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689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该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信号端、输入及保护模块、驱动电路模块、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输出保护模块、输出控制端以及负载反馈控制模块。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输出控制端与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传感器控制端连接,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上述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体积小,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生产及开发成本。

Load feedback control relay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
技术介绍
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是指根据负载电路的电流电压调整控制继电器的输入,以达到调整负载电路稳定的反馈调整型电路。目前,固态继电器为控制类开关(以下简称普通继电器),在汽车上使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普通固态继电器同电磁继电器功能一致,实现开通和关断的开关功能。智能型固态继电器采用了霍尔式器件,运算放大器等分立器件组成的监测、反馈及保护电路,具备了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的功能。然而,普通固态继电器其开关功能单一,负载体积比小,应用中仅因为其具有高可靠性,寿命长,较电磁式继电器具有一定优势,但功能单一,成本高,难以实现更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应用。智能型固态继电器具备了过流、短路、过温等保护的功能,但是其应用电路中大多采用霍尔器件,运放等分立器件组成监测,反馈及保护电路,电路结构设计复杂,精度低,集成度不高,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无法适应固态继电器市场范围的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普通固态继电器开关功能单一、负载体积比小,而智能型固态继电器的电路结构设计复杂,精度低,集成度不高,体积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一种固态继电器电路,该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信号端、输入及保护模块、驱动电路模块、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输出保护模块、输出控制端以及负载反馈控制模块。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端用于向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入数字或者模拟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产生驱动信号;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生成第三控制信号;所述输出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保护模块用于当负载电路产生噪音脉冲信号时控制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及电压至预设稳定值;所述输出控制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端用于接入负载电路的控制端;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传感器控制端连接,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向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出输出功率动态调整信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包括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与所述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出端接地,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管理微控制单元MCU、模/数转换器、电阻Rprot以及电阻Rsen,所述电源管理微控制单元MCU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及所述电阻Rprot接入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传感器控制端,所述电源管理微控制单元MCU的Input_ctr端接入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sen的一端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sen的另一端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包括光耦隔离电路,所述光耦隔离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电源管理微控制单元MCU的Input_ctr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电路中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入电源VCC,所述光耦隔离电路中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入的阳极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耦隔离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包括整流桥、滤波电路以及稳压电路,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与所述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出端接地,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串联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之间;所述稳压电路串联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之间,且所述稳压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并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及PNP型三极管,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入电源VCC,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包括MOSFET场效管。上述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通过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其内部电路选用的是一种具有先进的诊断及保护功能的小体积,大功率的车规级的功率输出器件,可实现过热,过载,负荷突降,反极性,短路等保护功能。当其作为继电器输出电路的组成部分,能够替代采用霍尔式或其他分立式器件组成的监测、反馈、保护等电路,具有高度短路可靠性,出色的电流监测,优异的温度保护,设计过程中减少电路设计的复杂性,最大限度的提高设计灵活度,设计出的产品监测精度极高,体积小,成本低,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生产及开发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固态继电器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固态继电器电路的应用原理框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电路图;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电路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的原理框图;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中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的应用原理框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的部分电路图;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的部分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态继电器电路,该固态继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入信号端;/n输入及保护模块,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端用于向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入数字或者模拟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n驱动电路模块,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产生驱动信号;/n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生成第三控制信号;/n输出保护模块,所述输出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保护模块用于当负载电路产生噪音脉冲信号时控制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及电压至预设稳定值;/n输出控制端,所述输出控制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端用于接入负载电路的控制端;/n负载反馈控制模块,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传感器控制端连接,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向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出输出功率动态调整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信号端;
输入及保护模块,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输入信号端用于向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入数字或者模拟的第一控制信号,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驱动电路模块,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产生驱动信号;
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生成第三控制信号;
输出保护模块,所述输出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保护模块用于当负载电路产生噪音脉冲信号时控制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及电压至预设稳定值;
输出控制端,所述输出控制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端用于接入负载电路的控制端;
负载反馈控制模块,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传感器控制端连接,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信号并根据所述电流信号向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输出输出功率动态调整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包括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与所述输入信号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交流输出端接地,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直流输出端及所述整流桥的第二直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反馈控制型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反馈控制模块包括电源管理微控制单元MCU、模/数转换器、电阻Rprot以及电阻Rsen,所述电源管理微控制单元MCU通过所述模/数转换器及所述电阻Rprot接入所述MOSFET功率控制及反馈模块的电流传感器控制端,所述电源管理微控制单元MCU的Input_ctr端接入所述输入及保护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sen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儒光唐家安朱艳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汇瑞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