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震组件和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411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缓震组件和无人飞行器,所述缓震组件包括弹性壳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加强连接结构,所述弹性壳体包括壳体第一端部和壳体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嵌入所述壳体第一端部内的第一嵌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嵌入所述壳体第二端部内的第二嵌装部,所述加强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嵌装部与所述第二嵌装部之间并至少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嵌装部和所述第二嵌装部从所述弹性壳体的端部脱落。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装配牢固且减震能力强的缓震组件,可有效保证无人飞行器上的搭载设备的精度和性能。

Cushioning components and UAV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震组件和无人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无人飞行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缓震组件和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无人飞行器由于具有机动灵活、反应快速、操作要求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航拍、农业植保等多个领域。但在实际飞行作业时,由于设置在无人飞行器与其搭载设备之间的减震结构的减震效果较差,因此无法有效减少各类震动给搭载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导致无人飞行器达不到预期的作业性能。此外,现有的减震结构还存在装配复杂和连接不牢固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震组件和无人飞行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装配牢固以及减震能力强等优点,从而保证无人飞行器的搭载设备的精度和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缓震组件,所述缓震组件包括弹性壳体、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加强连接结构,所述弹性壳体包括壳体第一端部和壳体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嵌入所述壳体第一端部内的第一嵌装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嵌入所述壳体第二端部内的第二嵌装部,所述加强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嵌装部与所述第二嵌装部之间并至少用于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组件(1)包括弹性壳体(13)、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和加强连接结构,所述弹性壳体(13)包括壳体第一端部和壳体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11)设有嵌入所述壳体第一端部内的第一嵌装部(111),所述第二连接件(12)设有嵌入所述壳体第二端部内的第二嵌装部(121),所述加强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嵌装部(111)与所述第二嵌装部(121)之间并至少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嵌装部(111)和所述第二嵌装部(121)从所述弹性壳体(13)的端部脱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组件(1)包括弹性壳体(13)、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和加强连接结构,所述弹性壳体(13)包括壳体第一端部和壳体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11)设有嵌入所述壳体第一端部内的第一嵌装部(111),所述第二连接件(12)设有嵌入所述壳体第二端部内的第二嵌装部(121),所述加强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嵌装部(111)与所述第二嵌装部(121)之间并至少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嵌装部(111)和所述第二嵌装部(121)从所述弹性壳体(13)的端部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结构形成为卡扣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装部(111)和所述第二嵌装部(121)中的一者上形成有卡扣连接孔(16)且另一者上形成有向内伸出以扣入所述卡扣连接孔(16)内的卡扣部(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装部(111)呈外螺柱状,所述卡扣部(15)从所述第一嵌装部(111)的轴向内端向内伸出,所述第二嵌装部(121)呈板状且贯穿设置有所述卡扣连接孔(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壳体(13)能够在缓冲状态和自由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自由状态下,所述卡扣部(15)的外壁与所述卡扣连接孔(16)的内壁相互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结构包括弹性件(14),所述弹性件(14)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嵌装部(111)与所述第二嵌装部(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