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架结构和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386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架结构和集装箱。其中,底架结构包括:地板组成,地板组成的两端分别与前端和后端的底部连接;加强墙组成,加强墙组成立置,且加强墙组成的底端与地板组成连接,加强墙组成的两端分别与前端和后端连接,并与前端和后端之间形成H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无法满足重箱起吊工况要求的问题。

Underframe structure and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架结构和集装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架结构和集装箱。
技术介绍
展翼集装箱一般由底架、侧翼、前端、后端、箱顶和液压电气系统组成。其中底架与前端和后端焊接组装、箱顶与前端和后端组装,侧翼为活动件,可绕箱顶向上旋转90°,侧翼拥有的旋转功能,便于货物装卸,且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被广泛使用。但侧翼可打开功能影响了集装箱的整体刚度,不能满足集装箱运输的重箱吊底和吊顶等运输工况,运输时不能脱离公路车使用,无法实现公、铁、海三种联运方式。现有的一种集装箱的底架结构,该底架结构与前端和后端组焊,底架主要由下侧梁、小横梁、下端梁、鹅颈槽和木地板组成,该底架结构为展翼集装箱的通用结构,可满足展翼集装箱不离车装卸货工况的要求。但是该底架结构由于底架断面高度不足及木地板与底架各梁之间采用铆钉结构,导致其运输仅能满足不离车装卸货要求,无法满足重箱起吊工况的要求,运输过程中倒运不方便。另有一种技术方案将上述方案的木地板换成了钢地板,钢地板与底架各梁间为焊接结构,该结构也为集装箱通用结构,可满足展翼集装箱不离车装卸货工况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地板组成(10),所述地板组成(10)的两端分别与前端和后端的底部连接;/n加强墙组成(20),所述加强墙组成(20)立置,且所述加强墙组成(20)的底端与所述地板组成(10)连接,所述加强墙组成(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连接,并与所述前端和后端之间形成H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组成(10),所述地板组成(10)的两端分别与前端和后端的底部连接;
加强墙组成(20),所述加强墙组成(20)立置,且所述加强墙组成(20)的底端与所述地板组成(10)连接,所述加强墙组成(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连接,并与所述前端和后端之间形成H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墙组成(20)包括:
框架结构(21),所述框架结构(21)与所述地板组成(10)、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连接;
竖梁(22),所述竖梁(22)立置在所述框架结构(21)内,且所述竖梁(22)的两端与所述框架结构(21)连接;
支撑板(23),所述支撑板(23)立置在所述框架结构(21)内,并与所述框架结构(21)和所述竖梁(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呈折弯状,且所述支撑板(23)折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框架结构(21)的长度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为波形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22)为多个,且沿所述框架结构(21)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3)为多个,且各所述竖梁(22)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晶李中波李吉先陈广诗伞军民马巧燕侯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中车铁龙集装化技术装备研发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