC热敏电阻,就能监测电路中的发热器件,当温度超过一定的阀值,关闭PWMIC,实现过温保护。但很多传统的脉宽调制集成电路PWMIC,在设计初期未考虑到过温保护的需求,整个电路的过温保护只能依靠芯片的结温上限来实现;因为芯片的结温上限一般会在150℃甚至更高,造成了驱动器过温保护的不可控性,温度点极高,会产生整机烧毁的风险。因此,为解决驱动器温度过高而致使整机烧毁的问题,提出一种过热保护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且保护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传统PWMIC不具备过温保护的问题,提供一种LED供电过温保护电路,通过外接NTC(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供电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热保护电路(A1)、LED供电控制电路(A2),其中:/n所述过热保护电路(A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NTC热敏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ZD)、常用三端稳压器(U2)、第二整流二极管(D1)、第二MOS管(Q2)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输入段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PWM IC)的Vcc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NTC热敏电阻串联,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供电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热保护电路(A1)、LED供电控制电路(A2),其中:
所述过热保护电路(A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NTC热敏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ZD)、常用三端稳压器(U2)、第二整流二极管(D1)、第二MOS管(Q2)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D)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输入段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PWMIC)的Vcc引脚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NTC热敏电阻串联,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和第一稳压二极管(ZD)的公共端相连,所述NTC热敏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和电源管理芯片(PWMIC)的公共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2)的CATHODE端相连,所述三端稳压器(U2)的REF端与第二电阻(R2)和NTC热敏电阻的公共端相连,三端稳压器(U2)的ANODE端接地,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D1)的输入端与第三电阻(R3)和三端稳压器(U2)的公共端相连,输出端与第二MOS管(Q2)的G极相连,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电源管理芯片(PWMIC)的FB或Vin引脚相连,另一端与第二MOS管(Q2)的S级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1)和第二MOS管(Q2)的公共端相连,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MOS管(Q2)的D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供电过温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供电控制电路(A2)包括市电的输入端、整流滤波模块、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电源管理芯片(PWMIC)、第一MOS管(Q1)、变压器(T1)、第三整流二极管(D2)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承,王一龙,张铁镭,石从怀,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伊戈尔电气有限公司,佛山市伊戈尔电子有限公司,伊戈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伊戈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