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入口控制装置及机动车辆前端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133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28
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前端模块(1)的空气入口的装置(2),包括:‑框架(6、206、306),其支撑多个瓣片(8),能够绕枢轴线旋转移动,‑致动器(10、210、310),其布置在形成于框架的区域中的壳体中,所述致动器配置成驱动至少一个瓣片的旋转。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致动器(10、210、310)通过组装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224、324),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224、324)的一个部件与框架形成为一体。

Air inlet control device and front end module of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气入口控制装置及机动车辆前端模块
本技术涉及冷却机动车辆发动机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舱的装置的领域,特别是在车辆的前端。
技术介绍
已知的前端格栅配备有移动瓣片和相关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通过定位该移动瓣片组件,能够打开或关闭进入发动机舱的空气入口。这些装置可以用缩写AGS(主动格栅百叶窗)表示。为此,格栅包括至少一个框架,可枢转地安装的瓣片插入该框架中。当瓣片处于关闭位置时,它们阻塞在格栅中形成的通道开口,并且空气不会穿透到发动机舱的内部,这降低了阻力系数(dragcoefficient),因此能够减少燃料消耗和CO2排放。当瓣片调节到打开位置时,空气能够通过空气入口连通并有助于冷却机动车辆的发动机。因此,当发动机不需要通过来自外部的空气冷却时,AGS装置能够减少燃料消耗和污染。AGS装置通常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控制至少一个瓣片及其在格栅中的位置,以便控制空气入口的打开和关闭。致动器通常设置在瓣片附近,特别是在AGS装置的框架的边缘处。已知通过实际设置在框架和致动器之间的中间支撑件将致动器固定到框架上。中间支撑件和致动器最初在距框架一定距离处组装,然后组件安装在框架上并拧紧至框架。中间支撑件的存在并通过将其拧至框架而将其固定到框架上使得AGS装置的组装变得复杂,因为一方面是安装和固定致动器所需的多个步骤,另一方面是固定螺钉的使用,这延长了组装操作周期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属于这种情况,并且旨在提出一种空气入口控制装置,其以较低的成本快速组装,从而能够将致动器简单地安装和有效地保持在格栅中。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前端模块的空气入口的装置,包括支撑多个瓣片的框架,所述瓣片可围绕枢转轴线旋转,以及另一方面是致动器,其设置在形成于框架的区域中的壳体中,所述致动器配置成驱动至少一个瓣片的旋转。根据本技术,致动器通过组装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其一个部件与框架一体形成。直接组装意味着在框架和致动器之间没有中间板。根据本技术的各种特征,单独地或组合地:-致动器直接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在框架和致动器之间没有中间板;-用于将致动器直接组装到框架上的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定位组件和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每个所述组件包括在框架上形成的部件和在致动器上形成的具有互补形状和尺寸的部件;-每个所述部件与框架和/或致动器一体制成;-在框架上形成的部件是阴部件,在致动器上形成的部件是阳部件。定位组件和弹性卡扣组件可以配置成通过相同的平移移动起作用。平移移动可以沿着垂直于框架中的壳体的后壁的平移轴线定向。在这种情况下,定位组件可以特别地包括框架上的部件,采用沿着平移轴线定向的滑道的形式,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钩的形式。弹性卡扣组件可以包括框架上的部件,采用可弹性变形销的形式,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穿孔指状物的形式。此外,定位组件和弹性卡扣组件可以配置成通过两个不同的平移移动相继地起作用。两个平移移动可以是垂直的,第一移动垂直于框架的后壁定向,第二移动平行于该后壁。在这种情况下,定位组件可以特别地包括框架的第一定位部件,采用从后壁突出的壁的形式并形成朝向第一壳体的引导路径,在第一壳体的顶部上是覆盖壁,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肋的形式,其配置成处于第一孔和相应的覆盖壁之间的位置并且布置在致动器的横向面上。弹性卡扣组件可以包括框架上的部件,采用朝向第二孔引导的进入部分的形式,在第二孔的顶部上是覆盖壁,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肋的形式,其配置成处于第二孔和相应的覆盖壁之间的位置并且布置在致动器的横向面上,所述肋包括可弹性变形舌部,该舌部配置成当致动器组装到框架上时处于第二孔中的位置。而且,定位组件和弹性卡扣组件可以配置成通过平移移动和旋转移动相继地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定位组件可以特别地包括框架上的部件,采用护套的形式,以及致动器上的部件,采用引导凸耳的形式。弹性卡扣组件可以包括致动器上的第一部件,采用围绕着瓣片驱动机构的出口孔的凸缘的形式,所述凸缘相对于其所布置在的致动器的面形成过厚度,以及框架上的部件,采用至少一个孔眼的形式,其以基本垂直于框架中的壳体的后壁的叶片的形式,所述叶片包括环形或基本环形部分,其配置成在凸缘通过时的弹性变形之后接收该凸缘。本技术还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前端模块,其中诸如刚刚描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设置在至少一个散热器的上游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弹性卡扣装置,空气入口控制装置包括最少数量的中间部件且没有或很少有螺纹元件,从而在车辆遭受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如果致动器和容纳致动器的格栅变形并被推向散热器,则存在硬点的可能性降低。