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4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包括呈圆柱形的稳定辊本体,所述稳定辊本体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设置为稳定辊基体、合金层、金属陶瓷层、封孔剂层,所述金属陶瓷层选用WC‑Co系金属陶瓷层,所述合金层选用马氏体堆焊合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马氏体堆焊合金层,可便于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再生过程中的马氏体堆焊,同时马氏体堆焊合金层的热膨胀系数与WC‑Co系金属陶瓷层的热膨胀系数更加接近,满足所述金属陶瓷层在热态条件下工作的稳定可靠。

A stable roll for cold rolling galvaniz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镀锌线稳定辊
本技术涉及冷轧镀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轧镀锌线稳定辊。
技术介绍
稳定辊是冷轧镀锌线锌锅内核心部件,主要起到对板带的支撑与传输作用、以实现板带的连续镀锌作业,稳定辊工作时处于浸入熔融锌液里的状态,长期受到高温、熔融金属腐蚀及板带摩擦等影响,辊子的材料属性和表面状态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效果与寿命,为此稳定辊基材大部分选择316L奥氏体不锈钢,此外还需对辊子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当稳定辊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辊体受损严重,需要对辊子退锌处理、而后进行涂层再恢复,去除原涂层即采用车削减径的方式、之后重新喷涂。随着辊子的不停减径使用,最终会达到报废尺寸,即对该辊进行报废、重新制作新辊坯,这样易导致备件的大量消耗和资源的浪费。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包括呈圆柱形的稳定辊本体,所述稳定辊本体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设置为稳定辊基体、合金层、金属陶瓷层、封孔剂层,所述金属陶瓷层选用WC-Co系金属陶瓷层,所述合金层选用马氏体堆焊合金层。较佳的,所述封孔剂层为氮化硼材料层或三氧化二铬材料层或三氧化二铝材料层。较佳的,所述稳定辊本体上设置至少一条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均匀分布在所述稳定辊本体的表面。较佳的,所述螺旋槽以所述沉没辊本体中间断面为分割线,分别以相反螺旋方向设置。较佳的,所述螺旋槽横截面设置为V型或梯形,所述螺旋槽与所述沉没辊本体的外圆周面呈圆弧过渡设置。较佳的,所述稳定辊本体上还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为环形结构,且其内环直径和所述稳定辊本体的直径配合设置,所述定位部套设在所述稳定辊本体的端部。较佳的,所述定位部环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部上径向设置,且所述定位孔为螺纹通孔,通过螺栓与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并将螺栓的端部顶压至所述稳定辊本体表面。较佳的,所述定位部上还设置有径向设置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环形均布,且所述引流槽对应所述导流槽设置,且所述引流槽设置在靠近所述稳定辊本体中心的所述定位部侧端面上。较佳的,在设置有所述引流槽的所述定位部侧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各所述引流槽均连通,所述环形槽对应设置于所述定位部内环位置处。较佳的,所述定位部的内圆环还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对应所述导流槽设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马氏体堆焊合金层,可便于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再生过程中的马氏体堆焊,同时马氏体堆焊合金层的热膨胀系数与WC-Co系金属陶瓷层的热膨胀系数更加接近,满足所述金属陶瓷层在热态条件下工作的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的结构视图;图2为所述定位部实施例三的结构视图;图3为所述定位部实施例四的结构视图。图中数字表示:1-稳定辊本体;2-导流槽;3-定位部;11-稳定辊基体;12-合金层;13-金属陶瓷层;14-封孔剂层;31-定位孔;32-引流槽;33-环形槽;34-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的结构视图;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包括呈圆柱形的稳定辊本体1,其中,所述稳定辊本体1径向由内到外依次为稳定辊基体11、合金层12、金属陶瓷层13、封孔剂层14。所述金属陶瓷层13采用WC-Co系金属陶瓷层。较佳的,所述合金层12为马氏体堆焊合金层,其按照重量百分含量由0.2%~0.3%的碳、11%~14%的铬、1.6%~1.9%的钼、2.4%~2.8%的镍、0.2%~0.3%的钒、0.2%~0.3%的铌、余量为铁组成,各成份具体含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所述合金层12的设置可实现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的再生。