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933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得利用一组相互配合的端面牙型齿,利用一组驱动电机完成驱动,在打印完成,支撑台向下移动,齿条上的竖杆将驱动短连杆连同拉簧向下转动,使得拉簧越过中间位置向下移动,带动移动环向下移动,使得下方的牙型齿配合,由于大端面牙型齿与锥齿轮固定连接,此时带动同轴的小端面牙型齿转动,此时,上层的大端面牙型齿空转,此时,驱动电机经第一不完全齿轮驱动凸轮、第二不完成齿轮和套筒轴完成相应动作,在将产品推出后,将短连杆向上推动,使其与上层牙型齿配合传动,再次完成打印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打印效率。

3D pri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装置
本技术属于打印装置的
,尤其涉及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3D打印机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3D打印机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墨水”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堆叠薄层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用于打印的介质种类多样,从繁多的塑料到金属、陶瓷以及橡胶类物质。有些打印机还能结合不同介质,令打印出来的物体一头坚硬而另一头柔软。现有的3D打印机在打印完产品后,需要人为将打印好的产品拿出,然后再进行下次打印,不仅浪费劳动力的同时,使得打印效率变得很低,不能进行连续性地打印,同时,由于有时打印出的产品温度较高,人为得很难进行取出,所以我们亟待一种3D打印装置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3D打印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方案为:3D打印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上端连接一分别可沿纵向和横向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的移动块下端连接D打印头,所述的移动块经管路与安装在机架上端的原料箱相连接,满足打印原料由原料箱经管路由D打印头喷出并完成打印;所述的机架沿四个方向竖向转动连接一竖杆,四组所述竖杆竖向滑动穿设一支撑板,处于后端的其中一竖杆上开设有外螺纹且与支撑板螺纹配合,开设有螺纹的竖杆下端向下延伸且在轴端同轴连接一齿牙朝下设置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外同轴转动套设一第一大端面牙型齿,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的下方同轴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且齿牙朝上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所述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外同轴转动套设有第二大端面牙型齿,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外套固一第一锥齿轮,所述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外套固一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一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的第三锥齿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控制单元,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和第二小端面亚型齿之间同轴设置一竖向滑动连接机架上的移动环,所述的移动环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小端面牙型齿和第二小端面牙型齿配合的第三小端面牙型齿,且移动环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大端面牙型齿和第二大端面牙型齿相配合且套固在第三小端面牙型齿外的第三大端面牙型齿,所述的移动环外转动套设一转动环,所述的转动环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一长连杆,且铰接端横向滑动连接在长连杆上开设的长条孔内,所述的长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上,且在此铰接端同轴铰接一短连杆,所述的短连杆与同侧的长连杆之间连接一拉簧,满足短连杆带动拉簧处于上方或者下方的位置时使得上方或者下方的牙型齿配合传动;所述的机架后端沿纵向转动连接一套筒轴,所述的套筒轴内螺纹穿设一第一丝杠,所述的第一丝杠的前端连接一推板,机架的后端沿纵向连接有两组置于套筒轴左右两侧的转筒,所述的转筒内滑动配合一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的前端连接推板的后端,所述机架的下端连接一传动触发装置,所述传动触发装置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小端面牙型齿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触发装置的输出轴与套筒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且传动触发装置满足其可驱动短连杆带动拉簧移动至上方或者下方的位置,且可经皮带驱动套筒轴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的传动触发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机架下底面上的第一不完全齿轮,所述的不完全齿轮的转轴与所述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不完全齿轮的前侧啮合一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小齿轮,后侧啮合一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单向齿轮,所述的小齿轮同轴连接一蜗轮,所述的蜗轮啮合一纵向转动连接在机架内的蜗杆,所述的蜗杆与所述套筒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还包括纵向转动连接在短连杆下方的凸轮,所述的支撑板的下端横向连接一置于短连杆上方的滑道,所述滑道内横向滑动配合一齿条,所述齿条的左端连接一置于滑道内的复位弹簧,满足可推动其横向移动,所述的齿条的下方设置一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二不完全齿轮,满足支撑板处于最下端时,第二不完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的齿条靠近短连杆的一侧连接一驱动短连杆向下运动的竖杆,所述的第二不完全齿轮的转轴与凸轮的转轴之间进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不完全齿轮同轴连接一第四锥齿轮,所述的单向齿轮同轴连接一第五锥齿轮,所述的第四锥齿轮和第五锥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机架上端沿横向和纵向的左右和前后两端开设有T形槽,所述的T形槽内滑动配合一T型块,横向的两组T型块之间转动连接一第二丝杠,纵向的两组T形块之间转动连接一第三丝杠,所述移动块横向螺纹穿设第二丝杠且与第三丝杠之间纵向螺纹配合,所述第二丝杠的一端连接一安装在所在侧T型块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三丝杠的一端连接一安装在所在侧T型块的第二电机。优选的,所述的机架下端沿四个方向连接有支脚。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巧妙得利用一组相互配合的端面牙型齿,利用一组驱动电机完成驱动,在打印完成,支撑台向下移动,齿条上的竖杆将驱动短连杆连同拉簧向下转动,使得拉簧越过中间位置向下移动,带动移动环向下移动,使得下方的牙型齿配合,由于大端面牙型齿与锥齿轮固定连接,此时带动同轴的小端面牙型齿转动,此时,上层的大端面牙型齿空转,此时,驱动电机经第一不完全齿轮驱动凸轮、第二不完成齿轮和套筒轴完成相应动作,在将产品推出后,将短连杆向上推动,使其与上层牙型齿配合传动,再次完成打印工作,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巧妙,实用性强,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打印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二。