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其具备与排水阀连接的线材及带轮,抑制线材从带轮脱落。排水阀驱动装置(1)具有连接排水阀的线材(10)、与线材连接的带轮(11)、驱动带轮的电动机(40)及齿轮单元(2)、收容带轮、电动机及齿轮单元的外壳(20)。外壳(20)具备用于将线材(10)引出到外部的开口部(23)和在开口部(23)与带轮(11)之间限制线材(10)的位置的线材位置限制部(19)。线材位置限制部(19)为壁状,从开口部(23)朝向带轮(11)的方向(+Y方向)观察,线材位置限制部(19)和带轮(11)的间隙(S)小于线材直径(D),因此,能够使线材(10)仅在不从会带轮(11)脱落的范围内移动。
Drain valve dr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阀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打开和关闭排水阀的排水阀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打开和关闭洗衣机等的排水阀的排水阀驱动装置,有具备与排水阀连接的排水阀驱动部件和驱动排水阀驱动部件的齿轮电动机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线材作为排水阀驱动部件的排水阀驱动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齿轮电动机具备外壳和收容于外壳的内侧的电动机部及传动轮系。电动机部的驱动力通过传动轮系传递给带轮。专利文献1的排水阀驱动装置具备使旋转扭矩从电动机部向传动轮系的传递通断的离合机构和限制传动轮系的旋转的旋转限制机构。在处于离合切断状态时,传动轮系的旋转被限制,形成排水阀驱动部件不会由于外力而移动的负荷保持状态。在负荷保持状态下,线材被外力拉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269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因为使用柔性的线材作为排水阀驱动部件,所以根据与线材连接的排水阀的配置,线材可能会被倾斜地拉拽。由于带轮不是限制线材的倾斜的构成,因此,当线材倾斜过多时,线材可能从带轮脱落。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与排水阀连接的线材和卷绕线材的带轮的排水阀驱动装置,抑制线材因线材的引出方向变化而从带轮脱落。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线材,其连接排水阀;带轮,其连接所述线材;驱动部,其驱动所述带轮;以及外壳,其收容所述带轮及所述驱动部,所述外壳具备:开口部,其用于将所述线材引出到外部;以及线材位置限制部,其在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带轮之间限制所述线材的位置,从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带轮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和所述带轮的间隙小于所述线材的直径。在本专利技术中,像这样从开口部朝向带轮的方向观察时,在与带轮的间隙小于线材直径(线材的直径)的位置设置有线材位置限制部。因此,线材位置限制部能够以使线材仅在不从带轮脱落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限制线材的位置,所以即使线材的引出方向发生变化,线材也不会移动到从带轮脱落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因线材的引出方向变化而导致线材从带轮脱落。在本专利技术中,理想的是,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将所述线材向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所在的一侧的移动范围限制在所述开口部的边缘和所述线材不接触的范围内。这样一来,能够避免由于与外壳的接触引起的排水阀驱动部件的损伤。在本专利技术中,理想的是,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是向从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带轮的方向延伸的壁。这样,通过设置连续的壁,能够提高线材位置限制部的强度。另外,因为能够利用面对线材进行导向,所以不易产生与线材位置限制部的接触引起的线材的断线。在本专利技术中,理想的是,具备板,所述板具备使所述线材穿过的贯通部,所述外壳具备在第一方向上对置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具备第一侧壁部,所述开口部是将所述第一侧壁部切口而形成的缺口部,所述线材穿过所述缺口部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引出到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第二外壳具备限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带轮之间的所述板的移动的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向与从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带轮的第二方向交叉且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延伸,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从所述限制部向所述带轮侧延伸,限制所述线材的所述第三方向的位置。这样一来,能够利用限制部经由板限制线材的移动。另外,在限制部和带轮之间,可以通过壁状的线材位置限制部来限制线材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限制部避免线材和外壳的接触,且能够通过线材位置限制部避免线材向从带轮脱落的位置移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因为线材位置限制部能够限制线材的位置使得线材仅在不会从带轮脱落的范围内移动,所以即使线材的引出方向发生变化,线材也不会移动到从带轮脱落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线材因线材的引出方向改变而从带轮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排水阀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排水阀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拆下了第一外壳后的排水阀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从第一方向的一侧观察第一外壳的立体图。