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的再生过程具体为:在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对所述稳定辊进行退锌,并对所述稳定辊的辊面进行粗车将疲劳层去除;随后在焊前预热后在对所述合金层进行马氏体堆焊,再经焊后退火消应力、粗车、精车、抛磨,最终在辊面超音速喷涂、封孔固化,实现长期使用后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的再生,使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再次恢复原有辊径,避免采用车削减径的修复方式使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经多次减径后的最终报废。所述合金层12选用马氏体堆焊合金层,可便于再生过程中的马氏体堆焊,同时所述马氏体堆焊合金层的热膨胀系数与所述WC-Co系金属陶瓷层的热膨胀系数更加接近,满足了所述金属陶瓷层13在热态条件下工作的稳定可靠。所述封孔剂层14为氮化硼材料层,也可以使用三氧化二铬材料层或三氧化二铝材料层替换。实施例二所述稳定辊本体1上设置有导流槽2,所述导流槽2可设置为至少一条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数量优选为两条,均匀分布在所述稳定辊本体1的表面。通过设置所述螺旋槽使所述稳定辊本体1表面的粘渣在自身转动过程中沿所述螺旋槽的螺旋方向送至所述稳定辊本体1的端部,避免在所述稳定辊本体1的表面形成不均匀的结瘤,不仅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大大降低所述稳定辊本体1的更换次数,节约原料,提高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的使用寿命。同时,值得之处的是,所述螺旋槽横截面可设置为梯形、U型、V型等其他合理形状。较佳的,所述导流槽2以所述沉没辊本体1中间断面为分割线,分别以相反螺旋方向设置,所述螺旋槽2与所述沉没辊本体1的外圆周面呈圆弧过渡设置。实施例三所述稳定辊本体1上还设置有定位部3,所述定位部3设置有所述稳定辊本体1的端部,所述定位部3设置为环形结构,且其内环直径和所述稳定辊本体1的直径配合设置,从而实现所述定位部3在所述稳定辊本体1上的稳定套接。由于本技术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可实现修复再生,故所述定位部3的尺寸可根据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的原有辊径设置。所述定位部3环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31,所述定位孔31在所述定位部3上径向设置,且所述定位孔31为螺纹通孔,通过螺栓与所述定位孔31螺纹连接,并将螺栓的端部顶压至所述稳定辊本体1表面,实现所述定位部3在所述稳定辊本体1上的位置固定。对应的,所述定位部3和所述导流槽2需错位设置。所述定位部3的设置,可实现对板带的传动导向作用,避免板带移动过程中的偏斜,同时由于可调节所述定位部3在所述稳定辊本体1上的位置,从而使所述冷轧镀锌线稳定辊的适用性增强。较佳的,所述定位部3上还设置有径向设置的引流槽32,所述引流槽32环形均布,且所述引流槽32对应所述导流槽设置,便于所述导流槽内的粘渣移动至设置有所述定位部3的位置时,可通过所述引流槽32引流导出,避免粘渣在所述定位部3处堆积。一般的,所述引流槽32设置在靠近所述稳定辊本体1中心的所述定位部3侧端面上,且在设置有所述引流槽32的所述定位部3侧端面上设置有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形的稳定辊本体,所述稳定辊本体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设置为稳定辊基体、合金层、金属陶瓷层、封孔剂层,所述金属陶瓷层选用WC-Co系金属陶瓷层,所述合金层选用马氏体堆焊合金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形的稳定辊本体,所述稳定辊本体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设置为稳定辊基体、合金层、金属陶瓷层、封孔剂层,所述金属陶瓷层选用WC-Co系金属陶瓷层,所述合金层选用马氏体堆焊合金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剂层为氮化硼材料层或三氧化二铬材料层或三氧化二铝材料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辊本体上设置至少一条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均匀分布在所述稳定辊本体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以所述稳定辊本体中间断面为分割线,分别以相反螺旋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横截面设置为V型或梯形,所述螺旋槽与所述稳定辊本体的外圆周面呈圆弧过渡设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轧镀锌线稳定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辊本体上还设置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振航解明祥胡小红叶文虎赵慧颖鲁俊豪刘刚宋家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