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合式仿形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合式仿形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铁路运输量不断的增加以及列车运行高速化和重载化的发展,钢轨作为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提高其质量与性能是有必要的,钢轨试件需要进行矫直或者顶弯处理才能投入使用,钢轨的矫直和顶弯称为顶调。由于钢轨顶调可能会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等缺陷,因此需要对钢轨进行顶调前预处理。传统钢轨顶调前预处理为工人用火枪对需要处理的部位进行加热,该工艺主要为人为控制,质量不易控制、存在安全隐患、易造成环境污染。感应加热作为一种热处理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节能环保的特点,现已应用于钢轨行业。但是现有的传统整体式钢轨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不仅加热不均匀,还存在钢轨放入和取出不便捷的缺点,不适用于较长钢轨的加热,因此分合式电磁感应装置应运而生;另外,传统圆形线圈或梯形线圈感应装置加热的钢轨轮廓存在较大温差,轨头过热而轨腰处温度过低,使钢轨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大大降低了钢轨的力学性能的使用质量,新研制的平接式仿形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合式仿形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移动推车、左箱体组件、右箱体组件、冷却水箱和感应电源;/n所述移动推车包括:底板、万向轮、背板、燕尾导轨、升降板、燕尾滑块、连接板、丝杠支座、伺服电机、联轴器和滚珠丝杠;万向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表面;背板垂直焊接于底板上表面;两根带有凹槽的燕尾导轨分别焊接于背板的前表面两侧;丝杠支座焊接在背板前表面顶部两个燕尾导轨中间的位置;升降板与底板平行,用于放置右箱体并带动右箱体沿着燕尾导轨上下移动;升降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外形与燕尾导轨的凹槽匹配的两个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分别置于两个燕尾导轨的凹槽内,用以带动升降板沿所述燕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合式仿形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移动推车、左箱体组件、右箱体组件、冷却水箱和感应电源;
所述移动推车包括:底板、万向轮、背板、燕尾导轨、升降板、燕尾滑块、连接板、丝杠支座、伺服电机、联轴器和滚珠丝杠;万向轮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下表面;背板垂直焊接于底板上表面;两根带有凹槽的燕尾导轨分别焊接于背板的前表面两侧;丝杠支座焊接在背板前表面顶部两个燕尾导轨中间的位置;升降板与底板平行,用于放置右箱体并带动右箱体沿着燕尾导轨上下移动;升降板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外形与燕尾导轨的凹槽匹配的两个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分别置于两个燕尾导轨的凹槽内,用以带动升降板沿所述燕尾滑轨垂直于所述底板上下移动;连接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板底部表面中间位置,连接板的第二端中间有与圆孔,圆孔内有与滚珠丝杠匹配的螺纹;伺服电机焊接在底板上表面宽度方向的中部,伺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的第一端连接,滚珠丝杠的第二端穿过连接板的圆孔与丝杠支座连接;
左箱体组件包括左箱体、左感应线圈、左箱体连接装置、左箱体接线口、左箱体进水口和左箱体出水口;左箱体与右箱体相对的一侧为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与铁轨外形相匹配;所述左感应线圈位于左箱体内部,由中空的导线制成;左箱体上部焊接有左箱体连接装置,左箱体连接装置与右箱体连接装置配合,用以改变左箱体和右箱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左箱体的表面焊接有左箱体接线口、左箱体进水口和左箱体出水口;左箱体接线口的第一端与左感应线圈相连,左箱体接线口的第二端通过电线与感应电源连接;左箱体进水口的第一端焊接在左感应线圈的第一端,左箱体进水口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管接头、接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左箱体出水口的第一端焊接在左感应线圈的第二端,左箱体出水口的第二端依次通过管接头、接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
右箱体组件包括右箱体、右感应线圈、右箱体连接装置、右箱体底板、右箱体接线口、右箱体进水口和右箱体出水口;右箱体与左箱体相对应的一侧为齿状结构,所述齿状结构与铁轨外形相匹配;所述右感应线圈位于右箱体内部,由中空的导线制成;右箱体上部焊接有右箱体连接装置;右箱体底板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奎,董晓蕊,谷林,赵焕,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