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传建专利>正文

一种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364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路桥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腔的顶部横向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的右端贯穿至壳体的外侧并连接有转动手柄,壳体内腔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位于蜗杆底部的转动轴,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且蜗杆表面两侧螺旋齿的旋向相反,转动轴的两端均贯穿至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远离蜗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位于壳体底部的夹块,该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预先固定在模板上,能够利用模板上的横筋和竖筋进行定位紧固,且对两个模板紧固效果好,方便使用者操作,减小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模板紧固装置的实用性。

A new type of formwork fastening device for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路桥施工
,具体为一种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制作、组装、运用及拆除在混凝土施工中用以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的工作。使混凝土成型的构造设施称为模板。其构造包括面板体系和支撑体系。面板体系包括面板和所联系的肋条;支撑体系包括纵横围囹、承托梁、承托桁架、悬臂梁、悬臂桁架、支柱、斜撑与拉条等。早期普遍用木材制作模板。一般采用钢材、胶合板、钢筋混凝土,或是钢、木、混凝土等材料混合使用。采用滑模可以大幅度地节约原材料与费用,显著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速度。为此,不仅在民用建筑中采用,在水工建筑物如闸室、孔洞、墩墙、井筒、隧洞、溢洪道、大坝溢流面等施工中也广泛采用滑模,坝、斜井施工则开始试用。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8981165U、授权公告日为2019-06-14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路桥施工模板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模板主体两端的外壁上,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中间贯穿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横向转动连接有蜗杆(2),所述蜗杆(2)的右端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并连接有转动手柄(3),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位于蜗杆(2)底部的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蜗杆(2)啮合的蜗轮(5),且蜗杆(2)表面两侧螺旋齿的旋向相反,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均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远离蜗轮(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位于壳体(1)底部的夹块(7),位于壳体(1)左侧的两个所述夹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横板(8),位于壳体(1)右侧的两个所述夹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施工用新型模板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横向转动连接有蜗杆(2),所述蜗杆(2)的右端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并连接有转动手柄(3),所述壳体(1)内腔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位于蜗杆(2)底部的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蜗杆(2)啮合的蜗轮(5),且蜗杆(2)表面两侧螺旋齿的旋向相反,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均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远离蜗轮(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位于壳体(1)底部的夹块(7),位于壳体(1)左侧的两个所述夹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左横板(8),位于壳体(1)右侧的两个所述夹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左横板(8)滑动连接的右横板(9),所述壳体(1)底部的中心处设有移动槽(10),所述移动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底部贯穿左横板(8)和右横板(9)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所述壳体(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套设在竖杆(12)表面的外螺纹管(14),所述外螺纹管(1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内螺纹套(15),所述竖杆(12)和外螺纹管(14)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6),且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建
申请(专利权)人:陈传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