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包括第一织体、刚性混合金属丝和固色层,所述第一织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织体,且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内部均一体式连接有粘接剂涂抹条,所述刚性混合金属丝在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内侧均有设置,所述固色层在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外侧面均有喷涂,所述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内部均设置有经线和纬线,且经线的内部设置有棉纶有光丝、棉纶异形光丝和尼龙高弹丝,所述纬线的内部设置有粘胶纤维丝和吸水棉丝。该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利用刚性混合金属丝改变织带的弹性,便于织带刚性与弹性的互换,方便更换花色,避免火对织带的侵蚀,提高织带的阻燃性能。
A kind of rigid elastic interchangeable rib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
本技术涉及织带
,具体为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
技术介绍
织带用于礼品包装、服装挂件、饰品、箱包和鞋子等处,用途广泛,种类繁多,为了解决制作工序复杂、高成本和美观性较差的问题,市面上提出多种织带。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06408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织带,解决了普通贴合织带因缝接或胶粘而导致的断裂伸长减小和带身不匀整等问题,简化了后加工工序,节约成本,使内衣整体更美观舒适,但不便于织带刚性与弹性的互换,不方便更换花色,阻燃性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织带不便于织带刚性与弹性的互换,不方便更换花色,阻燃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包括第一织体、刚性混合金属丝和固色层,所述第一织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织体,且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内部均一体式连接有粘接剂涂抹条,并且粘接剂涂抹条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长槽,所述刚性混合金属丝在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内侧均有设置,所述固色层在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外侧面均有喷涂,且固色层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所述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内部均设置有经线和纬线,且经线的内部设置有棉纶有光丝、棉纶异形光丝和尼龙高弹丝,所述纬线的内部设置有粘胶纤维丝和吸水棉丝。优选的,所述第一织体与第二织体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均为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安装长槽关于第一织体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第一织体的宽度大小等于第二织体的宽度大小。优选的,所述刚性混合金属丝与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槽连接,且刚性混合金属丝的内部呈多孔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固色层和阻燃层均关于第一织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阻燃层与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连接方式均为粘贴连接。优选的,所述粘胶纤维丝和吸水棉丝捻和成纬线,且纬线与经线的连接方式为交织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利用刚性混合金属丝改变织带的弹性,便于织带刚性与弹性的互换,方便更换花色,避免火对织带的侵蚀,提高织带的阻燃性能;1.设置有第一织体、第二织体和刚性混合金属丝,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均为弹性材料,且刚性混合金属丝与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槽连接,当刚性混合金属丝安装在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内部时,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组合成的织带为刚性结构,方便使用该织带捆绑物品,便于织带刚性与弹性的互换;2.设置有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两侧面的花色均不同,且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当需要更换织带的样式时,直接将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构成的整体翻转,使用灵活;3.设置有第一织体、第二织体和阻燃层,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的外侧面均粘合有阻燃层,利用阻燃层保护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避免火对织带的侵蚀,提高织带的阻燃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织体和第二织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经线与纬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经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纬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织体;2、第二织体;3、粘接剂涂抹条;4、安装长槽;5、刚性混合金属丝;6、固色层;7、阻燃层;8、经线;9、纬线;10、棉纶有光丝;11、棉纶异形光丝;12、尼龙高弹丝;13、粘胶纤维丝;14、吸水棉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包括第一织体1、第二织体2、粘接剂涂抹条3、安装长槽4、刚性混合金属丝5、固色层6、阻燃层7、经线8、纬线9、棉纶有光丝10、棉纶异形光丝11、尼龙高弹丝12、粘胶纤维丝13和吸水棉丝14,第一织体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织体2,且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部均一体式连接有粘接剂涂抹条3,并且粘接剂涂抹条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长槽4,刚性混合金属丝5在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侧均有设置,固色层6在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外侧面均有喷涂,且固色层6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7,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部均设置有经线8和纬线9,且经线8的内部设置有棉纶有光丝10、棉纶异形光丝11和尼龙高弹丝12,纬线9的内部设置有粘胶纤维丝13和吸水棉丝14;如图1、图2、图3和图4中第一织体1与第二织体2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均为弹性结构,将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构成的整体翻转,便于改变织带的花色,使用灵活,安装长槽4关于第一织体1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第一织体1的宽度大小等于第二织体2的宽度大小,使得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对齐,刚性混合金属丝5与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连接方式均为卡槽连接,且刚性混合金属丝5的内部呈多孔状结构,利用刚性混合金属丝5改变织带的性能,便于织带弹性与刚性之间的互换;如图2和图5中固色层6和阻燃层7均关于第一织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阻燃层7与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连接方式均为粘贴连接,利用阻燃层7提高织带的防火性能,粘胶纤维丝13和吸水棉丝14捻和成纬线9,且纬线9与经线8的连接方式为交织连接,利用粘胶纤维丝13和吸水棉丝14的吸水性提高织带的吸水性。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时,首先图1中的第一织体1上下两侧面的花纹不同,且第二织体2上下两侧面的花纹不同,在制作时,通过热压粘合的方式将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粘结连接,由于经线8由棉纶有光丝10、棉纶异形光丝11和尼龙高弹丝12合股而成,从而经线8具有高弹性,进而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为弹性结构,当需要使用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构成的织带捆绑礼品时,将图2中内部呈多孔状结构的刚性混合金属丝5插入安装长槽4的内部,使得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构成的织带为刚性结构;当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构成的织带遇水时,由于纬线9为粘胶纤维丝13和吸水棉丝14合股而成,利用粘胶纤维丝13和吸水棉丝14的吸湿性吸收水分,织带在外界暴晒时,固色层6为通过有机胺与环氧氯丙烷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的无醛固色剂,利用固色层6保护织带的颜色,避免阳光的侵蚀,当织带遇火时,由十溴联苯醚和三氧化二锑的水分散液组成的阻燃层7避免织带受到火的侵蚀,以上便完成该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包括第一织体(1)、刚性混合金属丝(5)和固色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体(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织体(2),且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部均一体式连接有粘接剂涂抹条(3),并且粘接剂涂抹条(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长槽(4),所述刚性混合金属丝(5)在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侧均有设置,所述固色层(6)在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外侧面均有喷涂,且固色层(6)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7),所述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部均设置有经线(8)和纬线(9),且经线(8)的内部设置有棉纶有光丝(10)、棉纶异形光丝(11)和尼龙高弹丝(12),所述纬线(9)的内部设置有粘胶纤维丝(13)和吸水棉丝(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包括第一织体(1)、刚性混合金属丝(5)和固色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体(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织体(2),且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部均一体式连接有粘接剂涂抹条(3),并且粘接剂涂抹条(3)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长槽(4),所述刚性混合金属丝(5)在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侧均有设置,所述固色层(6)在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外侧面均有喷涂,且固色层(6)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7),所述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的内部均设置有经线(8)和纬线(9),且经线(8)的内部设置有棉纶有光丝(10)、棉纶异形光丝(11)和尼龙高弹丝(12),所述纬线(9)的内部设置有粘胶纤维丝(13)和吸水棉丝(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刚弹性能够互换的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体(1)与第二织体(2)的连接方式为粘贴连接,且第一织体(1)和第二织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铭,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超诚服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