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463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属于沥青路面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性沥青是由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相变微胶囊作为改性剂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相变微胶囊按1%~5%的重量比加入基质沥青;相变微胶囊芯材为相变温度在30℃至60℃的有机相变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性地解决由于气温升高沥青路面的温度变化问题,有效地控制沥青路面温度状况,减少沥青路面高温病害,提高路面性能,最终能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相变微胶囊加入沥青材料中,具有储热和温度调节作用,提高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在保证路用性能的同时减轻夏季高温天气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产生,并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modified asphalt with self-adjust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phase change microcaps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路面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
技术介绍
目前,沥青在我国公路路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沥青路面具有便于大批量的生产的特点,而且具有优良的性能、表面平整、震动噪声小等优点,但是同时,沥青的性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沥青的吸热能力强,高温情况下会发生软化,是一种温度敏感型材料。温度的变化,使得沥青路面产生一系列病害,如车辙、开裂、结冰、拥包、泛油等。特别地,在城市中,城市生活的织物覆盖城市道路系统,阻碍了道路辐射和热扩散,并产生了"城市热岛"效应。在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会释放有机挥发物污染坏境,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增加大气的高温,加剧城市热岛效应,沥青路面吸收大量热量蓄积在路面结构中,使路面温度升高并造成沥青材料软化,使得路面结构承受荷载的能力下降,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出现车辙等热稳定性病害。这对沥青路面都是极大的挑战,对沥青路面的性能都将引起一系列影响。国内外科研人员采用了多种措施改善沥青路面对温度的变化,比如添加外加剂、改善级配、将相变材料应用于混合料等。这些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是由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相变微胶囊作为改性剂所制备的改性沥青,其中,相变微胶囊按1%~5%的重量比加入基质沥青;所述相变微胶囊芯材为相变温度在30℃至60℃的有机相变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是由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相变微胶囊作为改性剂所制备的改性沥青,其中,相变微胶囊按1%~5%的重量比加入基质沥青;所述相变微胶囊芯材为相变温度在30℃至60℃的有机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胶囊为硬脂酸丁酯相变微胶囊、聚乙二醇(PEG-1000)相变微胶囊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丁酯相变微胶囊由以下组分按质量比制备而成:
硬脂酸丁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和三乙醇胺的用量质量比为30∶7.5∶1.5∶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PEG-1000)相变微胶囊由以下组分按质量比制备而成:
聚乙二醇(PEG-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和三乙醇胺的用量质量比为16.9∶7.5∶1.5∶3.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沥青为70#或90#基质沥青。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基于相变微胶囊实现自调温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乳化剂溶液,将芯材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倒入乳化剂溶液里,在剪切乳化机7000r/min转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敏王慧茹李贤郝秀红孙华东陈敏张爱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