图5是排水阀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1的A-A位置的剖视图)。图6是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连接部位的局部剖视图(图1的B-B位置的剖视图)。图7是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观察第二外壳、带轮、板以及线材的局部立体图。图8是示意性表示从开口部侧观察的带轮及线材位置限制部的配置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排水阀驱动装置;2…齿轮单元;10…线材;11…带轮;12…槽;13…板;14…贯通部;15…限制部;16…第一外壳侧限制部;17…第二外壳侧限制部;18…矩形凹部;19…线材位置限制部;20…外壳;21…第一外壳;22…第二外壳;23…开口部;24…挡水部;40…电动机;41…电动机外壳;42…支承板;43…线圈骨架;44…定子线圈;45…转子;50…传动轮系;51…转子小齿轮;52…行星齿轮机构;53…减速齿轮;54…输出齿轮;60…第一离合机构;70…旋转限制机构;80…第二离合机构;151…第一限制部;152…第二限制部;160…第一槽部;161…第一壁部;162…第二壁部;163…第三壁部;170…第二槽部;171…第一壁部;172…第二壁部;173…第三壁部;181…第一矩形凹部;182…第二矩形凹部;210…上板部;211…第一侧壁部;212…第二外壳覆盖部;213…第一台阶部;214…内侧凸部;215…外侧凹部;216、217…平面部;220…底板部;221…第二侧壁部;222…圆形凹部;223…第二台阶部;224…内侧凹部;225…外侧凸部;241…倾斜面;D…线材直径;S…线材位置限制部和带轮外周面的第三方向的间隙;X…第三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一方向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阀驱动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排水阀驱动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排水阀驱动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排水阀驱动装置1具备与未图示的排水阀连接的排水阀驱动部件、连接排水阀驱动部件的输出部件以及驱动输出部件的驱动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水阀驱动部件是线材10,输出部件为带轮11。带轮11以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排水阀驱动装置1通过使带轮11旋转从而经由线材10驱动排水阀。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方向Z、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X是相互正交的方向。另外,将第一方向Z的一侧设为+Z方向、另一侧设为-Z方向,将第二方向Y的一侧设为+Y方向、另一侧设为-Y方向,将第三方向X的一侧设为+X方向、另一侧设为-X方向。CW方向、CCW方向是从+Z方向侧观察排水阀驱动装置1时的CW方向、CCW方向。排水阀驱动装置1具备外壳20,带轮11及驱动部配置于外壳20的内侧。外壳20具备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第一外壳21及第二外壳22。使带轮11旋转的驱动部是具备电动机40及齿轮单元2的齿轮电动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n线材,所述线材连接排水阀;/n带轮,所述带轮连接所述线材;/n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带轮;以及/n外壳,所述外壳收容所述带轮及所述驱动部,/n所述外壳具备:/n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将所述线材引出到外部;以及/n线材位置限制部,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在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带轮之间限制所述线材的位置,/n从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带轮的方向观察,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和所述带轮的间隙小于所述线材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8 JP 2018-2359701.一种排水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线材,所述线材连接排水阀;
带轮,所述带轮连接所述线材;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带轮;以及
外壳,所述外壳收容所述带轮及所述驱动部,
所述外壳具备:
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用于将所述线材引出到外部;以及
线材位置限制部,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在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带轮之间限制所述线材的位置,
从所述开口部朝向所述带轮的方向观察,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和所述带轮的间隙小于所述线材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将所述线材向所述线材位置限制部所在的一侧的移动范围限制在所述开口部的边缘与所述线材不接触的范围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敏臣,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