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镀锌专用工装挂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两端的抗浮力机构以及设置在主体下方的多个工件悬挂机构;所述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行走轨道;所述工件悬挂机构包括:可移动行走架、压脚和多根压脚支撑杆;所述可移动行走架的两端分别设置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置于对应的行走轨道中;所述压脚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在可移动行走架底部,所述压脚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在压脚上,所述压脚上均匀开设多个悬挂孔。所述抗浮力机构包括:吊杠、链条、导向链轮、链轮轴以及链轮固定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镀锌时悬挂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空气冷却盘管,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和生产效率。
Special fixture and hanger for air cooling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
本技术涉及热镀锌专用工装挂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
技术介绍
目前,热浸镀锌加工服务项目所涉及的产品大部分是有由槽钢、角钢、板材、管材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焊接在一起焊接结构件。其镀锌方式为内外表面均进行热浸镀锌。另外有一种热镀锌产品为高效空气冷却盘管,其是由若干单片盘管按照固定列数和排数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冷却盘管。在对盘管进行热浸镀锌时,由于其镀锌过程是在其外表面形成镀锌层,内部由于结构和内部流通介质原因,其内表面是不能进行镀锌的。在热浸镀锌时,会产生很大的浮力。针对此种情形,热镀锌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增加配重,利用高于浮力的质量的配重来克服浮力的影响,将盘管“压”入锌液内。此种方式,由于配重和浮力在重心和方向上,多少存在差异,导致盘管会产生可能的倾斜。同时配重的增加也使得其中设备工作负荷增加。这不利于产品的质量也不利于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的挂具笨重、产品在锌液内不稳定、起重设备负荷重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以提高大型高效空气冷却盘管热浸镀锌时的生产效率和设备的适应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下方的多个工件悬挂机构;所述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行走轨道;所述工件悬挂机构包括:可移动行走架(14)、压脚(3)和多根压脚支撑杆(5);其中,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与主体(1)的行走轨道配合设置;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设置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11)置于对应的行走轨道中;所述压脚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在可移动行走架(14)底部,所述压脚支撑杆(5)的底部固定在压脚(3)上,所述压脚(3)上均匀开设多个悬挂孔,所述压脚(3)用于悬挂空气冷却盘管。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两端的抗浮力机构;所述抗浮力机构包括:吊杠(8)、链条(2)、导向链轮(10)、链轮轴(6)以及链轮固定夹板(7);其中,所述吊杠(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链条(2),所述链条(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1)上,所述链条(2)与导向链轮(10)配合连接,所述导向链轮(10)所述链轮固定夹板(7)设置在链轮轴(6)上。优选的,所述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链条锁定支架(9);所述链条(2)固定在链条锁定支架(9)上。优选的,所述导向链轮(10)设置在链轮固定夹板(7)中,所述链轮轴(6)穿过链轮固定夹板(7)。优选的,所述吊杠(8)上设置用于配合吊车吊钩的悬挂装置。优选的,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锁紧的顶丝(4)。优选的,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置吊环(12)。优选的,所述主体(1)与轨道垂直方向设置加强筋(13)。优选的,所述工件悬挂机构的数量为四组。优选的,每组工件悬挂机构的压脚支撑杆(5)为三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有主体、抗浮力机构以及多个工件悬挂机构,结构轻巧简便、结构稳固,能够在镀锌时悬挂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空气冷却,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和生产效率。2、本技术在主体下方设置多个工件悬挂机构,空气冷却盘管固定在压脚上,通过调整顶丝可调整可移动行走架的位置,能够适应不同长度的盘管;在压脚开设悬挂孔,通过选用不同悬挂孔进行不同宽度的盘管装挂。吊车通过吊环能够将主体和工件悬挂机构吊起,进行镀锌。3、本技术设置抗浮力机构通过链条、导向链轮与工装挂具主体形成反作用力来操控空气冷却盘管,克服盘管镀锌过程中在锌液中产生的向上的浮力。