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位置、指纹识别的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16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位置、指纹识别的检测方法,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多个子像素和多条触控线,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子像素的区域;扫描线和触控线交叠的位置设有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控制端与扫描线电连接,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触控线电连接;每条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输入第一电压,第二端输入第二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指纹识别单元集成在显示面板内,无需单独制作指纹识别模组,有利于电子产品轻薄化。

Detection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ouch position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位置、指纹识别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位置、指纹识别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手机作为重要的沟通工具在日常的生活中必不可少,追求显示区域最大化,以及将指纹识别集成在面板显示区域内成为显示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传统技术中,将指纹识别作为单独的模组放置在非显示区域,例如在正面下边框、侧面或者背面,以上几种方案的指纹识别均作为单独的模组进行装配,这种指纹识别设置需要占用手机模组的一部分空间,不利于电子产品轻薄化的趋势。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发展了屏下指纹解锁的技术方案,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屏下指纹解锁一般使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但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成本较高,不利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位置、指纹识别的检测方法,可以将指纹识别集成于显示屏内,无需单独制作指纹识别模组,有利于电子产品轻薄化,而且成本较低。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多个子像素和多条触控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所述子像素的区域;所述扫描线和所述触控线交叠的位置设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扫描线电连接,所述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线电连接;每条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输入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端输入第二电压。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触控位置检测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多个子像素和多条触控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所述子像素的区域;所述扫描线和所述触控线交叠的位置设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扫描线电连接,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线电连接;每条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方法包括:逐行对所述扫描线进行扫描;向所述触控线的所述第二端输入第二电压,向所述第一端输入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与第一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形成电流;当触控没有发生时,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形成的电流不变,每条所述触控线对应具有固定等效电阻且所述固定等效电阻不变;当触控发生时,每条触控线的等效电阻为第一等效电阻,将所述第一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与所述等效电阻值阈值范围作比较,当所述第一等效电阻的电阻值在预存储于驱动芯片中的等效电阻值阈值范围时确定相对应的触控线发生触控,结合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连接的所述扫描线判断发生触控的时间,确定触控位置。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检测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多个子像素和多条触控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所述子像素的区域;所述扫描线和所述触控线交叠的位置设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扫描线电连接,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线电连接;每条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检测方法包括:采集指纹信息并存储于驱动芯片中,其中指纹信息中指纹脊和指纹谷对应的等效电阻值不同;向所述触控线的所述第二端输入第二电压,向所述第一端输入第一电压,第二电压与第一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形成电流;当不进行指纹识别时,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形成的电流不变,每条所述触控线对应具有固定等效电阻且所述固定等效电阻不变;当进行指纹识别时,每条触控线的等效电阻为第二等效电阻,将所述第二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与存储于驱动芯片中的指纹脊和指纹谷对应的等效电阻值阈值范围作比较,当所述第二等效电阻的电阻值在存储于驱动芯片中的指纹脊和指纹谷对应的等效电阻值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指纹信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以及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位置、指纹识别的检测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扫描线和触控线交叠的位置设有指纹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控制端与扫描线电连接,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触控线电连接;每条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输入第一电压,第二端输入第二电压,本专利技术将指纹识别单元集成在显示面板内,无需单独制作指纹识别模组,有利于电子产品轻薄化;本专利技术中显示面板确定触控位置的方法是当触控发生时,每条触控线的等效电阻为第一等效电阻,将第一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与等效电阻值阈值范围作比较,当第一等效电阻的电阻值在预存储于驱动芯片中的等效电阻值阈值范围时确定相对应的触控线发生触控,结合与指纹识别单元连接的扫描线判断发生触控的时间判断触控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无需单独设置触控电极即可判断触控位置,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在进行指纹识别解锁的方法是当进行指纹识别时,每条触控线的等效电阻为第二等效电阻,将第二等效电阻的电阻值与存储于驱动芯片中的指纹脊和指纹谷对应的等效电阻值阈值范围作比较,当第二等效电阻的电阻值在存储于驱动芯片中的指纹脊和指纹谷对应的等效电阻值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指纹信息,本专利技术无需单独设置无需单独制作指纹识别模组,有利于电子产品轻薄化。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显示面板的结构原理图;图4是图2中显示面板的结构原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图8为图1中A-A’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9为图1中A-A’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触控位置检测方法流程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检测方法流程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D-D’向的一种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多个子像素和多条触控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所述子像素的区域;/n所述扫描线和所述触控线交叠的位置设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扫描线电连接,所述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线电连接;/n每条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输入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端输入第二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布的数据线、多个子像素和多条触控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限定出所述子像素的区域;
所述扫描线和所述触控线交叠的位置设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控制端、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控制端与所述扫描线电连接,所述输入端和/或输出端与所述触控线电连接;
每条触控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输入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端输入第二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触控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条与所述触控线平行设置的并联导线,每条并联导线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触控线之间;
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触控线电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并联导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触控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排布,相邻两列子像素对应设置所述触控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栅极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
所述触控线位于所述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源极与所述触控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线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相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像素内包括像素电极和开关晶体管,所述开关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栅极与所述扫描线相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源极与所述数据线相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漏极与所述像素电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以及夹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分子;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括多个镂空部,所述镂空部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慧俊王听海秦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