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86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模板与上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公模仁,所述上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母模仁,所述公模仁的左右两端顶部设有限位槽,所述母模仁的左右两端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公模仁的右侧设有第一冷却口,且通过第一冷却口卡接有环形盘管。该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环形盘管、离心风扇及鳍片,实现了提升冷却效果的优点,通过离心风扇吹风,使与第一冷却口和第二冷却口相连接的环形盘管经鳍片的作用,快速将热量转换并进行散热,以提高管内冷却液的换热效率,起到进一步辅助散热冷却的作用。

A high reliability injection mold for display back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而对于显示器的注塑件主要是通过注塑模具进行生产的,例如显示器的注塑后盖,具体地,如32寸的显示器后盖等,目前,一些小型加工工厂在注塑显示器后盖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中的公模仁和母模仁合模时稳定性稍差,且有时在注射过程中,模仁会因重力的作用导致下垂,从而引起合模不紧或错位,进而导致塑件不能成形的缺陷问题;2、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在生产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温度,成型结束后单纯的空冷到合适温度后将塑件取出,需要很长的时间,若是不进行冷却直接取样会使产品质量部合格,温度过高取样还会对操作者烫伤造成安全事故,空冷时间长会耽误生产,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与上模板,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公模仁,所述上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母模仁,所述公模仁的左右两端顶部设有限位槽,所述母模仁的左右两端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公模仁的右侧设有第一冷却口,且通过第一冷却口卡接有环形盘管,所述母模仁的右侧设有第二冷却口,且通过第二冷却口与环形盘管相连接,所述环形盘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扇,所述环形盘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鳍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所述上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导向筒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模板通过导向柱和导向筒与下模板套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板的前后两端设有阶梯槽,所述公模仁与母模仁的前端设有灌注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分布于公模仁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块分布于母模仁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的位置相对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盘管的左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且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与第一冷却口和第二冷却口卡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心风扇的出风口与鳍片的导风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鳍片与环形盘管相接触面涂覆导热膏。(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通过设置限位槽与限位块,实现了优化合模平稳性的优点,在公模仁和母模仁上采用了嵌入式卡合设计,使得在公模仁和母模仁合模时,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起定位作用,不仅可以使合模更稳定,且可防止在注塑过程中模仁因重力作用导致下垂、引起合模不紧或错位导致塑件不能成形的缺陷问题。2、该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环形盘管、离心风扇及鳍片,实现了提升冷却效果的优点,通过离心风扇吹风,使与第一冷却口和第二冷却口相连接的环形盘管经鳍片的作用,快速将热量转换并进行散热,以提高管内冷却液的换热效率,起到进一步辅助散热冷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环形盘管部主视图。图中:1、下模板;2、上模板;3、公模仁;4、母模仁;5、限位槽;6、限位块;7、第一冷却口;8、环形盘管;9、第二冷却口;10、离心风扇;11、鳍片;12、导向筒;13、导向柱;14、阶梯槽;15、灌注口;16、第一连接管;17、第二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1与上模板2,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公模仁3,所述上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母模仁4,所述公模仁3的左右两端顶部设有限位槽5,所述母模仁4的左右两端底部设有限位块6,通过设置限位槽5与限位块6,实现了优化合模平稳性的优点,在公模仁3和母模仁4上采用了嵌入式卡合设计,使得在公模仁3和母模仁4合模时,通过限位槽5与限位块6起定位作用,不仅可以使合模更稳定,且可防止在注塑过程中模仁因重力作用导致下垂、引起合模不紧或错位导致塑件不能成形的缺陷问题,所述公模仁3的右侧设有第一冷却口7,且通过第一冷却口7卡接有环形盘管8,所述母模仁4的右侧设有第二冷却口9,且通过第二冷却口9与环形盘管8相连接,所述环形盘管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扇10,所述环形盘管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鳍片11,通过设置环形盘管8、离心风扇10及鳍片11,实现了提升冷却效果的优点,通过离心风扇10吹风,使与第一冷却口7和第二冷却口9相连接的环形盘管8经鳍片11的作用,快速将热量转换并进行散热,以提高管内冷却液的换热效率,起到进一步辅助散热冷却的作用。具体的,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12,所述上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3,所述导向柱13与导向筒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模板2通过导向柱13和导向筒12与下模板1套接。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导向柱13与导向筒12的配合,对下模板1和上模板2合模时起到导向作用。具体的,所述下模板1的前后两端设有阶梯槽14,所述公模仁3与母模仁4的前端设有灌注口15。本实施方案中,阶梯槽14可用于配合夹紧结构使用,通过灌注口15注入热熔态的塑胶材料。具体的,所述限位槽5分布于公模仁3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块6分布于母模仁4的前后两端,所述限位槽5与限位块6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限位槽5与限位块6起定位作用,不仅可以使合模更稳定,且可防止在注塑过程中模仁因重力作用导致下垂、引起合模不紧或错位导致塑件不能成形的缺陷问题。具体的,所述环形盘管8的左侧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连接管16与第二连接管17,且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16和第二连接管17与第一冷却口7和第二冷却口9卡接。本实施方案中,环形盘管8有助于提高冷却液流动散热性能。具体的,所述离心风扇10的出风口与鳍片11的导风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鳍片11与环形盘管8相接触面涂覆导热膏。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离心风扇10吹风,使环形盘管8内的冷却液经鳍片11的作用,快速将热量转换并进行散热,以提高管内冷却液的换热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在公模仁3和母模仁4合模时,通过限位槽5与限位块6起定位作用,不仅可以使合模更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1)与上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公模仁(3),所述上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母模仁(4),所述公模仁(3)的左右两端顶部设有限位槽(5),所述母模仁(4)的左右两端底部设有限位块(6),所述公模仁(3)的右侧设有第一冷却口(7),且通过第一冷却口(7)卡接有环形盘管(8),所述母模仁(4)的右侧设有第二冷却口(9),且通过第二冷却口(9)与环形盘管(8)相连接,所述环形盘管(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扇(10),所述环形盘管(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鳍片(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1)与上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公模仁(3),所述上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母模仁(4),所述公模仁(3)的左右两端顶部设有限位槽(5),所述母模仁(4)的左右两端底部设有限位块(6),所述公模仁(3)的右侧设有第一冷却口(7),且通过第一冷却口(7)卡接有环形盘管(8),所述母模仁(4)的右侧设有第二冷却口(9),且通过第二冷却口(9)与环形盘管(8)相连接,所述环形盘管(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离心风扇(10),所述环形盘管(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鳍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显示器后盖用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筒(12),所述上模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柱(13),所述导向柱(13)与导向筒(1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模板(2)通过导向柱(13)和导向筒(12)与下模板(1)套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琦蔡峰鸣邝峻
申请(专利权)人:新生力塑胶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