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879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所述纺织机配备有彼此相邻布置在两个机器纵向侧的多个工位(2)并具有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12)。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12)具有布置在两排工位之间以输送交叉卷绕筒子(8)的第一输送装置(17)和用于将交叉卷绕筒子(8)从第一输送装置(17)移送至第二输送装置(18)的处理装置(23,26;29,30)。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装置(23,26)布置在第一输送装置(17)的两个端部区域之间。

Textile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cross wound bobbins including cross wound bobbin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所述纺织机配备有彼此相邻布置于两个机器纵向侧的多个工位,还涉及布置在两排工位之间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以及用于移动交叉卷绕筒子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尤其与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相关地很早就已经知道了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并且在许多专利申请中在某些情况下有相当详细的描述,其包括彼此相邻布置于两个机器纵向侧的多个工位和用于交叉卷绕筒子的输送装置。这种自由端转杯纺纱机通常在其前纵向机器侧以及其后纵向机器侧具有多个相同的彼此相邻的工位。这些工位均配备有纺纱装置和卷绕装置。沿整个机器长度延伸的输送装置通常布置在两排工位之间,在工位上制成的交叉卷绕筒子通过所述输送装置可被输送至在机器端部的筒子卸除装置。这种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或是具有像例如在DE4037084A1、DE4214683C2或DE102014107508A1中描述的居中布置的单条输送带,或是具有像例如在DE3828592A1中描述的平行延伸且并排居中布置的两条输送带。如已知且因而未再描述地,在这种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工位上由纤维条子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纤维条子在被称为纺纱条罐的装置中被提供,并且所述筒子进一步在下游纺织机如编织机上被加工。换言之,这种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工位的卷绕装置恒定卷绕交叉卷绕筒子,交叉卷绕筒子通过自动操作单元如落筒机(packagedoffer)被转送至沿整个机器长度延伸的输送装置,并且通过所述装置被输送至设于机器端部的筒子卸除装置。在筒子卸除装置处,制成的交叉卷绕筒子随即从输送装置中被人工或机械取出并且例如被重新装入筒子输送车或其它下游输送装置。为了防止在从卷绕装置至沿整个机器长度延伸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地转送成品交叉卷绕筒子时碰撞到交叉卷绕筒子,应尽量保证在已制成交叉卷绕筒子且需要快速排空的工位的卷绕装置之后的输送带空间是空的。换言之,应该保证被转送的交叉卷绕筒子不会碰到一个或多个已经位于输送带上的交叉卷绕筒子。可以通过监视输送带空间来防止碰撞,但在那种情况下,如果该输送带空间因满卷交叉卷绕筒子无法被移除而未满,则该卷绕装置被停止,于是导致效率降低。因此,为了防止这种交叉卷绕筒子碰撞和/或在将交叉卷绕筒子转送至沿整个机器长度延伸的输送带时卷绕装置停机,过去已研发出各种移除策略。在一种已知方法中,例如每个成品交叉卷绕筒子被尽量快速送至输送带并马上被送至布置在机器端部的筒子卸除装置,在这里,交叉卷绕筒子被马上卸载,即马上送至下游的输送装置等。但在这种方法中,输送装置必须停机以接收和安放每个交叉卷绕筒子,即这种移除策略最终导致走走停停操作,这不仅是输送装置承受巨大压力,也通常不利地影响到通常相对易损的交叉卷绕筒子。在实践中常用的另一方法中,布置在成排工位之间的这两个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输送带首先被停止,接着被接连装载交叉卷绕筒子。随后,满的或几乎满的输送带被启动,从而交叉卷绕筒子被输送至设于机器端部的筒子卸除装置,它们在这里被一个接一个卸载。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长形机器中,尤其在多批次使用情况下,因已位于输送带上的交叉卷绕筒子而无法放下附加的交叉卷绕筒子,结果就是必须停止多个工位并等候,因为其成品交叉卷绕筒子无法被马上放到输送带上。尤其是,起始于筒子卸除装置区域的交叉卷绕筒子积存通常在转送交叉卷绕筒子时尤其在设于机器端部的工位处、即邻近筒子卸除装置带来问题。换言之,这些工位通常无法将其成品交叉卷绕筒子放至输送带上。因为如上所述,受到影响的自由端转杯纺纱机工位不能在其等候时间内工作,这种纺织机的效率通常显著降低。被用于在自动卷绕机的工位上移除交叉卷绕筒子的另一方法在DE3511815A1中有所描述。在此已知方法中,自动卷绕机配备有落筒机,其一个接一个从该工位的卷绕装置接收成品交叉卷绕筒子并将其送至设于机器端部的筒子转送点。可通过落筒机被启动的筒子转送装置布置在筒子转送点的区域中并保证每个交叉卷绕筒子被马上转送至安装在工位上方的输送带。该输送带接着前行一个筒子宽度以产生可供容纳一个新交叉卷绕筒子的空间。如果该输送带满了,则该交叉卷绕筒子或是被排出到下游的输送带,或是被暂时转送至布置在输送带上方的存放装置。DE102006009398A1也描述了用于在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处移除交叉卷绕筒子的类似装置。根据此文献,自由端转杯纺纱机配备有连续循环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其布置在工位上方并且如常见的那样由落筒机被供应成品交叉卷绕筒子。提升装置安装在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装置的端部并且马上将送来的交叉卷绕筒子转送至呈布置在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的上方或下方的输送带形式的存放装置。