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04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包括压铸装置、机械手、输送带平台;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转动底盘、大臂、小臂、手腕、夹持器,分别设有电机控制,夹持器安装在手爪上;夹持器包括夹持器手指、传动装置、传动机构、电机;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轴、连杆,固定轴固定在夹持器手指上,连杆连接固定轴以及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为锥齿轮组,包括三个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取放工件速度快,不会损坏工件,自动输送工件至下一加工工序。

A kind of automation equipment for cast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压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机壳主要采用低压铸造成型,目前国内的低压铸造厂家在电动机机壳铸件的装卸,运输过程中都普遍使用人力进行处理,工人使用大铁钳对铸件进行装卸和运输,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力搬运需要雇佣大量操作人员,大大增加了人工方面的支出,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增加安全隐患,受到人员素质因素影响,设备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企业的生产效率。需要设计一个自动化的机械设备,模仿人手和臂的动作,以固定的程序从低压铸造机床中夹取电动机机壳铸件,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10641865.5,公告日为2018.07.10,其公开了一种自动浇铸取件设备,具体包括浇铸机架、滤网架与放料架,所述浇铸机架的上方设置有模具底架与固定撑架,浇铸机架的下方设置有模具支座,所述滤网架的上方设置有送网托架、滤网盒与切割架,滤网架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气缸与输送支架,输送支架上连接有导向架,所述模具底架的上方设置有模具腔与边芯支座,所述固定撑架的上方设置有活动架与顶模油缸,固定撑架的下方设置有压板、连接板、夹紧气缸与卡爪,以上结构主要是通过将卡爪固定在浇铸机架上并通过气缸驱动实现夹紧,但是该装置由于是固定在浇铸机架上,若卡爪的位置不便于移动,且若卡爪出现故障需要从整个设备上拆卸下来,不方便维修,且采用气缸启动结构复杂,另外由于该设备时采用水浇的方式进行浇铸,其浇铸的加热部件都是固定在浇铸机架上,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放工件速度快,方便搬运、自动输送工件的铸造取件自动化铸造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包括相互独立固定的压铸装置、机械手、输送带平台,输送平台设置在压铸装置的一侧,机械手设置在压铸装置的一侧且机械手设置在靠近输送带平台的上料端;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转动底盘、大臂、小臂、手腕、夹持器,所述夹持器安装在机械手的末端上;固定底座内设有转动底盘驱动电机,转动底盘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方,大臂连接转动底盘,转动底盘与大臂连接处上设有大臂驱动电机,小臂连接大臂,大臂与小臂连接处上设有小臂驱动电机,夹持器连接小臂,小臂与夹持器连接处上设有夹持器驱动电机,夹持器上设有正反转电机;所述压铸装置包括压铸机架、滑轨、加热炉、压模模具、工件夹具、加热模具,滑轨设置在压铸机架下方,滑轨上设置有加热炉,压铸机架上位于机械手的前方设有可开合的工件夹具,工件夹具上方设有压模模具;工件夹具与压铸机架之间还设有加热模具,所述输送带平台包括输送机架、辊筒、托辊、输送带,输送机架的下料端上设有输送电机,输送机架的上料端设有辊筒,输送电机与辊筒之间通过输送带相连,输送机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输送带的上表面与压铸机架的上表面相平齐。以上设置,由于压铸装置、机械手以及输送平台相互独立设置,且机械手位于压铸装置的一侧且位于输送平台的上料端,输送平台设置在压铸装置的一侧,输送平台的输送机架的底部还设有万向轮,从而输送平台可以便于移动以及搬运,且三个设备独立设置,方便搬运,且结构简单,同时本技术先将压铸材料放入夹具中,并控制加热炉进行加热,同时压膜模具下降进行压膜,铸造工件成型后,停止加热炉加热,打开夹具,机械手从夹具中夹出工件运输到输送平台上进行运输,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输送,同时由于机械手通过固定底座固定在地面上,通过转动底盘驱动电机实现转动底盘的转动,且通过大臂和小臂驱动电机实现大臂和小臂的转动进而实现升降运动,最终通过夹持器对铸造的工件进行夹持,取件速度快,采用在连接处设置驱动电机,结构简单,同时压铸装置的加热炉可以在滑轨上移动,这样若不需要使用加热炉或需要对加热炉进行维修时,可以控制其沿着轨道滑出压铸机架即可,方便搬运且操作方便。进一步地,夹持器还包括传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夹持器手指,传动装置安装在夹持器手指上,传动装置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与正反转电机连接;传动装置包括转动轴、固定轴、连杆,固定轴固定在夹持器手指上,连杆连接固定轴以及摆动轴;传动机构为锥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互相平行,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垂直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一端与传动装置中摆动轴连接,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面的齿轮面分别与第二锥齿轮连接,第二锥齿轮与正反转电机连接;以上设置,通过正反转电机转动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传动机构运动带动传动装置中摆动轴运动,转动轴带动连杆移动实现夹持器手指的张开与收合,结构简单,传动机构采用锥齿轮组,通过第二锥齿轮与正反转电机相连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运动实现夹持器手指的张开与收合,能确保准备夹持工件。