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50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00
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液相臂管和液相垂管,所述液相臂管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与竖向设置的液相入口法兰管连接,液相臂管的出口端连接液相垂管,在所述的液相臂管和液相垂管内穿设有一根残液吸管,所述残液吸管的入口端设置在液相入口法兰管内,并与液相入口法兰管的内腔连通;残液吸管穿过液相臂管延伸至液相垂管下部,并且残液吸管出口端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其入口端高度。残液吸管可形成虹吸效应将鹤管内留存的液体吸出。此结构可在装卸完毕后自动实现鹤管留存液体排出,无需人工或电子系统控制。增加的残液吸管基本不影响鹤管原有结构,并且增加的成本非常低,适于推广使用。

A liquid loading and unloading crane tube to prevent residual liquid from accumul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装卸鹤管,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
技术介绍
鹤管是石化行业流体装卸过程中的专用设备,又称流体装卸臂。它采用旋转接头与刚性管道及弯头连接起来,以实现火车、汽车槽车与栈桥储运管线之间传输液体介质的活动设备,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灵活性及寿命长等特点。通常的鹤管包括有液相臂管、液相垂管等管路。液相臂管连接有液相入口法兰管,用于连接除油罐等储存设备,液相垂管用于插入槽车输出液体。目前的液体装卸鹤管或采用泵送装卸,或采用虹吸自流装卸,虹吸自流装卸过程中,先利用真空泵将液体抽入鹤管内,然后利用虹吸作用实现液体输送。无论哪种方式,在装卸完毕而关断鹤管输入端的阀门后,都会在液相入口法兰管内留存部分液体。对于汽油、苯等易挥发液体而言,留存在鹤管内容易散播到空气中,具有安全隐患。如果留存液体较多,受热膨胀后还容易溢出而造成污染。在冬季气温较低时,留存的苯等液体还容易冻凝而影响管线。为了解决鹤管内留存液体的问题,有的提出在装卸完毕后利用氮气等气体吹扫清除内部残液,但是这种设备结构和操作过于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鹤管装卸完毕后容易留存液体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液相臂管和液相垂管,所述液相臂管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与竖向设置的液相入口法兰管连接,液相臂管的出口端连接液相垂管,在所述的液相臂管和液相垂管内穿设有一根残液吸管,所述残液吸管的入口端设置在液相入口法兰管内,并与液相入口法兰管的内腔连通;残液吸管穿过液相臂管延伸至液相垂管下部,并且残液吸管出口端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其入口端高度。所述的液相臂管由液相内臂管和液相外臂管组成,所述的液相内臂管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与竖向设置的液相入口法兰管连接,液相内臂管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与液相外臂管的一端连接,液相外臂管的另一端连接液相垂管。所述残液吸管从液相入口法兰管的入口端延伸至液相垂管下部的出口端。所述残液吸管的出口端水平位置高度高于液相垂管下部的出口端管口。所述液相垂管还套设有可向下伸出的液相外伸管,残液吸管的出口端水平位置高度高于液相垂管下部的出口端管口。所述的残液吸管为穿设在液相臂管和液相垂管内的软管。所述的残液吸管由多段分管连接组成,并且位于液相内臂管与液相外臂管连接处的两个分管通过旋转管接头连接。所述的旋转管接头与第二旋转接头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所述液相入口法兰管下部的入口端设有用于连接液体输出阀的入口法兰。在所述第一旋转接头和第二旋转接头处均设有用于驱动旋转的传动机构。在所述液相垂管的外部套设有气相垂管,气相垂管连接有气相臂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液相臂管和液相垂管内穿设有一根残液吸管,装卸时鹤管和残液吸管共同输送液体,在装卸完毕且输出阀关闭后,残液吸管可形成虹吸效应将鹤管内留存的液体吸出。此结构可在装卸完毕后自动实现鹤管留存液体排出,无需人工或电子系统控制。增加的残液吸管基本不影响鹤管原有结构,并且增加的成本非常低,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液体装卸鹤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鹤管入口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鹤管出口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残液吸管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液相臂管,101、液相内臂管,102、液相外臂管,2、液相垂管,3、第一旋转接头,4、液相入口法兰管,5、残液吸管,501、竖向硬管,502、第一接口法兰,503、中间接管,504、密封法兰,505、第二接口法兰,6、第二旋转接头,7、入口法兰,8、传动机构,9、立柱,10、液相外伸管,11、链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装卸鹤管包括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液相臂管1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3与竖向设置的液相入口法兰管4连接,液相入口法兰管4连接除油罐等储存设备,在液相入口法兰管4下部的入口端设有用于连接液体输出阀的入口法兰7。