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开关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520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开关探针,包括尾部触摸件、保护壳、针头及中部弹簧,所述尾部触摸件包括凸出台、连接盘及抵触杆,所述凸出台和所述抵触杆固定于所述连接盘的上下两端;所述针头包括下部导向圆柱、下部抵触台及接触凸起,所述下部导向圆柱和所述固定于所述下部抵触台的上下两端;所述保护壳呈圆柱状,所述保护壳内部中空,所述中部弹簧收容于所述保护壳,所述中部弹簧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抵触杆和所述下部抵触台,所述下部导向圆柱插入所述中部弹簧并提供导向,所述中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所述尾部触摸件相对于所述针头固定。所述中部弹簧弹力适中,并且所述针头无法自由旋转,增加了所述针头和所述中部弹簧的寿命,使用方便。

Circuit board switch p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开关探针
本技术涉及线路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检测开关探针。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进入了电子时代,越来越多的产品应用到电路板,而电路板很多元件有特定方向性,如连接器的防呆开口等,为减少人员用眼来检查,提高自动化及效率,应用开关针来检测元件是否有反向.但是,现有的开关针存在以下缺陷:市面上的开关针一般针头可360度转动,且针头型状不可更换,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时间较长后,针头容易脱落,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开关探针,其能解决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路板开关探针,包括尾部触摸件、保护壳、针头及中部弹簧,所述尾部触摸件包括凸出台、连接盘及抵触杆,所述凸出台和所述抵触杆固定于所述连接盘的上下两端;所述针头包括下部导向圆柱、下部抵触台及接触凸起,所述下部导向圆柱和所述固定于所述下部抵触台的上下两端;所述保护壳呈圆柱状,所述保护壳内部中空,所述中部弹簧收容于所述保护壳,所述中部弹簧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抵触杆和所述下部抵触台,所述下部导向圆柱插入所述中部弹簧并提供导向,所述中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所述尾部触摸件相对于所述针头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凸出台和所述抵触杆呈圆柱状。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杆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出台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下部导向圆柱的中心线与所述凸出台的中心线重合。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中部弹簧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抵触杆和所述下部抵触台,所述下部导向圆柱插入所述中部弹簧并提供导向,所述中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所述尾部触摸件相对于所述针头固定。所述中部弹簧弹力适中,并且所述针头无法自由旋转,增加了所述针头和所述中部弹簧的寿命,使用方便。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板开关探针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电路板开关探针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电路板开关探针的另一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电路板开关探针的局部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电路板开关探针的另一局部立体图。图中:10、尾部触摸件;11、凸出台;12、连接盘;13、抵触杆;20、保护壳;30、针头;31、下部导向圆柱;32、下部抵触台;33、接触凸起;40、中部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5,一种电路板开关探针,包括尾部触摸件10、保护壳20、针头30及中部弹簧40,所述尾部触摸件10包括凸出台11、连接盘12及抵触杆13,所述凸出台11和所述抵触杆13固定于所述连接盘12的上下两端;所述针头30包括下部导向圆柱31、下部抵触台32及接触凸起33,所述下部导向圆柱31和所述固定于所述下部抵触台32的上下两端;所述保护壳20呈圆柱状,所述保护壳20内部中空,所述中部弹簧40收容于所述保护壳20,所述中部弹簧40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抵触杆13和所述下部抵触台32,所述下部导向圆柱31插入所述中部弹簧40并提供导向,所述中部弹簧40处于压缩状态使所述尾部触摸件10相对于所述针头30固定。所述中部弹簧40弹力适中,并且所述针头30无法自由旋转,增加了所述针头30和所述中部弹簧40的寿命,使用方便。优选的,所述凸出台11和所述抵触杆13呈圆柱状。具体的,所述抵触杆13的直径大于所述凸出台11的直径。既可以保障稳定性,又可保障灵活度。优选的,所述下部导向圆柱31的中心线与所述凸出台11的中心线重合。结构新颖,设计巧妙,适用性强,便于推广。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板开关探针,包括尾部触摸件、保护壳、针头及中部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触摸件包括凸出台、连接盘及抵触杆,所述凸出台和所述抵触杆固定于所述连接盘的上下两端;/n所述针头包括下部导向圆柱、下部抵触台及接触凸起,所述下部导向圆柱和所述固定于所述下部抵触台的上下两端;/n所述保护壳呈圆柱状,所述保护壳内部中空,所述中部弹簧收容于所述保护壳,所述中部弹簧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抵触杆和所述下部抵触台,所述下部导向圆柱插入所述中部弹簧并提供导向,所述中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所述尾部触摸件相对于所述针头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开关探针,包括尾部触摸件、保护壳、针头及中部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触摸件包括凸出台、连接盘及抵触杆,所述凸出台和所述抵触杆固定于所述连接盘的上下两端;
所述针头包括下部导向圆柱、下部抵触台及接触凸起,所述下部导向圆柱和所述固定于所述下部抵触台的上下两端;
所述保护壳呈圆柱状,所述保护壳内部中空,所述中部弹簧收容于所述保护壳,所述中部弹簧两端分别抵触于所述抵触杆和所述下部抵触台,所述下部导向圆柱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根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智佳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