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增溶效应的环保型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路面材料
,涉及一种具有增溶效应的环保型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约12%的沥青路面需要进行大修保养,期间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将达1900万吨,并且这一数字还将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以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而得到快速发展和推广。与新沥青混合料相比,每吨再生沥青混合料可减少18公斤的CO2当量排放,还可至少节省50%的材料成本,这均表明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技术具有显著的环保效应,并可节省巨额工程造价。在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研究中,沥青再生剂的研发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如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中推荐的废旧沥青混合料掺量为10%~30%,但由于再生剂的性能限制,实体工程中掺量一般仅为15%~20%。掺量过低不仅导致废旧沥青混合料大量堆积,增加管理成本,最终大多降级使用(如用于道路基层或低等级公路)或是被废弃。故再生剂品质为再生技术关键,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增溶效应的环保型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其特征在于,由质量百分数为11%~17%的废旧橡胶粉、60%~70%的油分、4%~8%的增溶剂、3%~5%的聚异丁烯马来酸酰胺、2.3%~3.1%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及6%~9.5%的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增溶效应的环保型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其特征在于,由质量百分数为11%~17%的废旧橡胶粉、60%~70%的油分、4%~8%的增溶剂、3%~5%的聚异丁烯马来酸酰胺、2.3%~3.1%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及6%~9.5%的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溶效应的环保型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其特征在于,油分由质量百分数为60%~70%催化裂化油浆及30%~40%的废弃环氧大豆油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增溶效应的环保型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其特征在于,催化裂化油浆的相对密度为1.161,催化裂化油浆由质量百分数为70%的芳香分、15%的饱和分、9%的胶质及6%的沥青质组成;该废弃环氧大豆油经煎炸1h后过滤残渣后所得,初始环氧值大于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增溶效应的环保型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其特征在于,增溶剂质量百分数为55%~65%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及35%~45%的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溶效应的环保型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其特征在于,废旧橡胶粉为脱硫处理后的废旧轿车轮胎粉,废旧橡胶粉的细度为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锐,郑睢宁,高莉宁,况栋梁,鲁孝松,梁映平,耿九光,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