液相臂管1的出口端连接液相垂管2,液相垂管可插入槽车输出液体。如图1—3所示,在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内穿设有一根残液吸管5,所述残液吸管5的入口端设置在液相入口法兰管4内,并与液相入口法兰管4的内腔连通;残液吸管5穿过液相臂管1延伸至液相垂管2下部。在装卸时,液体抽入液相入口法兰管4和液相臂管1的同时,也会被抽入残液吸管5内。此时,由鹤管和其内部的残夜吸管共同输送液体。本专利技术中,在鹤管内增设残液吸管,并将残液吸管出口端的水平位置高度设置为低于其入口端高度。在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组成的输送通路停止输送后,残液吸管5则继续利用虹吸效应将液相入口法兰管4内留存的液体抽出,此时气体可从液相垂管2的出口端进入,经液相垂管2、液相臂管1流向液相入口法兰管4,弥补液相入口法兰管4液体流出造成的压力降低。如图1所示,所述的液相臂管1可由液相内臂管101和液相外臂管102组成,所述的液相内臂管101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3与竖向设置的液相入口法兰管4连接,液相内臂管101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6与液相外臂管102的一端连接,液相外臂管102的另一端连接液相垂管2。在所述第一旋转接头3和第二旋转接头6处均设有用于驱动旋转的传动机构8。为了适应液相臂管1不同段之间的旋转,可以将残液吸管5设置为穿设在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内的软管,如橡胶管等。在液相内臂管101和液相外臂管102相对旋转时,软管形式的残液吸管5可任意弯转,不妨碍液相内臂管101和液相外臂管102的相对运动。在这种方式中,软管形式的残液吸管5只需确保插入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内,并限定其两端口的大致位置即可,因此,残液吸管5与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内部基本不需要特别的固定,如有需要,仅需简单固定残液吸管5两端即可。在附图为示出的实施例中,残液吸管5也可以采用刚性的管道,此实施例中,残液吸管5由多段分管连接组成,并且位于液相内臂管101与液相外臂管102连接处的两个分管通过旋转管接头连接,旋转管接头与第二旋转接头的旋转轴线同轴设置,从而确保残液吸管5两个分段之间以及液相内臂管101和液相外臂管102之间同轴旋转而不相互干涉。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设置在液相内臂管101或液相外臂管102内部的支架固定残液吸管5或其旋转管接头,其确保其位置固定。如图1—3所示,所述残液吸管5的入口端尽可能的接近液相入口法兰管4的入口端,以确保在装卸完毕后,通过残液吸管5能尽可能的将液相入口法兰管4内的液体全部抽出。残液吸管5从液相入口法兰管4的入口端一直延伸至液相垂管2下部,残液吸管5的出口端要与其入口端有足够的高度差,以确保能够顺利形成虹吸效应。如图1和3所示,所述残液吸管5的出口端水平位置高度高于液相垂管2下部的出口端管口。这种方式中,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所述液相臂管(1)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3)与竖向设置的液相入口法兰管(4)连接,液相臂管(1)的出口端连接液相垂管(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内穿设有一根残液吸管(5),所述残液吸管(5)的入口端设置在液相入口法兰管(4)内,并与液相入口法兰管(4)的内腔连通;残液吸管(5)穿过液相臂管(1)延伸至液相垂管(2)下部,并且残液吸管出口端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其入口端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包括用于输送液体的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所述液相臂管(1)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3)与竖向设置的液相入口法兰管(4)连接,液相臂管(1)的出口端连接液相垂管(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液相臂管(1)和液相垂管(2)内穿设有一根残液吸管(5),所述残液吸管(5)的入口端设置在液相入口法兰管(4)内,并与液相入口法兰管(4)的内腔连通;残液吸管(5)穿过液相臂管(1)延伸至液相垂管(2)下部,并且残液吸管出口端的水平位置高度低于其入口端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相臂管(1)由液相内臂管(101)和液相外臂管(102)组成,所述的液相内臂管(101)的入口端通过第一旋转接头(3)与竖向设置的液相入口法兰管(4)连接,液相内臂管(101)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旋转接头(6)与液相外臂管(102)的一端连接,液相外臂管(102)的另一端连接液相垂管(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液吸管(5)从液相入口法兰管(4)的入口端延伸至液相垂管(2)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残液积存的液体装卸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敏郑纳娜张长轩吴涛孟庆涛王震宇王志刚贾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蓝泉科技有限公司洛阳源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