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锦霖专利>正文

一种水陆通用的新型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397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7
一种水陆通用的新型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中心开设有竖直升力涵道,升力涵道内设有升力系统,机身对角位置对称开设有两水平推进涵道,两推进涵道内分别设有推进系统;升力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升力涵道侧壁的电机支座,电机支座中安装有升力电机,升力电机的输出轴呈竖直状态,且其上端安装有升力桨叶;推进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推进涵道内的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推进电机,其前端安装有推进桨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中无人飞行器采用了涵道式布局方式,大大提高了无人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将升空与推进两个步骤分为两个单独的系统过程进行控制,大大降低了控制难度,同时增强了无人飞行器的操作性能。

A new type of ducted UAV for land and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通用的新型涵道式无人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水陆通用的新型涵道式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飞行器的迅速发展,诸如无人直升机、多旋翼无人机等新型的无人飞行器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无人直升机型飞行器以其机动性强、航时长,在目前国内外的无人机市场上备受青睐,其中,现在流行的多旋翼无人机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受控性好、机动性强的优点,迅速成为当前主流无人飞行器。但是该类型无人机的桨叶较小、桨叶的风能转化率较低,升力较小且飞行速度较慢,极易受气候影响,飞行稳定性不高,这严重的制约着无人直升机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无人飞行器的用途也在不断地拓展,已经广泛用于军事、航拍、测量、救援等领域,现有无人飞行器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使用环境、使用条件变化时,传统结构的无人机难以满足复杂环境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陆通用的新型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中心开设有竖直升力涵道,所述的升力涵道内设有升力系统,机身对角位置对称开设有两水平推进涵道,所述的两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通用的新型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中心开设有竖直升力涵道,所述的升力涵道内设有升力系统,机身对角位置对称开设有两水平推进涵道,所述的两推进涵道内分别设有推进系统,所述的两推进系统在推进涵道内呈中心对称分布;机身下端面设置有起降系统;/n所述的升力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升力涵道侧壁的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中安装有升力电机,所述升力电机的输出轴呈竖直状态,且其上端安装有升力桨叶,所述升力桨叶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整流锥,电机支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整流锥;/n所述的推进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推进涵道内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推进电机,所述推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推进涵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通用的新型涵道式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中心开设有竖直升力涵道,所述的升力涵道内设有升力系统,机身对角位置对称开设有两水平推进涵道,所述的两推进涵道内分别设有推进系统,所述的两推进系统在推进涵道内呈中心对称分布;机身下端面设置有起降系统;
所述的升力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升力涵道侧壁的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中安装有升力电机,所述升力电机的输出轴呈竖直状态,且其上端安装有升力桨叶,所述升力桨叶顶端固定安装有上整流锥,电机支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整流锥;
所述的推进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推进涵道内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推进电机,所述推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推进涵道中轴线重合,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锦霖
申请(专利权)人:刘锦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