借助提升装置,存放装置于是也可以根据需要被卸载。上述装置的缺点尤其是筒子转送装置布置在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的端部。在这些已知的装置中,尤其在长形自由端转杯纺纱机的情况下,总是存在着将会发生交叉卷绕筒子积存的危险,即,已经在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上的交叉卷绕筒子防止由工位完成的附加交叉卷绕筒子被及时放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应对的问题是研发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而具备筒子卸除装置,其如此配置,尤其是交叉卷绕筒子积存在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的输送带上被可靠防止。此问题通过如下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来解决,其配备有多个彼此相邻布置在两个机器纵向侧的工位并具有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该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具有布置在两排工位之间以输送交叉卷绕筒子的第一输送装置以及用于将交叉卷绕筒子从第一输送装置移送至第二输送装置的处理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该处理装置布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两端之间。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是如下设计,其能保证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可靠快速地输送交叉卷绕筒子,即是这样的设计,其防止因在第一输送装置上已有交叉卷绕筒子而无法放下的新的交叉卷绕筒子。尤其是,具有安装在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第一输送装置的端部之间且将第一输送装置连接至下游的第二输送装置的处理装置的第一输送装置的使用可靠防止成品交叉卷绕筒子积存在第一输送装置端部,其将会严重妨碍布置在第一输送装置的此区域中的工位的操作,因为该工位将无法将成品交叉卷绕筒子落置到第一输送装置上且因此将不得不被暂时停止。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将交叉卷绕筒子从第一输送装置移送至第二输送装置的处理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两个端部区域之间。所述端部区域不是该区域的一部分。当沿纵向看时,该处理装置就位在机器内的如下区域中,在该区域中设置有所述工位。该处理装置如此定位,该工位的附加的交叉卷绕筒子可以在输送方向上在移动装置的下游被安放到第一输送装置上。通过用处理装置输送走成品交叉卷绕筒子,交叉卷绕筒子在第一输送装置上必须走过的路径被缩短。于是,交叉卷绕筒子可以从第一输送装置中被更快速地移走。另外,在第一输送装置上产生用于附加交叉卷绕筒子的空间.优选地,该处理装置布置在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所述纺织机配备有彼此相邻布置在机器的两个纵向侧上的多个工位(2)并具有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12),所述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12)具有布置在两排所述工位之间以输送交叉卷绕筒子(8)的第一输送装置(17)和用于将交叉卷绕筒子(8)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7)移送至第二输送装置(18)的处理装置(23,26;29,30),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23,26)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7)的端部区域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7 DE 102018132462.61.一种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所述纺织机配备有彼此相邻布置在机器的两个纵向侧上的多个工位(2)并具有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12),所述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设备(12)具有布置在两排所述工位之间以输送交叉卷绕筒子(8)的第一输送装置(17)和用于将交叉卷绕筒子(8)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7)移送至第二输送装置(18)的处理装置(23,26;29,30),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23,26)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7)的端部区域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23,26)布置在机器中心(19)的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其特征是,所述处理装置(23,26)能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7)的端部之间移动。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7)具有两条输送带(13,14),这两条输送带彼此相邻布置并且能以规定方式被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输送装置(17)的所述两条输送带(13,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克·布拉肯西克沃尔夫冈·德尔纳泰·麦克E·普雷迪格尔迈克尔·斯皮策H·托普克罗伯特·盖斯勒博多·汉森欧文·彼得斯P·切费尔斯J·斯普雷彻L·温岑
申请(专利权)人: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