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83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纵折装置,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位于所述纵折装置的上料侧,所述纵折装置包括纵折本体、翻折机构、伸缩联动件和伸缩信号模块,所述翻折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翻折机构通过所述伸缩联动件与所述纵折本体连接,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所述伸缩联动件均与所述伸缩信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伸缩信号模块调整至少两个所述翻折机构的间距。通过测量纺织品的长度,调整翻折机构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折叠后的皮草对齐效果好,折叠精度高。

A textile automatic f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
技术介绍
纺织品,泛指床单、毛巾、装饰面料等材料,由于其可以被折叠,因此,通常会将其折叠存储、运输,以减少放置面积。当前针对大尺寸纺织品的自动化折叠机产品类型较多,生产效率最高也只有每小时600条左右,但是对于小尺寸纺织品,例如毛巾的自动折叠机却不多。有一种折叠方式类似于卷蛋卷的“蛋卷式”小毛巾,在经过折叠和打卷后体积小巧,存储使用方便,在航空、餐饮、美容美发等领域应用广泛。这类纺织品通常是由人工进行折叠的,这样造成劳动力的浪费且纺织品卷的成本增加,操作人员的长时间工作会使折叠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齐效果差、折叠精度低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包括: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纵折装置,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位于所述纵折装置的上料侧;所述纵折装置包括纵折本体、翻折机构、伸缩联动件和伸缩信号模块;所述翻折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翻折机构通过所述伸缩联动件与所述纵折本体连接;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所述伸缩联动件均与所述伸缩信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伸缩信号模块调整至少两个所述翻折机构的间距。进一步,纵折本体上固定有定位传感器;所述伸缩信号模块调整所述翻折机构与所述定位传感器的间距。进一步,翻折机构具有:翻转轴、翻折爪和翻转联动件;所述翻折爪与所述翻折轴固定连接;所述翻转联动件与所述翻转轴联动连接;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翻转联动件电性连接,向所述翻转联动件输出翻转信号。进一步,纵折装置还具有:第一传送带和带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数量为多条,所述带轴的数量为M(M大于1);多个所述带轴平行且正对;所述带轴的轴线与所述翻转轴的轴线平行;多条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依次套接在一个带轴上,多条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依次套接在另一个带轴上;多个所述翻折爪由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方通过多个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间隔翻出至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进一步,纵折装置还具有折棱压杆;所述折棱压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翻转轴的轴线,所述折棱压杆通过伸缩件与所述纵折装置连接,所述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为所述折棱压杆的轴线方向,所述折棱压杆位于所述翻折爪的翻出方向的一侧。进一步,还包括:横折装置;所述横折装置位于所述纵折装置的上料侧;所述横折装置具有:宽度定位板、第二传送带和推送板,所述推送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宽度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两个所述推送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两侧;所述推送板将所述纺织品位于所述宽度定位板的一侧的部分推向所述宽度定位板的另一侧。进一步,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具有:光电开关和光栅尺;所述光电开关和和光栅尺位于所述宽度定位板上,所述光电开关位于所述光栅尺的零刻度位置处,所述光电开关控制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开关。进一步,该折叠机还包括:对正滚筒和对正控速模块;所述对正滚筒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所述对正滚筒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料侧;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轴线的中垂面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中垂面重合;所述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的下方均具有对正传感器,两个对正传感器的检测点连线与所述第一滚筒的轴线平行;所述对正传感器与所述对正控速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对正控速模块控制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第二滚筒之间的转速差。进一步,折叠机还具有压实机构:所述压实机构位于所述纵折装置的下料口;所述压实机构具有可伸缩的压板。进一步,所述压板朝向所述下料口的一面设有加香件或者消毒件中的至少一种。本说明书记载的各个实施例通过将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所述伸缩联动件均与所述伸缩信号模块电性连接,根据测量得到的纺织品的长度,调整翻折机构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折叠后的皮草对齐效果好,折叠精度高。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需声明的是,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附图,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的效果图;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的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纺织品折叠机通常是对放置好的纺织品直接进行翻折,这种方式常常难以对齐,存在折叠不精准影响美观的现问题,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发现,这是因为,纺织品的不同个体的长度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者波动,比如洗涤次数的差异可能使同一型号的皮草的长度存在差异,或者生产工艺的波动也可能会使皮草的长度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如果能提供一种折叠精度高的自动折叠机,将很大程度改善这种情况。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包括: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纵折装置,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位于所述纵折装置的上料侧,所述纵折装置包括纵折本体、翻折机构、伸缩联动件和伸缩信号模块,所述翻折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翻折机构通过所述伸缩联动件与所述纵折本体连接,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所述伸缩联动件均与所述伸缩信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伸缩信号模块调整至少两个所述翻折机构的间距。通过测量纺织品的长度,调整翻折机构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折叠后的皮草对齐效果好,折叠精度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是在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纵折装置,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位于所述纵折装置的上料侧;/n所述纵折装置包括纵折本体、翻折机构、伸缩联动件和伸缩信号模块;/n所述翻折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翻折机构通过所述伸缩联动件与所述纵折本体连接;/n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所述伸缩联动件均与所述伸缩信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伸缩信号模块调整至少两个所述翻折机构的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自动折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纵折装置,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位于所述纵折装置的上料侧;
所述纵折装置包括纵折本体、翻折机构、伸缩联动件和伸缩信号模块;
所述翻折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翻折机构通过所述伸缩联动件与所述纵折本体连接;
所述纺织品长度测量装置和所述伸缩联动件均与所述伸缩信号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伸缩信号模块调整至少两个所述翻折机构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折本体上固定有定位传感器;
所述伸缩信号模块调整所述翻折机构与所述定位传感器的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机构具有:翻转轴、翻折爪和翻转联动件;
所述翻折爪与所述翻折轴固定连接;
所述翻转联动件与所述翻转轴联动连接;
所述定位传感器与所述翻转联动件电性连接,向所述翻转联动件输出翻转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折装置还具有:第一传送带和带轴;
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数量为多条,所述带轴的数量为M(M大于1);
多个所述带轴平行且正对;
所述带轴的轴线与所述翻转轴的轴线平行;
多条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依次套接在一个带轴上,多条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另一端依次套接在另一个带轴上;
多个所述翻折爪由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方通过多个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间隔翻出至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机,所述纵折装置还具有折棱压杆;
所述折棱压杆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翻转轴的轴线,所述折棱压杆通过伸缩件与所述纵折装置连接,所述伸缩件的伸缩方向为所述折棱压杆的轴线方向,所述折棱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西杰张勇向方经杨知闲郑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才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