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32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不降低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的除霜性能且价格低廉的电冰箱除臭装置。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10具有设置在冰箱(1)的冷却器(4)附近的电热线(12)和包含该电热线(12)的玻璃管(13),其特征在于,在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10)的上述玻璃管(13)的表面规定范围以外的部分,配设由吸附形热分解催化剂组成的除臭材料(20)。(*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冰箱的除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除霜用玻璃管表面上的、由吸附型热分解催化剂构成的除臭材料除去电冰箱内异味的电冰箱除臭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除臭装置,例如是采用活性碳等的吸附剂吸附电冰箱内的异味成分;或者备有臭氧发生器及催化剂,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与冰箱内空气反应,分解除去冰箱内空气中所含的异味成分,再由催化剂分解剩余的臭氧。上述方法中的前者,由于仅用吸附剂吸附异味成分,所以,缺点是除臭功能的寿命短;后者方法中需要臭氧发生器,为了分解对人体有害的剩余臭氧成分,还需要催化剂,所以构造复杂。为此,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公平6-87951号中提出了除臭功能寿命长、构造简单的电冰箱除臭装置,该装置中是用加热器间歇地加热控制由吸附型热分解催化剂组成的除臭剂。另外,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公平7-52060号中也提出了一种除臭方案,该方案是在用加热器间歇地加热控制除臭剂时,利用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作为加热器,在该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整个表面配设除臭剂。但是,在这种利用除霜用玻璃管作为加热控制由吸附形热分解催化剂构成除臭剂的现有技术中,由于在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整个表面配设了除臭剂,所以供给除霜用的热量减少,这样,增加了除霜时间,导致用电量增加及冰箱内温度上升而使冷藏性能降低。另外,由于在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的整个表面都配设了除臭剂,使散热效率降低,热充满玻璃管内,与玻璃管表面不配设除臭剂的情形相比,电热线的表面温度上升,容易使电热线断线。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降低除霜性能、价格低廉的电冰箱除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冰箱除臭装置的特征是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具有设置在冰箱冷却器附近的电热线和内部包含该电热线的玻璃管,由吸附形热分解催化剂组成的除臭剂配设在上述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的上述玻璃管表面规定范围以外的部分。上述除臭剂还可配设在从上述玻璃管两端帽起各规定范围以外的部分。另外,上述除臭剂还可配设在上述玻璃管中央部分规定长度范围以外的部分。另外,上述除臭剂还可分段地配设在上述玻璃管的若干个部位。另外,上述除臭剂还可配设在上述玻璃管的上侧部分。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除臭剂配设在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的玻璃管表面规定部分上,所以,未配设除臭剂的表面部分可以散发出本来应给予除霜的热量,热量不会被包在玻璃管内。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电冰箱除臭装置中所用的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第1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第4实施例的断面图。图6是表示第4实施例中从玻璃管加热器所放出热流的断面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电冰箱除臭装置中所用的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配设位置的断面图。图8是表示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构造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电冰箱构造的断面图。