4、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稳固,整体节省配重、对起重设备要求较低,运行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主体;2、链条;3、压脚;4、顶丝;5、压脚支撑杆;6、链轮轴;7、链轮固定夹板;8、吊杠;9、链条锁定支架;10、导向链轮;11、行走轮;12、吊环;13、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的侧视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效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包括:主体1、设置在主体1两端的抗浮力机构以及设置在主体1下方的多个工件悬挂机构。所述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行走轨道。所述主体1与轨道垂直方向设置加强筋13,能够使主体1更加稳固。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置吊环12,能够配合吊车吊钩,实现吊车提升主体1。所述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链条锁定支架9,链条锁定支架9用来连接抗浮力机构的链条2。所述工件悬挂机构包括:可移动行走架14、压脚3和多根压脚支撑杆5;其中,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与主体1的行走轨道配合设置;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设置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11置于对应的行走轨道中;所述压脚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在可移动行走架14底部,所述压脚支撑杆5的底部固定在压脚3上,所述压脚3上均匀开设多个悬挂孔,所述压脚3用于悬挂空气冷却盘管;待悬挂的工件可通过悬挂孔进行悬挂。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锁紧的顶丝4。调节顶丝4的手柄可以松动顶丝4,实现松动和移动可移动行走架14,进而移动压脚支撑杆5和压脚3,调到合适的工作位置后,再调节顶丝4的手柄锁定可移动行走架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件悬挂机构的数量为四组。每组工件悬挂机构的压脚支撑杆5为三根。所述抗浮力机构包括:吊杠8、链条2、导向链轮10、链轮轴6以及链轮固定夹板7;其中,所述吊杠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链条2,所述链条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1的链条锁定支架9上,所述链条2与导向链轮10配合连接,所述导向链轮10所述链轮固定夹板7设置在链轮轴6上。所述导向链轮10设置在链轮固定夹板7中,所述链轮轴6穿过链轮固定夹板7。所述吊杠8上设置用于配合吊车吊钩的悬挂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的工作原理:在空气冷却盘管镀锌时,空气冷却盘管固定在压脚3上,通过调整顶丝4放松可移动行走架14,可以沿行走轨道推动移动行走架14,以使多个工件悬挂机构适应不同长度的盘管,调整到合适的工作位置;在宽度方向上,在压脚3并列开有悬挂孔,通过选用不同悬挂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下方的多个工件悬挂机构;/n所述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行走轨道;/n所述工件悬挂机构包括:可移动行走架(14)、压脚(3)和多根压脚支撑杆(5);其中,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与主体(1)的行走轨道配合设置;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设置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11)置于对应的行走轨道中;所述压脚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在可移动行走架(14)底部,所述压脚支撑杆(5)的底部固定在压脚(3)上,所述压脚(3)上均匀开设多个悬挂孔,所述压脚(3)用于悬挂空气冷却盘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以及设置在主体(1)下方的多个工件悬挂机构;
所述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行走轨道;
所述工件悬挂机构包括:可移动行走架(14)、压脚(3)和多根压脚支撑杆(5);其中,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与主体(1)的行走轨道配合设置;所述可移动行走架(14)的两端分别设置行走轮(11),所述行走轮(11)置于对应的行走轨道中;所述压脚支撑杆(5)的顶端固定在可移动行走架(14)底部,所述压脚支撑杆(5)的底部固定在压脚(3)上,所述压脚(3)上均匀开设多个悬挂孔,所述压脚(3)用于悬挂空气冷却盘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两端的抗浮力机构;
所述抗浮力机构包括:吊杠(8)、链条(2)、导向链轮(10)、链轮轴(6)以及链轮固定夹板(7);其中,所述吊杠(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链条(2),所述链条(2)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1)上,所述链条(2)与导向链轮(10)配合连接,所述导向链轮(10)所述链轮固定夹板(7)设置在链轮轴(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冷却盘管专用工装挂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相发,姜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金州热镀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