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冲击试验中料盒运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以及通过第二类RFID装置检测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根据检测结果,如果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符合第二类RFID装置对应的目标装置的料盒要求,控制支路运输线将料盒移动到目标装置处。如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类RFID装置和第二类RFID装置,对料盒的运输过程进行监督,结合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可以控制料盒输送到与属性信息对应的目标位置处,从而能够避免料盒错送、漏送的情况,大大节约了料盒运输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冲击试验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A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material box transportation in impact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试验中料盒运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软件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冲击试验中料盒运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冲击试验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执行冲击试验可以确定钢铁在经受外力冲撞或作用时的韧性和脆性,从而能够保证钢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图1是冲击试验系统的俯视图。该系统100包括上料装置110、冲击试验装置组120和人工收集装置130,其中,冲击试验装置组120由冲击试验装置121、冲击试验装置122、冲击试验装置123……冲击试验装置N等多个冲击试验装置组成,不同的冲击试验装置可以检测不同类型的样品。冲击试验的完整过程可以包括上料过程、试验过程和下料过程。上料过程中,工人将上一道工序生产出的样品运送到上料装置110处,上料装置110将样品按照各自类型的不同分别放到不同料盒140中,再将盛放有样品的料盒140通过运输线或者人工运送到冲击试验装置处。由于不同的冲击试验装置的性能参数不同,所检测的样品的类型也应不同,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工人需要通过肉眼观察每个料盒140中样品的类型,再将料盒140放到指定的运输线上或人工运送到合适的冲击试验装置处。然而,上料过程是不受监督的,很容易出现样品错送、漏送的情况,进而影响对样品质量的准确判断。类似地,下料过程也存在上述问题。冲击试验结束后,需要将已试验的样品从冲击试验装置中取出,并运送到人工收集装置130处,这就是下料过程。对于已试验的样品而言,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不合格的样品必须运送到人工收集装置130处,以便工人核查样品不合格的原因,而合格的样品可以不用运送到人工收集装置130处。现有技术在下料过程中,工人仍然需要通过肉眼区分盛放有合格样品的料盒140和盛放有不合格样品的料盒140,再将不同的料盒140运送到对应的位置。可见,对于合格样品和不合格样品的区分,目前也没有监督机制,同样容易出现运送样品的目的地出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冲击试验中料盒运输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可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料盒的运输由于不受监督而导致容易出现样品错送、漏送的情况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试验中料盒运输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冲击试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料装置、冲击试验装置和人工收集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所述冲击试验装置和所述人工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所述支路运输线与所述主路运输线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类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装置和第二类RFID装置,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分别设置于上料装置、冲击试验装置和人工收集装置处,所述第二类RFID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主路运输线和各支路运输线的交界处;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通过第二类RFID装置检测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如果所述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符合所述第二类RFID装置对应的目标装置的料盒要求,控制所述支路运输线将所述料盒移动到所述目标装置处。可选地,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料盒的装载状态;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针对装载状态是满盒状态的料盒,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如果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是待试验的样品,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待试验的样品的属性,以及预设的样品属性和各冲击试验装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如果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是已试验的样品,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已试验的样品的合格情况,以及预设的合格情况和各装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如果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是未识别的样品,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针对装载状态是空盒状态的料盒,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当前空料盒的需求情况,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当前空料盒的需求情况,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如果所述当前空料盒的需求情况是上料装置存在空料盒需求,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上料装置存在空料盒需求这一需求情况,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当前空料盒的需求情况,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如果所述当前空料盒的需求情况是冲击试验装置存在空料盒需求,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冲击试验装置存在空料盒需求这一需求情况,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所述属性信息是目标装置的标识。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击试验中料盒运输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冲击试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料装置、冲击试验装置和人工收集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所述冲击试验装置和所述人工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所述支路运输线与所述主路运输线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类RFID装置和第二类RFID装置,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分别设置于上料装置、冲击试验装置和人工收集装置处,所述第二类RFID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主路运输线和各支路运输线的交界处;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检测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类RFID装置检测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符合所述第二类RFID装置对应的目标装置的料盒要求,控制所述支路运输线将所述料盒移动到所述目标装置处。可选地,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所述料盒的装载状态;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用于:针对装载状态是满盒状态的料盒,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是待试验的样品,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待试验的样品的属性,以及预设的样品属性和各冲击试验装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是已试验的样品,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已试验的样品的合格情况,以及预设的合格情况和各装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如果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是未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试验中料盒运输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冲击试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料装置、冲击试验装置和人工收集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所述冲击试验装置和所述人工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所述支路运输线与所述主路运输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类射频识别RFID装置和第二类RFID装置,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分别设置于上料装置、冲击试验装置和人工收集装置处,所述第二类RFID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主路运输线和各支路运输线的交界处;所述方法包括:/n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n通过第二类RFID装置检测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如果所述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符合所述第二类RFID装置对应的目标装置的料盒要求,控制所述支路运输线将所述料盒移动到所述目标装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试验中料盒运输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冲击试验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料装置、冲击试验装置和人工收集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所述冲击试验装置和所述人工收集装置分别通过所述支路运输线与所述主路运输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类射频识别RFID装置和第二类RFID装置,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分别设置于上料装置、冲击试验装置和人工收集装置处,所述第二类RFID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主路运输线和各支路运输线的交界处;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
通过第二类RFID装置检测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如果所述料盒所携带的属性信息符合所述第二类RFID装置对应的目标装置的料盒要求,控制所述支路运输线将所述料盒移动到所述目标装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料盒的装载状态;
控制第一类RFID装置为位于覆盖范围内的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
针对装载状态是满盒状态的料盒,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是待试验的样品,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待试验的样品的属性,以及预设的样品属性和各冲击试验装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包括:
如果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是已试验的样品,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已试验的样品的合格情况,以及预设的合格情况和各装置的对应关系,为所述料盒添加属性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一类RFID装置根据所述料盒中盛放的样品的类型,为所述料盒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杰,孙敬忠,徐海宁,张华伟,黄晓宾,姜鑫,李梓齐,徐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