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气流调节及增强传质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态污染物脱除
,涉及一种自适应气流调节及增强传质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装机容量8.1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比重约80%。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率高、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性高、能适应大容量机组和高浓度SO2烟气条件、吸收剂易得、副产品易综合利用等特点。吸收塔是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的核心设备,为提高吸收塔的脱硫效果,在喷淋空塔的基础上,相关环保公司研发了多种增强气液传质效果的塔内构件,但这些塔内构件均无法根据机组负荷情况进行调节,对不同运行工况的适应性较差,运行能耗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气流调节及增强传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根据机组负荷情况自适应调节烟气流速及流场分布,增强气液传质效果,适应性较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适应气流调节及增强传质装置,该装置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内且位于喷淋层的下方,该装置包括若干模块隔板,脱硫吸收塔内部同一横截面通过各模块隔板分隔为若干单元模块,其中,各单元模块内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丝网拦截层、自适应调节层及气流均布层,其中,所述自适应调节层由若干空心球组成,且各空心球的直径均小于丝网拦截层的孔径,且各空心球的直径均大于气流均布层的开孔孔径。气流均布层上通孔的形状为圆形结构、多边形结构、星形结构或者内锯齿形结构。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气流调节及增强传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内且位于喷淋层的下方,该装置包括若干模块隔板(2),脱硫吸收塔内部同一横截面通过各模块隔板(2)分隔为若干单元模块(1),其中,各单元模块(1)内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丝网拦截层(3)、自适应调节层(4)及气流均布层(5),其中,所述自适应调节层(4)由若干空心球组成,且各空心球的直径均小于丝网拦截层(3)的孔径,且各空心球的直径均大于气流均布层(5)的开孔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气流调节及增强传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置于脱硫吸收塔内且位于喷淋层的下方,该装置包括若干模块隔板(2),脱硫吸收塔内部同一横截面通过各模块隔板(2)分隔为若干单元模块(1),其中,各单元模块(1)内自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丝网拦截层(3)、自适应调节层(4)及气流均布层(5),其中,所述自适应调节层(4)由若干空心球组成,且各空心球的直径均小于丝网拦截层(3)的孔径,且各空心球的直径均大于气流均布层(5)的开孔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气流调节及增强传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流均布层(5)上通孔的形状为圆形结构、多边形结构、星形结构或者内锯齿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气流调节及增强传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流均布层(5)的开孔孔径为20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华,牛拥军,雷鸣,何育东,萧云志,梁仕铓,孔祥贞,梁晏萱,韩旭,黄可,龙海波,龚彦军,王少亮,余福胜,刘海培,王定帮,郭浩然,孟令海,李楠,何仰朋,石振晶,邹乔,余昭,宦宣州,吴晓龙,王韶晖,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