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00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人工快速渗滤池本体,所述人工快速渗滤池本体底部设置出水口,其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布水区、陶粒层一、滤料区一、陶粒层二、滤料区二、陶粒层三,滤料区二处设置有磁场;待处理污水从布水区依次渗入陶粒层一、滤料区一、陶粒层二、滤料区二、陶粒层三,再从出水口排除。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基建成本低、脱氮除磷效果好、运行操作灵活等优势,实用价值高,为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值得业内推广。

An artificial fast infiltration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enhanced by electromagnetic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快渗技术是在传统土壤渗滤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渗滤性能较好的天然或人工材料代替土壤作为滤料,依靠吸附、截留和生物降解等途径实现污染物去除的一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人工快渗技术的水力负荷可达0.5~1.2m/d甚至更高,对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等水中常见污染指标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与传统的土壤渗滤技术相比,更具优势。人工快渗技术特别适合中小城镇生活污水、受污染地表水、农村分散污水等的处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人工快渗除污技术依托于人工快速渗滤池来实现,人工快速渗滤池不同高度具有不同的氧环境,其中滤池上部具有良好的好氧环境,滤池下部具有良好的缺/厌氧环境。然而,由于有机物在滤池上部的逐层消耗,进入滤池下部的污水中碳源往往较为缺乏,不能达到异养反硝化菌对有机碳源的需求,同时滤池上部生成的NO3-随水流冲刷进入滤池下部后,不能被高效的吸附而随水流出滤池,导致反硝化菌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快速渗滤池本体,所述人工快速渗滤池本体底部设置出水口(7),其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布水区(1)、陶粒层一(2)、滤料区一(3)、陶粒层二(4)、滤料区二(5)、陶粒层三(6),滤料区二(5)处设置有磁场;所述磁场由依次连接的电源(10)、变压器(11)、螺线管(12)实现,所述电源(10)、变压器(11)设置于人工快速渗滤池本体外,所述螺线管(12)外设置有防水套且设置于滤料区二(5)轴心处;/n待处理污水从布水区(1)依次渗入陶粒层一(2)、滤料区一(3)、陶粒层二(4)、滤料区二(5)、陶粒层三(6),再从出水口(7)排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快速渗滤池本体,所述人工快速渗滤池本体底部设置出水口(7),其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布水区(1)、陶粒层一(2)、滤料区一(3)、陶粒层二(4)、滤料区二(5)、陶粒层三(6),滤料区二(5)处设置有磁场;所述磁场由依次连接的电源(10)、变压器(11)、螺线管(12)实现,所述电源(10)、变压器(11)设置于人工快速渗滤池本体外,所述螺线管(12)外设置有防水套且设置于滤料区二(5)轴心处;
待处理污水从布水区(1)依次渗入陶粒层一(2)、滤料区一(3)、陶粒层二(4)、滤料区二(5)、陶粒层三(6),再从出水口(7)排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区二(5)内轴心1/2半径、高度1/2处还设置有磁场传感器(13),所述磁场传感器(13)外接有磁场测定仪(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层一(2)、陶粒层二(4)、陶粒层三(6)的高度均为2~8cm,均采用粒径为1~4mm的陶粒进行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场强化型人工快渗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区一(3)、滤料区二(5)的高度比为(2~4):1。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佼陆一新罗秀唐丽李洋涛徐文涛龚姝月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