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709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包括漏斗主体、导流管、流速控制部件、弹性部件等,漏斗主体包括具有空腔的上大下小的圆台以及位于圆台上方的圆柱体,漏斗主体的上边缘上设置有漏斗提柄;导流管的顶端与漏斗主体的下端焊接固定,导流管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支撑部,导流管的内腔与漏斗主体的内腔连通;流速控制部件为圆锥体且锥度与圆台相同,流速控制部件容纳于圆台的内腔中,流速控制部件的顶端固定有流速提柄;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流速控制部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灌注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浪费;减少了施工工人体力工作量;提高了灌注物体整体质量。

A funnel for pouring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
本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属于建筑用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高层建筑混凝土浇注时,小面积混凝土需浇注比较繁琐,浇注工具必须具有间断性浇注的功能,利用小车运输混凝土时,需要二次进行人工倒运,浪费人力物力;其次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时也需要对混凝土的流速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混凝土浇注流速控制及间断浇注的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主体,其包括具有空腔的上大下小的圆台,所述漏斗主体的上边缘上设置有漏斗提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顶端与所述漏斗主体的下端焊接固定,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支撑部,所述导流管的内腔与所述漏斗主体的内腔连通;流速控制部件,其为圆锥体且锥度与所述圆台相同,所述流速控制部件容纳于所述圆台的内腔中,所述流速控制部件的顶端固定有流速提柄;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流速控制部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漏斗主体采用大于10mm厚钢板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流速控制部件采用实心铸铁制成。铸铁成本低廉,经久耐用,而且具有较大的自重,在流速控制部件未被提起时,有利于阻止漏斗中的混凝土从导流管中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为钢筋或者钢管,所述钢筋或钢管的两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导流管的内部。支撑部没有完全的封堵导流管的内腔,允许混凝土从导流管中流出。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优选地,所述弹簧的外部设置有可伸缩橡胶保护套。可伸缩橡胶保护套能够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弹簧的内部,提高了弹簧的耐久性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提高灌注施工效率;二、减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浪费;三、减少施工工人体力工作量;四、提高灌注物体整体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漏斗主体1、导流管2、流速控制部件3、弹性部件4、漏斗提柄5、支撑部6、流速提柄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2,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包括漏斗主体1、导流管2、流速控制部件3、弹性部件4等,漏斗主体1包括具有空腔的上大下小的圆台以及位于圆台上方的圆柱体,漏斗主体1的上边缘上设置有漏斗提柄5;导流管2的顶端与漏斗主体1的下端焊接固定,导流管2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支撑部6,导流管2的内腔与漏斗主体1的内腔连通;流速控制部件3为圆锥体且锥度与圆台相同,流速控制部件3容纳于圆台的内腔中,流速控制部件3的顶端固定有流速提柄7;弹性部件4的一端固定于流速控制部件3,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6,弹性部件4处于拉伸状态。漏斗主体1优选采用大于10mm厚钢板制成,漏斗提柄5设置有两个以上便于塔吊进行吊装。流速控制部件3优选采用实心铸铁制成,流速提柄7焊接固定于流速控制部件3,流速提柄7可以是一个环扣或者挂钩。现场操作人员或者起重机利用绳索等部件可将流速控制部件3提起。支撑部6可以是钢筋或者钢管,钢筋或钢管的两端焊接固定于导流管2的内部。弹性部件4优选采用弹簧,尤其是高强弹簧,可在流速控制部件3下端固定环扣,弹簧的一端挂于该环扣,另一端挂在支撑部6上。优选地,所述弹簧的外部设置有可伸缩橡胶保护套。可伸缩橡胶保护套能够防止混凝土进入到弹簧的内部,提高了弹簧的耐久性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向漏斗主体1内填充混凝土前,弹性部件4处于压缩状态,流速控制部件3在弹性部件4和自重作用下,与圆台的内壁贴合,流速控制部件3起到了关闭漏斗的效果。然后向漏斗主体1填充需要的混凝土量,之后利用塔吊将漏斗主体1吊至需要浇注混凝土的施工点,利用起重机等工具将流速控制部件3提起,混凝土即可从漏斗主体1中流出实现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的浇注速度由流速控制部件3的提起高度来决定,流速控制部件3提的越高,流速越快;当需要暂定浇注时,让流速控制部件3在弹性部件4的作用下尽量地与圆台贴合从而止住混凝土的流出,以达到自动回落关闭功能。作为建筑灌注使用时:将漏斗内灌入需要体积的混凝土或砂浆,利用塔机吊钩吊起,使用时,提起倒锥形流速控制器,控制提起高度以控制流量大小,以达到使用需求。作为水下混凝土灌注时使用:由于水下混凝土灌注首灌放量需封底(导管底口),本装置可在大方量灌入前,对漏斗进行封闭,待漏斗内混凝土放量足够首灌方量时,即可打开流速控制部件3,使混凝土流出,达到提高水下灌注桩质量的作用,避免形成水下灌注桩含水空腔。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n漏斗主体,其包括具有空腔的上大下小的圆台,所述漏斗主体的上边缘上设置有漏斗提柄;/n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顶端与所述漏斗主体的下端焊接固定,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支撑部,所述导流管的内腔与所述漏斗主体的内腔连通;/n流速控制部件,其为圆锥体且锥度与所述圆台相同,所述流速控制部件容纳于所述圆台的内腔中,所述流速控制部件的顶端固定有流速提柄;以及/n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流速控制部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混凝土用的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
漏斗主体,其包括具有空腔的上大下小的圆台,所述漏斗主体的上边缘上设置有漏斗提柄;
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顶端与所述漏斗主体的下端焊接固定,所述导流管的下端内壁上固定有支撑部,所述导流管的内腔与所述漏斗主体的内腔连通;
流速控制部件,其为圆锥体且锥度与所述圆台相同,所述流速控制部件容纳于所述圆台的内腔中,所述流速控制部件的顶端固定有流速提柄;以及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流速控制部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部,所述弹性部件处于拉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谭新明龙坪峰苟学爽李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住宅工业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