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冰箱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9中,1表示电冰箱,在电冰箱1内设有冷藏室2和冷冻室3。在冷冻室3的背部配设着冷却器4。在冷却器4的上方配设着冷气送风用的风扇5。风扇5被驱动时,由冷却器4冷却了的空气的一部分从供给口6供到冷藏室2内,冷藏室2内的空气再通过管子7导入蔬菜室,通过返回管8返回冷却器4。另外,由冷却器4冷却了的空气的一部分供给到冷冻室3,冷冻室3内的空气通过返回管9返回到有冷却器4的冷却器室。这样,构成了冷藏室2的空气循环的循环路和冷冻室3的空气循环的循环路。如图7所示,在冷却器4的下方,设有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10,在玻璃管加热器10的上方和下方分别配设着加热器上罩11A和加热器下罩11B。另外,在冷却器4的上方,配设着使被冷却器4冷却了的冷气循环的风扇5。如图8所示,玻璃管加热器10具有镍铬电热线等的电热线12和包含电热线12的圆筒形玻璃管13。在玻璃管13的两端部安装着由硅橡胶做成的帽14,在帽14的外部延设着与电热线12电气连接的导线15。下面参照图1至图6说明除臭剂20配设位置的各种实施例。除臭剂20由吸附型热分解催化剂组成,例如由活性碳等的吸附剂和铂或镍等的热分解催化剂的混合物组成。图1表示第1实施例。图1中,除臭剂20涂敷在玻璃管13的中央部分表面,从玻璃管13两端部的帽14起的规定范围、例如50mm以上的长度范围内,未涂敷除臭剂。这样,在未涂敷除臭剂的部分,电热线12的热不被除臭剂挡住而能放散出来。其结果,可有效地确保除霜所需的热,并且,由于热不被包在玻璃管13内,电热线12不容易断线。另外,可以根据除霜所需的冷却器4的加热容量或冷却器4的横宽尺寸等,适当地选择不涂敷除臭剂的部分。图2表示第2实施例。图2中,在玻璃管13的的中央部分表面规定范围、例如100mm以上长度范围内不涂敷除臭剂20,而在玻璃管13的两端部分涂敷除臭剂20。这样,在上述100mm以上长度范围的中央部分,电热线12的热不被除臭剂20挡住而能发散出来。其结果,可取得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另外,不涂敷除臭剂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值,可以根据除霜所需的冷却器4的加热容量或冷却器的横宽尺寸等适当选择。图3表示第3实施例。图3中,除臭剂20分段地涂敷在玻璃管13的若干部分,例如分成2段地涂敷在玻璃管13的全周21a、21h的表面。部分21a、21b位于玻璃管13的中央部与两端部之间。分段的段数也可以为3段以上。另外,涂敷除臭剂的部分也可以沿长度方向呈线形分布。这样,从电热线12发射出来的热可沿玻璃管1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另外,由于本实施例在冷却器4的宽度大的情况下,能向冷却器4宽度的整全范围供热而除霜,所以,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冷却器4的宽度较大的电冰箱。另外,分段配置的除臭剂20的总量为具有除臭效果所需的量即可。图4至图6表示第4实施例。图4和图5中,除臭剂20涂敷在玻璃管13的整个长度方向的上半部分。如图6所示,玻璃管加热器10下方的电冰箱壁部22的上端面形成为V字形的直线倾斜状,在其上设置着铝制的落水槽23。玻璃管10放射出的热中,从未涂敷除臭剂的玻璃管13下半部发散出的热被该铝制落水槽23反射,如箭头24所示地向有冷却器4的上方发散。本实施例中,不是在玻璃管13的整个表面涂敷除臭剂20,而是将除臭剂20涂敷在管的上半部分,向玻璃管13的下半部分放射的热在壁部22的上端面向上方反射,所以,能有效地确保给予除霜用的热。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除臭装置的作用。在冷却运转时,借助风扇5的通风作用,冰箱内的空气通过冷却器4、冷藏室2、冷冻室3及返回管8、9等循环。这时,通过玻璃管加热器10附近的空气与吸附型热分解催化剂组成的除臭剂20接触,该空气中所含的异味成分被除臭剂20的吸附剂吸附。在开始除霜运转时,冷却器4及风扇5的运转停止,玻璃管加热器10通电而发热。由于玻璃管加热器10的发热,冷却器4及涂敷在玻璃管13表面的除臭剂20被加热。冷却器4被加热则进行冷却器4的除霜,除臭剂20被加热则被吸附剂吸附的异味成发散出,由催化剂的氧化分解而除去。除臭剂20由于被吸附的异味成分散出而重新具有吸附功能。当除霜结束又开始冷却运转时,与上述同样地,冰箱内空气中所含的异味成分被除臭剂20的吸附剂吸附。由于玻璃管加热器10的加热,每当冷却器的除霜运转时,由吸附型热分解催化剂组成的除臭剂20的吸附功能即除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冰箱除臭装置,除霜用的玻璃管加热器具有设置在冰箱冷却器附近的电热线和内部包含该电热线的玻璃管,其特征在于,由吸附型热分解催化剂组成的除臭剂配设在上述除霜用玻璃管加热器的上述玻璃管表面规定范围以外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康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