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夹具包括左夹具组件和右夹具组件,左夹具组件包括左支架、左支板、左夹具、左驱动轴、左驱动装置,左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压铸机架的上表面上,左支架的侧面上设有左轴套,左驱动装置与左驱动轴的一端相连,左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左轴套与左支板相连,左支板远离左支架的一侧固定有左夹具;右夹具组件包括右支架、右支板、右夹具、右驱动轴、右驱动装置,右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压铸机架的上表面上,右支架的侧面上设有右轴套,右驱动装置与右驱动轴的一端相连,右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右轴套与右支板相连,右支板远离右支架的一侧固定有右夹具;左夹具和右夹具扣合形成一个上端和下端具有开口的腔体;以上设置,工件夹具通过左夹具组件和右夹具组件组成,且左夹具组件通过左支架固定在压铸机架的上表面上,通过左驱动装置驱动左驱动轴带动左支板以及左夹具运动实现左夹具组件的移动,相同的原理实现右夹具组件的移动,当左夹具和右夹具扣合时形成用于放置压铸材料的腔体,该结构简单,且左夹具组件和右夹具组件的开合稳定性好。进一步地,加热模具为板体结构,所述加热模具的上表面上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与腔体的下端相匹配,通过在加热模具上设置与腔体相匹配的凸起部使得放入腔体内的压铸材料能更好地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压模模具包括压模支架、压模板、压模驱动轴、压模驱动装置,压模支架的底部通过压模支撑柱固定在压铸机架的上表面上,压模支架上设有压模轴套,压模驱动装置与压模驱动轴的一端相连,压模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压模轴套与压模板相连;以上设置,通过压膜驱动装置驱动压模驱动轴带动压膜板在压膜支架上下移进行压铸,结构稳定性好。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转动轴连接座、固定轴连接座,转动轴连接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杆固定孔,固定轴连接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杆固定孔,转动轴的下端与第一锥齿轮或第三锥齿轮相连,转动轴连接座设有与转动轴的上端对应的第一固定孔,转动轴的上端穿过安装孔与第一固定孔、连杆转动连接,固定轴的上端设有第二固定轴,固定轴连接座上设有与第二固定轴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固定轴的第二固定轴穿过安装孔与第二固定孔、连杆固定连接,固定轴的下端固定在夹持器手指上;以上设置,转动轴通过转动轴连接座相连,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固定的压铸装置、机械手、输送带平台,输送平台设置在压铸装置的一侧,机械手设置在压铸装置的一侧且机械手设置在靠近输送带平台的上料端;/n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转动底盘、大臂、小臂、手腕、夹持器,所述夹持器安装在机械手的末端上;/n固定底座内设有转动底盘驱动电机,转动底盘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方,大臂连接转动底盘,转动底盘与大臂连接处上设有大臂驱动电机,小臂连接大臂,大臂与小臂连接处上设有小臂驱动电机,夹持器连接小臂,小臂与夹持器连接处上设有夹持器驱动电机,夹持器上设有正反转电机;/n所述压铸装置包括压铸机架、滑轨、加热炉、压模模具、工件夹具、加热模具,滑轨设置在压铸机架下方,滑轨上设置有加热炉,压铸机架上位于机械手的前方设有可开合的工件夹具,工件夹具上方设有压模模具;工件夹具与压铸机架之间还设有加热模具,/n所述输送带平台包括输送机架、辊筒、托辊、输送带,输送机架的下料端上设有输送电机,输送机架的上料端设有辊筒,输送电机与辊筒之间通过输送带相连,输送机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n输送带的上表面与压铸机架的上表面相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固定的压铸装置、机械手、输送带平台,输送平台设置在压铸装置的一侧,机械手设置在压铸装置的一侧且机械手设置在靠近输送带平台的上料端;
机械手包括固定底座、转动底盘、大臂、小臂、手腕、夹持器,所述夹持器安装在机械手的末端上;
固定底座内设有转动底盘驱动电机,转动底盘安装在固定底座上方,大臂连接转动底盘,转动底盘与大臂连接处上设有大臂驱动电机,小臂连接大臂,大臂与小臂连接处上设有小臂驱动电机,夹持器连接小臂,小臂与夹持器连接处上设有夹持器驱动电机,夹持器上设有正反转电机;
所述压铸装置包括压铸机架、滑轨、加热炉、压模模具、工件夹具、加热模具,滑轨设置在压铸机架下方,滑轨上设置有加热炉,压铸机架上位于机械手的前方设有可开合的工件夹具,工件夹具上方设有压模模具;工件夹具与压铸机架之间还设有加热模具,
所述输送带平台包括输送机架、辊筒、托辊、输送带,输送机架的下料端上设有输送电机,输送机架的上料端设有辊筒,输送电机与辊筒之间通过输送带相连,输送机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轮;
输送带的上表面与压铸机架的上表面相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夹持器还包括传动装置、传动机构和夹持器手指,传动装置安装在夹持器手指上,传动装置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与正反转电机连接;
传动装置包括转动轴、固定轴、连杆,固定轴固定在夹持器手指上,连杆连接固定轴以及转动轴;
传动机构为锥齿轮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互相平行,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垂直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一端与传动装置中摆动轴连接,第一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面的齿轮面分别与第二锥齿轮连接,第二锥齿轮与正反转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夹具包括左夹具组件和右夹具组件,左夹具组件包括左支架、左支板、左夹具、左驱动轴、左驱动装置,左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压铸机架的上表面上,左支架的侧面上设有左轴套,左驱动装置与左驱动轴的一端相连,左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左轴套与左支板相连,左支板远离左支架的一侧固定有左夹具;
右夹具组件包括右支架、右支板、右夹具、右驱动轴、右驱动装置,右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压铸机架的上表面上,右支架的侧面上设有右轴套,右驱动装置与右驱动轴的一端相连,右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右轴套与右支板相连,右支板远离右支架的一侧固定有右夹具;
左夹具和右夹具扣合形成一个上端和下端具有开口的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铸造取件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具为板体结构,所述加热模具的上表面上设有凸起部,凸起部与腔体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斌韩伟刘楚生陈宇珊柯世金林钊洪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