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及自动络筒机,包括纱管托盘及其驱动装置、从单锭返回通道、插管通道及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点是:有一插管返回通道的一端与插管通道和从单锭返回通道的衔接处连接,并形成y形三叉通道。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包括设置插管通道或从单锭返回通道的一侧导板上的支撑杆和支撑杆上端连接分离挡板,分离挡板的另一端斜跨插管通道,且位于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上方。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与插管返回通道的一侧边沿平行,分离挡板底面的高度低于从单锭返回通道输送出的管纱高度。两种形式的托盘分离时,不需要传感器和拨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减少故障率,提高托盘通过的速度。
An automatic separation device and winder for tube yarn and empty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及自动络筒机
本技术属于纺织设备制造
,涉及自动络筒机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及自动络筒机。
技术介绍
托盘式自动络筒机采用智能化纱库集中供纱,不用人工插管,仅需人工将细纱机落满的管纱箱推至自动络筒机就能络纱,实现了与细纱机的柔性连接。根据管纱需求量,自动纱库振动盆调节振动间隔时间,确保管纱的及时喂给;管纱大小头判断装置自动识别管纱大小头,然后由传送带送到导向定位装置,由管纱释放装置及导向定位装置准确有效地把管纱落到托盘上。现有托盘式自动络筒机是由纱库振动盆输出的管纱经过大小头判断装置判断再通过管纱释放装置及漏斗的定位作用插在下方的托盘上。随着管纱释放装置改进,插管速度有了较大提高。通常自动络筒机管纱处理输送装置一般配备两套生头机构,目前,自动络筒机纱锭数量有加大的趋势,每台车由常规的60锭向72锭或更高数量发展,目前也有自动络筒机管纱处理输送装置配备三套生头机构。现有自动络筒机单锭返回的有空管、残纱、半管纱和满管纱,空管和残纱都会被拔管装置拔除,所以,通过拔管装置后就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空托盘,另一种是带有管纱的托盘。在现有技术中空托盘和管纱都通过插管装置,在插管时再来判断是否是空托盘,若如果是空托盘就插管,若不是空托盘就放行,这种判断方式就会制约了插管速度的提高,插管速度一般不会大于45个/分钟。但是,随着自动络筒机所配单锭数量的不断提高,对插管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两种形式的托盘需要分离。通常的分离装置就是先由止动器、传感器判断再由拨叉执行,速度低、成本高并且容易卡管。如何设计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及自动络筒机,两种形式的托盘分离时,不需要传感器和拨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减少故障率,提高托盘通过的速度。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及自动络筒机,两种形式的托盘分离时,不需要传感器和拨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减少故障率,提高托盘通过的速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纱管托盘及其驱动装置、从单锭返回通道、插管通道及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管返回通道,所述插管返回通道一端与所述插管通道和从单锭返回通道的衔接处连接,使所述插管返回通道、所述插管通道及所述从单锭返回通道三者的连接交汇处形成y形三叉通道,所述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分离挡板,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插管通道或从单锭返回通道的一侧的导板上,所述支撑杆上端连接所述分离挡板的一端,所述分离挡板的另一端斜跨所述插管通道,且位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上方,所述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与位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的一侧边沿平行,所述分离挡板底面的高度低于从所述单锭返回通道输送出的管纱高度。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为斜边,所述分离挡板的斜边垂直投影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从单锭返回通道的夹角为钝角。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所述插管返回通道与位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的夹角为30°-6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管返回通道另一端与相应的生头通道连接。一种自动络筒机,包括络筒机单锭和管纱处理装置,所述管纱处理装置中设置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采用上述的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管纱处理装置中配备两套或三套生头机构。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的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分离挡板,支撑杆竖直设置插管通道或从单锭返回通道的一侧的导板上,支撑杆上端连接所述分离挡板的一端,分离挡板的另一端斜跨插管通道,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与插管返回通道的一侧边沿平行,分离挡板底面的高度低于从所述单锭返回通道输送出的管纱高度。当有两种形式的托盘分离时,不需要传感器和拨叉,由分离挡板将有管纱的托盘导入插管返回通道,而无管纱的托盘可以从分离挡板底下通过,并进入插管通道。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以减少故障率,提高托盘通过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管纱处理输送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当管纱经过本技术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的y形三叉通道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当空托盘经过本技术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的y形三叉通道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2,本技术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纱管托盘2及其驱动装置、从单锭返回通道、插管通道、插管返回通道5及托盘自动分离机构,插管返回通道5一端与插管通道4和从单锭返回通道的衔接处连接,使插管返回通道5、插管通道4及从单锭返回通道三者的连接交汇处形成y形三叉通道。托盘自动分离机构3包括支撑杆和分离挡板,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插管通道4或从单锭返回通道的一侧的导板上,支撑杆上端连接分离挡板的一端,分离挡板的另一端斜跨所述插管通道4,且位于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5-1上方,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3-1与位于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5-1的一侧边沿平行,分离挡板底面的高度低于从单锭返回通道输送出的管纱1高度。进一步地,插管返回通道5另一端与相应的生头通道连接。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3-1为斜边,分离挡板的斜边3-1垂直投影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从单锭返回通道的夹角为钝角。优选地,上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5-1与所述插管通道4的夹角为30°-60°。参见图1、图2,本技术一种自动络筒机的实施例,包括络筒机单锭和管纱处理装置,所述管纱处理装置中设置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的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管纱处理装置中配备两套(或三套)生头机构。参见图3,当管纱1经过y形三叉通道时,由于管纱1的高度高于分离挡板底面,分离挡板的斜面3-1平行于y形三叉通道处的管纱返回通道5-1,而被导向管纱返回通道5进入第二生头通道进行重新生头。参见图4,当无管纱1空的托盘2经过y形三叉通道时,由于托盘2的高度低于分离挡板底面,可以从分离挡板底下通过,并直接进入插管通道4,由插管装置6进行插管后进入第一生头通道进行生头。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纱管托盘及其驱动装置、从单锭返回通道、插管通道及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管返回通道,所述插管返回通道一端与所述插管通道和从单锭返回通道的衔接处连接,使所述插管返回通道、所述插管通道及所述从单锭返回通道三者的连接交汇处形成y形三叉通道,所述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分离挡板,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插管通道或从单锭返回通道的一侧的导板上,所述支撑杆上端连接所述分离挡板的一端,所述分离挡板的另一端斜跨所述插管通道,且位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上方,所述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与位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的一侧边沿平行,所述分离挡板底面的高度低于从所述单锭返回通道输送出的管纱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包括纱管托盘及其驱动装置、从单锭返回通道、插管通道及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管返回通道,所述插管返回通道一端与所述插管通道和从单锭返回通道的衔接处连接,使所述插管返回通道、所述插管通道及所述从单锭返回通道三者的连接交汇处形成y形三叉通道,所述托盘自动分离机构包括支撑杆和分离挡板,所述支撑杆竖直设置所述插管通道或从单锭返回通道的一侧的导板上,所述支撑杆上端连接所述分离挡板的一端,所述分离挡板的另一端斜跨所述插管通道,且位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上方,所述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与位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一段插管返回通道的一侧边沿平行,所述分离挡板底面的高度低于从所述单锭返回通道输送出的管纱高度。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纱和空托盘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挡板的一侧边沿为斜边,所述分离挡板的斜边垂直投影与所述y形三叉通道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社海,周爱红,丁庆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