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515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包括容置壳体、芯轴和涂油辊,容置壳体内设有容置腔室,容置壳体上设有安装开口,安装开口与容置腔室连通,芯轴位于安装开口中,涂油辊套装于芯轴上,并可绕芯轴转动;该装置还包括供油杆,供油杆位于容置腔室内,用于吸附容置腔室内的润滑油;该装置还包括复位组件,复位组件的设置需满足:当涂油辊受到外力挤压时,复位组件将发生形变,从而使涂油辊能与供油杆接触,进而使供油杆内的润滑油渗出涂覆到涂油辊表面;当涂油辊不受外力挤压时,复位组件能恢复形变使涂油辊处于不与供油杆接触的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停线就能将润滑油均匀的涂布在供电导轨上,解决人员安全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Automatic lubricating oil f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镀
,尤其涉及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精细线路制作而言,减成法是传统且应用最多的成熟工艺,但加工细线条的能力有限,对于50/50um以下线路,传统的DES流程完成线宽与设计线宽存在较大差异。而采用半加成法(mSAP法),在控制面铜很薄时沉铜后直接进行图形填孔电镀,再进行退膜闪蚀,该方法可得到20/20um甚至更小的完成线宽。在mSAP的工艺流程中,图形填孔电镀设备(SCP线)在其工作时是需要通过每一台小车负责每一片板的电镀,而小车的动力来源则是通过供电导轨与小车背后的铜刷紧贴连接所得。当小车启动运行时,铜刷将与供电导轨之间不断的运动摩擦,但是在缺少润滑油的状态下小车容易出现卡顿、导电不良、摩擦粉屑等问题。为了使铜刷与供电导轨之间的运动摩擦系数减小,目前通过人员每天在供电导轨上手动打上一层薄薄的润滑油,从而解决摩擦导致的问题。但是人工打油会出现一系列的操作性问题,如:①人员安全性问题,人员需要站在高空中对供电导轨进行施工;②打油均匀性问题,人员难以确保打在供电导轨上面的润滑油均匀分布在供电导轨上;③打油频率受限,打油时需要停止生产作业,每次停线打油将浪费一定的产能时间,影响生产效率;因此需要一种能在供电导轨上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并且不需要停线就能将润滑油均匀的涂布在供电导轨上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能够在供电导轨上自动打润滑油,并且不需要停线就能将润滑油均匀的涂布在供电导轨上,可解决人员安全性的问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包括容置壳体、芯轴和涂油辊,所述容置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润滑油的容置腔室,所述容置壳体上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与容置腔室连通,所述芯轴位于安装开口中,所述涂油辊套装于芯轴上,并可绕芯轴转动;所述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还包括用能够吸附润滑油的吸附性材料制成的供油杆,所述供油杆位于容置腔室内,用于吸附所述容置腔室内的润滑油;所述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芯轴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的设置需满足:当所述涂油辊受到外力挤压时,所述复位组件将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涂油辊能够与所述供油杆接触,进而使供油杆内的润滑油渗出涂覆到涂油辊表面上;当所述涂油辊不受外力挤压时,所述复位组件能够恢复形变从而使所述涂油辊处于不与所述供油杆接触的初始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置壳体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芯轴的一端上。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壳体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板上均设有活动腔室,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活动腔室,所述复位组件分别位于两个活动腔室内,两个所述活动腔室中的复位弹簧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板、支撑板固接,所述连接板盖设于容置腔室的顶部开口,所述支撑板位于容置腔室内,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板之间形成有安装通道,所述供油杆穿设所述安装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容置壳体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芯轴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支撑板固接。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性材料为海绵。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在供电导轨上自动打润滑油,人员无需站在高空中对供电导轨进行施工,可解决人员安全性的问题,并且不需要停线就能将润滑油均匀的涂布在供电导轨上,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置壳体;2、芯轴;3、涂油辊;4、固定杆;5、供油杆;6、活动腔室;7、复位弹簧;8、连接板;9、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的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应用于SCP线上,包括容置壳体1、芯轴2和涂油辊3,容置壳体1安装于小车上且与铜刷相隔,容置壳体1内设有用于容置润滑油的容置腔室,具体地,该容置腔室顶部开口,其底部密封。