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639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属于光伏领域。包括多根铜管,每根铜管均呈U字形且两端为开口;第一连接件,每两根铜管之间均具有一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套接于连接管的一端,第二接头套接于连接管的另一端,第一接头密封连接于一根铜管上的一端,第二接头密封连接于相邻铜管上的一端上,这相邻两根铜管的被连接端相邻;所有铜管中位于两端端部的铜管上的空余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同样包括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二连接件中的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在两端端部铜管的空余端上。本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减少现有结构的缺点的同时不会大幅度减弱性能。

Split copper tube system in photovoltaic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
本技术属于光伏领域,涉及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
技术介绍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光将水温加热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市场上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占比90%以上,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真空管也分为直接进水式和不直接进水式,直接进水式就是直接在真空管内装水,而不直接进水式则是利用导热管内置在真空管的结构,并且是在导热管内流通水。在实际中,导热管也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一体式就是将一根铜管(一般导热管均为铜管),弯折呈多个连续的U状,每一个U形区域伸入一根真空管内。分体式结构就是每一根真空管内均具有一根单独的铜管,该铜管伸入真空管的这端为封闭,该分体式结构还包括一根主管,每根铜管的另一端与该主管实现连接。具体来说:一体式结构优点明显,基本上不可能出现漏水的现象,但同样的缺点也同样明显,由于结构为一体,因此加工和装配麻烦。分体式结构同样也是具有明显的优点,即装配和加工方便,可实现独立单管加工和装配,但由于每根铜管均需要重新连接固定,因此在主管上具有多个接口,因此密封性并不能得到保证,因此设计一种新的铜管系统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本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减少现有结构的缺点的同时不会大幅度减弱性能,解决了目前铜管系统的优点和缺点均过于明显,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系统包括:铜管,所述铜管为多根且为平铺,每根铜管均呈U字形且两端为开口;第一连接件,每两根铜管之间均具有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头密封连接于一根铜管上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于相邻铜管上的一端上,这相邻两根铜管的被连接端相邻;其中,所有铜管中位于两端端部的铜管上的空余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同样包括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在两端端部铜管的空余端上。每个铜管系统由多根U形铜管,多个第一连接件和一对第二连接件构成,所有铜管平铺且所有铜管的两端均为相同朝向,每根铜管均置放于一根真空管的内层,即真空管的内腔,真空管的外腔为真空层。真空管的两端各具有一个支撑架,真空管的两端分别置于支撑架内,支撑架为中空结构,铜管的两端均伸人支撑架内,且第二连接件的部分区域和第一连接件均位于支撑架内。本铜管系统在加工时相较于一体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即无需对整根铜管进行加工,只需将一根较短铜管弯折加工成U形即可,大大减少了加工难度。其次,在装配过程中,可将少数几根铜管置于真空管内,然后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连接后,再对其余铜管进行装配,极大程度减少了装配的难度,相邻的两铜管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且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与铜管实现密封连接。传统的分体式铜管的密封性能则是依靠支撑架上的套孔,这种密封性能差,漏水现象严重。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铜管的两端端部外壁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的两端贯通且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套设端,所述连接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铜管的两端端部均能够螺纹连接在连接端内。通过螺纹连接实现铜管和第一接头,铜管和第二接头之间的连接。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第一接头和连接管,第二接头和连接管之间均具有套接结构,所述套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管两端端部的呈圆环状的卡环一,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套设端端部呈圆环状的卡环二,所述卡环一位于所述套设端内。卡环一为后成型,在加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时,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先套入连接管,然后再对连接管的两端加工形成卡环一,卡环一和卡环二的设计使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不会脱离连接管,并且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能够在连接管上发生周向旋转和轴向位移。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卡环二的顶壁上配合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卡环一的底壁抵靠在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上。卡环一和卡环二之间具有第一密封结构,即第一O型密封圈。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铜管的两端端部均具有呈圆环状的抵靠部。抵靠部向轴线方向成型,即抵靠部的内孔内径小于铜管正常端部的内径。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卡环一的顶壁上配合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铜管的抵靠部抵靠在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上。卡环一和抵靠部之间具有第二密封结构,即第二O型密封圈。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通过双重密封能够极大程度减少漏水的发生,因此本系统采用分体式结构,在加工和装配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在密封性上也具有一定的保障,结构设计合理。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连接管两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连接管两端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第一连接件上的连接管呈U形,第二连接件上的连接管呈V形。所有铜管中位于两端的铜管分别连接一个第二连接件,其中一个第二连接件的空余端连接输水管,另一个第二连接件的空余端连接水箱。铜管内的水水温升高后,热水向上运动进入水箱内,冷水下降进入铜管内。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铜管的材料相同。该种方案中,连接管与铜管材料一样,连接管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够发生弯折。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连接管为不锈钢万向管。该种方案中,连接管能够发生万向弯折,在装配上灵活性更强。上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外壁上均一体成型有外六角的操作部。操作部为扳手操作部,便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拆装。现有技术相比,本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本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采取分体式结构设计,保证了系统在加工和装配上的便利性,同时通过多封结构最小程度降低了密封性能的损失,结构设计优化。2、本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中的密封机构通过双边内外相抵的方式,极大程度上增强了连接处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的结构剖视图(剖面线未标出)。图2是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2中部分区域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的部分区域结构剖视图(剖面线未标出)。附图标记清单图中,1、铜管;1a、抵靠部;2、第一连接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系统包括:/n铜管,所述铜管为多根且为平铺,每根铜管均呈U字形且两端为开口;/n第一连接件,每两根铜管之间均具有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头密封连接于一根铜管上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于相邻铜管上的一端上,这相邻两根铜管的被连接端相邻;/n其中,所有铜管中位于两端端部的铜管上的空余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同样包括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在两端端部铜管的空余端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系统包括:
铜管,所述铜管为多根且为平铺,每根铜管均呈U字形且两端为开口;
第一连接件,每两根铜管之间均具有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套接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接头密封连接于一根铜管上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密封连接于相邻铜管上的一端上,这相邻两根铜管的被连接端相邻;
其中,所有铜管中位于两端端部的铜管上的空余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同样包括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第一接头或第二接头密封连接在两端端部铜管的空余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的两端端部外壁均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的两端贯通且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套设端,所述连接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铜管的两端端部均能够螺纹连接在连接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系统中分体式铜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连接管,第二接头和连接管之间均具有套接结构,所述套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管两端端部的呈圆环状的卡环一,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婧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光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