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37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游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游船主体结构,游船主体结构的下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可拆卸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游船主体结构的左侧为船头结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的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导向稳定连接柱,导向稳定连接柱的外侧边缘位置均设有导向稳定连接圆弧结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防撞保护装置主体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装配连接,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可以配合多种规格的游船结构进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游船的停靠时的整体安全性。

A new type of anti-collision cruise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
本技术涉及游船
,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
技术介绍
游船是用来在景区内带游客进行观光的船只,它与一般的商用船、民用船都不同,它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更为严格。一般的游船在进行停靠岸时都是通过设置在码头位置的缓冲组件进行缓冲的,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晃动,并且一般的码头缓冲组件采用橡胶轮胎等废旧材料进行使用,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缓冲效果始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通过在游船的底部位于船头的正下方位置设置一个可拆卸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码头上的缓冲组件进行更全面的缓冲减震,使游船在依靠时的平稳性更好,而防撞保护装置主体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装配连接,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可以配合多种规格的游船结构进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游船的停靠时的整体安全性,它在进行减震过程中通过三组相互配合的缓冲安全连接槽来实现整体的缓冲作用,在进行缓冲过程中能够起到层层减缓的作用,使整体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在进行依靠岸时的舒适性更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包括游船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船主体结构的下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可拆卸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所述游船主体结构的左侧为船头结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的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导向稳定连接柱,所述导向稳定连接柱的外侧边缘位置均设有导向稳定连接圆弧结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的右侧位置设有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的右侧设有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的开口宽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均将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上下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的右侧与所述游船主体结构连接位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稳定加固可拆卸固定连接板,所述稳定加固可拆卸固定连接板由环保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前后方向外侧的弧度与所述游船主体结构端位置的弧度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未超出所述游船主体结构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到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到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前后方向的垂直深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通过在游船的底部位于船头的正下方位置设置一个可拆卸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码头上的缓冲组件进行更全面的缓冲减震,使游船在依靠时的平稳性更好,而防撞保护装置主体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装配连接,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可以配合多种规格的游船结构进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游船的停靠时的整体安全性,它在进行减震过程中通过三组相互配合的缓冲安全连接槽来实现整体的缓冲作用,在进行缓冲过程中能够起到层层减缓的作用,使整体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H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游船主体结构,2、防撞保护装置主体,3、导向稳定连接柱,4、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5、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6、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7、稳定加固可拆卸固定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它采用全新的结构设计,通过在游船的底部位于船头的正下方位置设置一个可拆卸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在使用时能够配合码头上的缓冲组件进行更全面的缓冲减震,使游船在依靠时的平稳性更好,而防撞保护装置主体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装配连接,在使用时的灵活性更强,可以配合多种规格的游船结构进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游船的停靠时的整体安全性,它在进行减震过程中通过三组相互配合的缓冲安全连接槽来实现整体的缓冲作用,在进行缓冲过程中能够起到层层减缓的作用,使整体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它包括游船主体结构1,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的下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可拆卸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它是本防撞型游船的主体功能结构位置,能够在游船进行停靠时的整体稳定性更好。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的左侧为船头结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的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导向稳定连接柱3,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船体的行驶带来很大的阻力,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效果更好。所述导向稳定连接柱3的外侧边缘位置均设有导向稳定连接圆弧结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的右侧位置设有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的右侧设有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通过三组缓冲安全连接槽能够使停靠过程中的整体缓冲效果更好,再配合码头上的防撞组件能够全面提高游船在停靠时的平稳性。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的开口宽度依次增加,使整体的减震安全性更好,能够在碰撞过程中起到全面层级减震缓冲的作用,确保了整体的缓冲效果。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均将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上下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的右侧与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连接位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稳定加固可拆卸固定连接板7,它能够使连接位置的稳定性更好。所述稳定加固可拆卸固定连接板7由环保橡胶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前后方向外侧的弧度与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下端位置的弧度相互平行,使下端位置整体平滑性更好,在使用过程中使游船的整体使用流畅性不会受到影响,确保游船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更有保障。作为优选,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未超出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区域,使整体占用的空间更小,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性更可靠。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到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到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的距离,能够进一步保障整体使用过程中的碰撞减震效果,使整体的减震稳定性更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前后方向的垂直深度相同,使它们在生产加工时更方便,能够提高生产时的效率,进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包括游船主体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的下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可拆卸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的左侧为船头结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的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导向稳定连接柱(3),所述导向稳定连接柱(3)的外侧边缘位置均设有导向稳定连接圆弧结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的右侧位置设有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的右侧设有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的开口宽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均将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上下端面完全贯穿,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的右侧与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连接位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稳定加固可拆卸固定连接板(7),所述稳定加固可拆卸固定连接板(7)由环保橡胶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型新型游船,包括游船主体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的下端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可拆卸的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所述游船主体结构(1)的左侧为船头结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的左侧位置设有一个导向稳定连接柱(3),所述导向稳定连接柱(3)的外侧边缘位置均设有导向稳定连接圆弧结构,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对称的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的右侧位置设有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的右侧设有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的开口方向倾斜向左前方,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的开口宽度依次增加,所述第一缓冲安全连接槽(4)、所述第二缓冲安全连接槽(5)和所述第三缓冲安全连接槽(6)均将所述防撞保护装置主体(2)上下端面完全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长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航船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