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通过说明并参考附图给出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配备有空气入口控制装置的机动车辆的前部的侧视图,其中示意性地呈现设置在车辆格栅中的可见活动瓣片、布置在这些瓣片附近以控制其打开或关闭位置的致动器以及从格栅后移的散热器;-图2是从车辆外部看到的配备有活动瓣片的格栅的透视图,在左右两组瓣片之间形成中心区域;-图3是从车辆内部看到的图2的格栅的透视图,中心区域配备有控制左右两组瓣片的致动器;-图4是图3的中心区域的详细视图,其中致动器已被移除,以示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由框架承载的致动器固定装置;-图5和6是表示在框架的中心区域中组装致动器的步骤的视图,其中限定中心区域的框架的壁已被隐藏,以使图更容易阅读;-图7和8是根据图4至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变型的在框架的中心区域中的致动器的固定元件的详细视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致动器和相关固定装置的整体视图;-图10a、10b和10c是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装置、致动器和所得组件的视图;以及-图11a、11b、11c和11d是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装置、致动器和所得组件的视图以及后者的细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是一种形成在机动车辆前端1中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如图1所示,该装置优选地安装在机动车辆4的格栅上并且能够控制通过车辆前端的空气流,以特别到达设置在车辆发动机舱(这里未示出)上游侧的散热器5的区域中。更具体地在图2中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布置在框架6中,框架6包括由垂直壁和纵向壁界定的两个开口区域,每个开口区域设置有包括多个瓣片8的组件。在一特定布置中,并且如图中特别示出,框架6包括在两个开口区域之间的中心壁,每个开口区域设置有由多个瓣片8组成的组件,瓣片可以平行且在彼此上方布置。每个瓣片围绕基本上横向的枢转轴线旋转可动,以从打开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在打开位置,瓣片允许来自外部的空气朝向发动机舱和散热器5传递,在关闭位置,空气不能进入。控制装置包括致动器10,其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前端模块(1)的空气入口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包括:/n-支撑多个瓣片(8)的框架(6、206、306),能够绕枢轴线旋转移动,/n-致动器(10、210、310),设置在形成于框架区域中的壳体中,所述致动器构造成驱动至少一个瓣片的旋转,/n其特征在于,致动器(10、210、310)通过组装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224、324),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224、324)的一个部件与框架一体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8 FR 16591461.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辆前端模块(1)的空气入口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包括:
-支撑多个瓣片(8)的框架(6、206、306),能够绕枢轴线旋转移动,
-致动器(10、210、310),设置在形成于框架区域中的壳体中,所述致动器构造成驱动至少一个瓣片的旋转,
其特征在于,致动器(10、210、310)通过组装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中,所述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224、324),所述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224、324)的一个部件与框架一体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10、210、310)直接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在框架(6、206、306)和致动器(10、210、310)之间没有中间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用于将致动器直接组装到框架上的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定位组件(22、222、322)和至少一个弹性卡扣组件(24、224、3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组件包括形成在框架(6、206、306)上的部件(22b、24b)和形成在致动器(10、210、310)上的具有互补形状和尺寸的部件(22a、24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部件与框架(6、206、306)和/或致动器(10、210、310)一体制成。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22)和弹性卡扣组件(224)配置成相同的平移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移动沿着垂直于框架(206)中的壳体的后壁(212)的平移轴线(T2)定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22)包括框架(206)上的部件以及致动器(210)上的部件,所述框架(206)上的部件采用引导部件(52)的形式且形成沿着平移轴线(T2)定向的滑道,所述致动器(210)上的部件采用形成滑块的钩(60)的形式。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组件(224)包括框架(206)上的部件以及致动器(210)上的部件,所述框架(206)上的部件采用可弹性变形销(54)的形式,所述致动器(210)上的部件采用穿孔指状物(61)的形式。


10.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入口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迪翁A布里塞特S格伯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