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视角三。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中传动触发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传动触发装置的传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传动触发装置中牙型齿配合部分的分解视图。附图标记:1、机架;2、移动块;3、3D打印头;4、原料箱;5、竖杆;6、支撑板;7、第一小端面牙型齿;8、第一大端面牙型齿;9、第二小端面牙型齿;10、第二大端面牙型齿;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第三锥齿轮;14、驱动电机;15、移动环;16、第三小端面牙型齿;17、第三大端面牙型齿;18、转动环;19、长连杆;20、长条孔;21、短连杆;22、拉簧;23、套筒轴;24、第一丝杠;25、推板;26、转筒;27、伸缩杆;28、第一不完全齿轮;29、小齿轮;30、单向齿轮;31、蜗轮;32、蜗杆;33、凸轮;34、滑道;35、齿条;36、第二不完全齿轮;37、竖杆;38、第四锥齿轮;39、第五锥齿轮;40、T形槽;41、T形块;42、第二丝杠;43、第三丝杆;44、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3D打印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端连接一分别可沿纵向和横向移动的移动块(2),所述的移动块(2)下端连接3D打印头(3),所述的移动块(2)经管路与安装在机架(1)上端的原料箱(4)相连接,满足打印原料由原料箱(4)经管路由3D打印头(3)喷出并完成打印;/n所述的机架(1)沿四个方向竖向转动连接一竖杆(37),四组所述竖杆(37)竖向滑动穿设一支撑板(6),处于后端的其中一竖杆(37)上开设有外螺纹且与支撑板(6)螺纹配合,开设有螺纹的竖杆(37)下端向下延伸且在轴端同轴连接一齿牙朝下设置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外同轴转动套设一第一大端面牙型齿(8),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的下方同轴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且齿牙朝上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所述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外同轴转动套设有第二大端面牙型齿(10),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外套固一第一锥齿轮(11),所述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外套固一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之间啮合一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第三锥齿轮(13),所述的第三锥齿轮(13)连接驱动电机(14),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和第二小端面亚型齿之间同轴设置一竖向滑动连接机架(1)上的移动环(15),所述的移动环(1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和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配合的第三小端面牙型齿(16),且移动环(1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大端面牙型齿(8)和第二大端面牙型齿(10)相配合且套固在第三小端面牙型齿(16)外的第三大端面牙型齿(17),所述的移动环(15)外转动套设一转动环(18),所述的转动环(18)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一长连杆(19),且铰接端横向滑动连接在长连杆(19)上开设的长条孔(20)内,所述的长连杆(19)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上,且在此铰接端同轴铰接一短连杆(21),所述的短连杆(21)与同侧的长连杆(19)之间连接一拉簧(22),满足短连杆(21)带动拉簧(22)处于上方或者下方的位置时使得上方或者下方的牙型齿配合传动;/n所述的机架(1)后端沿纵向转动连接一套筒轴(23),所述的套筒轴(23)内螺纹穿设一第一丝杠(24),所述的第一丝杠(24)的前端连接一推板(25),机架(1)的后端沿纵向连接有两组置于套筒轴(23)左右两侧的转筒(26),所述的转筒(26)内滑动配合一伸缩杆(27),所述的伸缩杆(27)的前端连接推板(25)的后端,所述机架(1)的下端连接一传动触发装置,所述传动触发装置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的转轴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触发装置的输出轴与套筒轴(23)之间经皮带进行传动连接,且传动触发装置满足其可驱动短连杆(21)带动拉簧(22)移动至上方或者下方的位置,且可经皮带驱动套筒轴(23)进行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3D打印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端连接一分别可沿纵向和横向移动的移动块(2),所述的移动块(2)下端连接3D打印头(3),所述的移动块(2)经管路与安装在机架(1)上端的原料箱(4)相连接,满足打印原料由原料箱(4)经管路由3D打印头(3)喷出并完成打印;
所述的机架(1)沿四个方向竖向转动连接一竖杆(37),四组所述竖杆(37)竖向滑动穿设一支撑板(6),处于后端的其中一竖杆(37)上开设有外螺纹且与支撑板(6)螺纹配合,开设有螺纹的竖杆(37)下端向下延伸且在轴端同轴连接一齿牙朝下设置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外同轴转动套设一第一大端面牙型齿(8),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的下方同轴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且齿牙朝上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所述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外同轴转动套设有第二大端面牙型齿(10),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外套固一第一锥齿轮(11),所述的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外套固一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之间啮合一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第三锥齿轮(13),所述的第三锥齿轮(13)连接驱动电机(14),所述的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和第二小端面亚型齿之间同轴设置一竖向滑动连接机架(1)上的移动环(15),所述的移动环(1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小端面牙型齿(7)和第二小端面牙型齿(9)配合的第三小端面牙型齿(16),且移动环(15)的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与第一大端面牙型齿(8)和第二大端面牙型齿(10)相配合且套固在第三小端面牙型齿(16)外的第三大端面牙型齿(17),所述的移动环(15)外转动套设一转动环(18),所述的转动环(18)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一长连杆(19),且铰接端横向滑动连接在长连杆(19)上开设的长条孔(20)内,所述的长连杆(19)的另一端铰接在机架(1)上,且在此铰接端同轴铰接一短连杆(21),所述的短连杆(21)与同侧的长连杆(19)之间连接一拉簧(22),满足短连杆(21)带动拉簧(22)处于上方或者下方的位置时使得上方或者下方的牙型齿配合传动;
所述的机架(1)后端沿纵向转动连接一套筒轴(23),所述的套筒轴(23)内螺纹穿设一第一丝杠(24),所述的第一丝杠(24)的前端连接一推板(25),机架(1)的后端沿纵向连接有两组置于套筒轴(23)左右两侧的转筒(26),所述的转筒(26)内滑动配合一伸缩杆(27),所述的伸缩杆(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郑喜贵宋海涛潘爱琼李欧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