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线莲培养架,其结构包括上顶板、罐体固定器、固定块、支撑杆、固定片、第一放置板、升降调节孔、第二放置板,上顶板与第二放置板相互平行,罐体固定器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放置板上,升降调节孔与支撑杆为一体化结构,第二放置板与第一放置板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金线莲培养架,首先转动位于第一放置板下方的调节旋钮,通过与其相齿合的锥齿轮带动传动螺杆旋转,使得连接块带动移动块向两侧移动,培养盆放置于放置平台后松开调节旋钮,复位弹簧将会拉动移动块恢复原位,使得限制架限制住培养盆的限制块,且传动螺杆两侧设有固定轴承,能够起到固定螺杆防止偏移的作用,防止护理过程中培养盆出现损坏。
A kind of culture stand of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线莲培养架
本技术是一种金线莲培养架,属于金线莲培养
技术介绍
金线莲是取其叶脉象金色丝线交织成网状名为“金线”,叶基部鞘状包茎形成鞘节,质厚实挺拔似莲,故名为“莲”而得名,金线莲具有抗衰老、调节人体机体免疫的药用价值,因此被广泛种植。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432836.3的一种金线莲培养架,包括底座、立柱和托盘,所述底座为圆形状,且底座的上表面中心垂直向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底端与底座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立柱两侧中心对称设有三组托盘,且为等间距平行设置,所述托盘一端底部设有插脚,所述插脚插入立柱上设有的插孔内,但是该现有技术将金线莲种植于培养盆中放置于培养架上,由于培养盆的原因在护理过程中容易碰倒,导致培养盆破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金线莲培养架,以解决将金线莲种植于培养盆中放置于培养架上,由于培养盆的原因在护理过程中容易碰倒,导致培养盆破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线莲培养架,其结构包括上顶板、罐体固定器、固定块、支撑杆、固定片、第一放置板、升降调节孔、第二放置板,所述上顶板与第二放置板相互平行,所述罐体固定器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放置板上,所述升降调节孔与支撑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放置板与第一放置板相互平行,所述罐体固定器包括有保护外壳、活动口、限制块、锥齿轮、限制架、固定轴承、放置平台、调节旋钮、复位弹簧、移动块、连接块、传动螺杆,所述保护外壳与活动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块设于两个限制架之间,所述锥齿轮与传动螺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架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移动块相焊接,所述固定轴承内表面与传动螺杆外表面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放置平台与保护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旋钮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上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通过焊接固定于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与连接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块与传动螺杆相齿合。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设有四个分别安装上顶板上,所述支撑杆设于固定块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设有四个分别焊接于四个支撑杆下方,所述第一放置板嵌入安装于支撑杆上并且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设于第一放置板上方,所述第一放置板通过焊接固定于保护外壳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板是长为280cm、宽为150cm、高为8cm的长方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板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由耐磨钢制成,具有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特点。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金线莲培养架,首先转动位于第一放置板下方的调节旋钮,通过与其相齿合的锥齿轮带动传动螺杆旋转,使得连接块带动移动块向两侧移动,培养盆放置于放置平台后松开调节旋钮,复位弹簧将会拉动移动块恢复原位,使得限制架限制住培养盆的限制块,且传动螺杆两侧设有固定轴承,能够起到固定螺杆防止偏移的作用,防止护理过程中培养盆出现损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金线莲培养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金线莲培养架的罐体固定器的截面示意图。图中:上顶板-1、罐体固定器-2、固定块-3、支撑杆-4、固定片-5、第一放置板-6、升降调节孔-7、第二放置板-8、保护外壳-201、活动口-202、限制块-203、锥齿轮-204、限制架-205、固定轴承-206、放置平台-207、调节旋钮-208、复位弹簧-209、移动块-210、连接块-211、传动螺杆-2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金线莲培养架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上顶板1、罐体固定器2、固定块3、支撑杆4、固定片5、第一放置板6、升降调节孔7、第二放置板8,所述上顶板1与第二放置板8相互平行,所述罐体固定器2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放置板6上,所述升降调节孔7与支撑杆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放置板8与第一放置板6相互平行,所述罐体固定器2包括有保护外壳201、活动口202、限制块203、锥齿轮204、限制架205、固定轴承206、放置平台207、调节旋钮208、复位弹簧209、移动块210、连接块211、传动螺杆212,所述保护外壳201与活动口2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块203设于两个限制架205之间,所述锥齿轮204与传动螺杆2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