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板梁插钢法横向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板梁的连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空心板梁插钢法横向连接方法,属于桥梁工程
技术介绍
我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空心板梁,初期以原苏联的图纸作参考。随后,交通部陆续在1973、1980、1993、2004和2014出版过5个版本的空心板标准图。早期的空心板截面有三大特点:低梁高、小铰缝、薄壁;1993年后的空心板截面开始采用深铰缝,且在铰缝内布置钢筋,不再使用素混凝土。空心板截面形式的设计一方面与当时的设计标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设计理念有关。各设计院空心板桥横向分布系数计算均采用上世纪60年代原苏联乌里茨基提出的“铰接板法”。该方法假定铰缝只传递剪力,而忽略了实际上铰缝处于受弯、拉,剪的复杂受力状态。后期当铰缝病害成为空心板梁主要病害形式后,引发了一系列对于铰缝内力的关注。不少研究者进行了物理及数值试验。物理试验有得出一些比较一致的定性结论:深铰缝的协同工作性能优于浅铰缝;疲劳荷载对浅铰缝有较大影响,而对深铰缝影响不明显;由于中心加载的原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板梁插钢法横向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安装于相邻的空心板梁上;相邻的空心板梁之间具有铰缝;/n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下承压钢结构以及胶结材料;所述上承压钢结构焊接于梁间钢板的顶端,其设置在铰缝的上缘;所述梁间钢板插入铰缝中;所述下承压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在梁间钢板的下端,其抵接于空心板梁的底部;所述胶结材料填充于铰缝内,其粘接空心板梁和梁间钢板;/n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n1),在工厂预制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下承压钢结构,并焊接梁间钢板和上承压钢结构;/n2),施工现场由上至下安装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板梁插钢法横向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一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安装于相邻的空心板梁上;相邻的空心板梁之间具有铰缝;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下承压钢结构以及胶结材料;所述上承压钢结构焊接于梁间钢板的顶端,其设置在铰缝的上缘;所述梁间钢板插入铰缝中;所述下承压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在梁间钢板的下端,其抵接于空心板梁的底部;所述胶结材料填充于铰缝内,其粘接空心板梁和梁间钢板;
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在工厂预制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下承压钢结构,并焊接梁间钢板和上承压钢结构;
2),施工现场由上至下安装梁间钢板、上承压钢结构;再在空心板梁下方安装下承压钢结构,并用螺栓连接下承压钢结构至梁间钢板;
3),施工现场在空心板梁下方压注胶结材料;
4),施工现场浇筑桥面混凝土和桥面系结构;
5),最后桥面辅助设施施工,所有工序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整个桥梁投入运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梁插钢法横向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间钢板上设置有过浆圆孔,过浆圆孔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50cm,使梁间钢板两侧的胶结材料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梁插钢法横向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间钢板上设置有过浆孔,该过浆孔呈长椭圆孔,宽度不小于10mm,长度不小于1/2粱间钢板高度,间距不大于50cm,使梁间钢板两侧的胶结材料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梁插钢法横向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间钢板包括标准梁间段和梁端变化段两种形式;梁间钢板高度根据空心板的高度确定;梁间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宗勇,顾洋勇,邢渊,邵林海,何余良,王立超,张康,王斌,吴金茹,
申请(专利权)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