容置壳体1靠近供电导轨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开口,该安装开口与容置腔室连通,芯轴2位于安装开口中,涂油辊3套装于芯轴2上,并可绕芯轴2转动,涂油辊3与铜刷相隔;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还包括用能够吸附润滑油的吸附性材料制成的供油杆5,供油杆5位于容置腔室内,用于吸附容置腔室内的润滑油,供油杆5与涂油辊3之间相隔;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芯轴2复位的复位组件,复位组件的设置需满足:当涂油辊3受到外力挤压时,复位组件将发生形变,从而使涂油辊3能够与供油杆5接触,进而使供油杆5内的润滑油渗出涂覆到涂油辊3表面上;当涂油辊3不受外力挤压时,复位组件能够恢复形变从而使涂油辊3处于不与供油杆5接触的初始位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涂油辊3为PP滚轮。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容置壳体1可以是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于小车上,使得小车能够带动涂油辊3同步运动。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横向设置于活动腔室6中,复位弹簧7的一端固定于容置壳体1上,复位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于芯轴2的一端上。具体地,容置壳体1包括连接板8和支撑板9,连接板8和支撑板9上均设有活动腔室6,芯轴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活动腔室6,复位组件分别位于两个活动腔室6内,两个活动腔室6中的复位弹簧7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板8、支撑板9固定连接,连接板8盖设于容置腔室的顶部开口,支撑板9位于容置腔室内,连接板8和支撑板9之间形成有安装通道,供油杆5穿设安装通道。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板8可以与固定支架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固定支架与小车实现连接,小车带动涂油辊3同步运动。更佳的实施方式是,容置壳体1还包括固定杆4,固定杆4与芯轴2相互平行,固定杆4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板8、支撑板9固定连接,从而能够提高连接板8、芯轴2、支撑板9间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吸附性材料为海绵,即供油杆5由海绵制成,能够吸附容置腔室内的润滑油。使用时,将润滑油加入容置腔室中,供油杆5浸泡在容置腔室内的润滑油中,然后将容置壳体1固定在小车外壳上,使涂油辊3的安装高度与铜刷高度一致,自然状态下,复位弹簧7顶出芯轴2,即使涂油辊3顶出使其与供电导轨接触。当涂油辊3与供电导轨产生接触,供电导轨给涂油辊3施加作用力,该作用力使涂油辊3往靠近供油杆5的方向移动,涂油辊3带动芯轴2同步移动,复位弹簧7受到芯轴2施加的作用力,复位弹簧7压缩,涂油辊3移动至供油杆5处与供油杆5产生接触,对供油杆5进行挤压,使润滑油从供油杆5上渗出,使得渗出的润滑油能够涂覆于涂油辊3的表面,复位组件能够提供芯轴2复位的动力,即提供与上述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力,使涂油辊3能够紧贴于供电导轨上以将润滑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壳体、芯轴和涂油辊,所述容置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润滑油的容置腔室,所述容置壳体上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与容置腔室连通,所述芯轴位于安装开口中,所述涂油辊套装于芯轴上,并可绕芯轴转动;/n所述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还包括用能够吸附润滑油的吸附性材料制成的供油杆,所述供油杆位于容置腔室内,用于吸附所述容置腔室内的润滑油;/n所述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芯轴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的设置需满足:当所述涂油辊受到外力挤压时,所述复位组件将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涂油辊能够与所述供油杆接触,进而使供油杆内的润滑油渗出涂覆到涂油辊表面上;当所述涂油辊不受外力挤压时,所述复位组件能够恢复形变从而使所述涂油辊处于不与所述供油杆接触的初始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壳体、芯轴和涂油辊,所述容置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置润滑油的容置腔室,所述容置壳体上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与容置腔室连通,所述芯轴位于安装开口中,所述涂油辊套装于芯轴上,并可绕芯轴转动;
所述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还包括用能够吸附润滑油的吸附性材料制成的供油杆,所述供油杆位于容置腔室内,用于吸附所述容置腔室内的润滑油;
所述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芯轴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的设置需满足:当所述涂油辊受到外力挤压时,所述复位组件将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涂油辊能够与所述供油杆接触,进而使供油杆内的润滑油渗出涂覆到涂油辊表面上;当所述涂油辊不受外力挤压时,所述复位组件能够恢复形变从而使所述涂油辊处于不与所述供油杆接触的初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润滑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俊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