架205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移动块210相焊接,所述固定轴承206内表面与传动螺杆212外表面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放置平台207与保护外壳2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旋钮208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201上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209通过焊接固定于移动块210上,所述移动块210与连接块2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块211与传动螺杆212相齿合,所述固定块3设有四个分别安装上顶板1上,所述支撑杆4设于固定块3下方,所述固定片5设有四个分别焊接于四个支撑杆4下方,所述第一放置板6嵌入安装于支撑杆4上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保护外壳201设于第一放置板6上方,所述第一放置板6通过焊接固定于保护外壳201下方,所述第一放置板6是长为280cm、宽为150cm、高为8cm的长方体,所述第一放置板6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所述支撑杆4由耐磨钢制成,具有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特点。本专利所说的复位弹簧209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所述固定轴承206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推力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例如,庄师傅将培养盆放置进入罐体固定器2上,首先转动位于第一放置板6下方的调节旋钮208,通过与其相齿合的锥齿轮204带动传动螺杆212旋转,使得连接块211带动移动块210向两侧移动,培养盆放置于放置平台207后松开调节旋钮208,复位弹簧209将会拉动移动块210恢复原位,使得限制架205限制住培养盆的限制块203,且传动螺杆212两侧设有固定轴承206,能够起到固定螺杆防止偏移的作用。本技术解决了将金线莲种植于培养盆中放置于培养架上,由于培养盆的原因在护理过程中容易碰倒,导致培养盆破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金线莲培养架,首先转动位于第一放置板6下方的调节旋钮208,通过与其相齿合的锥齿轮204带动传动螺杆212旋转,使得连接块211带动移动块210向两侧移动,培养盆放置于放置平台207后松开调节旋钮208,复位弹簧209将会拉动移动块210恢复原位,使得限制架205限制住培养盆的限制块203,且传动螺杆212两侧设有固定轴承206,能够起到固定螺杆防止偏移的作用,防止护理过程中培养盆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线莲培养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顶板(1)、罐体固定器(2)、固定块(3)、支撑杆(4)、固定片(5)、第一放置板(6)、升降调节孔(7)、第二放置板(8),所述上顶板(1)与第二放置板(8)相互平行,所述罐体固定器(2)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放置板(6)上,所述升降调节孔(7)与支撑杆(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放置板(8)与第一放置板(6)相互平行,所述罐体固定器(2)包括有保护外壳(201)、活动口(202)、限制块(203)、锥齿轮(204)、限制架(205)、固定轴承(206)、放置平台(207)、调节旋钮(208)、复位弹簧(209)、移动块(210)、连接块(211)、传动螺杆(212),所述保护外壳(201)与活动口(2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块(203)设于两个限制架(205)之间,所述锥齿轮(204)与传动螺杆(2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架(205)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移动块(210)相焊接,所述固定轴承(206)内表面与传动螺杆(212)外表面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放置平台(207)与保护外壳(20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旋钮(208)嵌入安装于保护外壳(201)上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复位弹簧(209)通过焊接固定于移动块(210)上,所述移动块(210)与连接块(2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块(211)与传动螺杆(212)相齿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线莲培养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上顶板(1)、罐体固定器(2)、固定块(3)、支撑杆(4)、固定片(5)、第一放置板(6)、升降调节孔(7)、第二放置板(8),所述上顶板(1)与第二放置板(8)相互平行,所述罐体固定器(2)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放置板(6)上,所述升降调节孔(7)与支撑杆(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二放置板(8)与第一放置板(6)相互平行,所述罐体固定器(2)包括有保护外壳(201)、活动口(202)、限制块(203)、锥齿轮(204)、限制架(205)、固定轴承(206)、放置平台(207)、调节旋钮(208)、复位弹簧(209)、移动块(210)、连接块(211)、传动螺杆(212),所述保护外壳(201)与活动口(2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块(203)设于两个限制架(205)之间,所述锥齿轮(204)与传动螺杆(21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制架(205)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移动块(210)相焊接,所述固定轴承(206)内表面与传动螺杆(212)外表面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放置平台(207)与保护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虹,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金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