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1854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5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具有曝气洗涤仓,曝气洗涤仓具有内仓体、外仓体和曝气机构,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上具有通孔,内仓体的内侧与外侧通过通孔贯通,曝气机构固定于外仓体的底部,曝气机构具有朝向内仓体的出气孔。通过在洗涤仓的底部设置曝气机构,产生气泡,由于气泡在洗涤仓中上浮,带动液体中的杂质上浮,气泡上浮至液面后便可将杂质携带到液面上,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接触到纺织品时,也可以由纺织品冒出,将纺织品向上一面上的杂质携带至液面,杂质和气泡在洗涤仓的液面上富集,从而降低了纺织品与杂质分离的难度。

A textile clea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
本申请涉及纺织品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纺织品容易吸附脏污,因此,这催生了纺织品清洁行业的产生,现有的洗涤方式多是将纺织品置于洗涤仓中,向洗涤仓中注入水和去污剂,洗涤仓翻转带动纺织物的翻转,使纺织物之间产生摩擦,进而使杂质与纺织物脱离,来进行洗涤。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纺织品与杂质分离效率低的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具有曝气洗涤仓;所述曝气洗涤仓具有内仓体、外仓体和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上具有通孔,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的内侧与外侧通过所述通孔贯通;所述曝气机构固定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外仓体的底部;所述曝气机构具有出气孔,所述曝气机构的出气孔朝向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可选地,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旋转时,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气孔的圆心连线垂直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的旋转轴线。可选地,所述曝气机构具有抽气泵和曝气盘;所述曝气盘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孔,所述曝气盘的出气孔形成所述曝气机构的出气孔,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盘的进气口连通。可选地,所述抽气泵还具有臭氧进气口和空气进气口,所述臭氧进气口上具有阀门。可选地,所述抽气泵的空气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外仓体的顶部连通。可选地,还具有微波激荡器,所述微波激荡器固定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外仓体的底部。可选地,具有:洗涤单元、第一脱水仓、漂洗仓和第二脱水仓;所述曝气洗涤仓位于所述洗涤单元;所述第一脱水仓具有纺织品进料口和纺织品出料口;所述第一脱水仓的纺织品进料口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纺织品出料口之间具有传送机构;所述第一脱水仓的纺织品出料口与所述漂洗仓的纺织品进料口之间具有传送机构;所述漂洗仓的纺织品出料口与所述第二脱水仓的纺织品进料口之间具有传送机构。可选地,曝气洗涤仓还具有进水口和去污剂进料口。可选地,所述曝气洗涤仓还可以具有进水管和去污剂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曝气洗涤仓连通,在所述曝气洗涤仓的仓壁上形成进水口;所述去污剂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在所述进水管的管壁形成去污剂进料口。本说明书记载的各种实施例通过在洗涤仓的底部设置曝气机构,产生气泡,由于气泡在洗涤仓中上浮,带动液体中的杂质上浮,气泡上浮至液面后便可将杂质携带到液面上,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接触到纺织品时,也可以由纺织品冒出,将纺织品向上一面上的杂质携带至液面,杂质和气泡在洗涤仓的液面上富集,从而降低了纺织品与杂质分离的难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一提出一种的纺织品清洁系统的侧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提出一种的纺织品清洁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曝气洗涤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曝气洗涤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纺织品的方法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这种简单的洗涤方式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比如,纺织品具有杂质容易混杂到洗涤仓的液体中,由于杂质的密度或者液体的粘度等物理特性使杂质很难快速与液体分离,因而容易夹杂到纺织品中,再或者,或者纺织品上表面具有一些杂质,也很难与防止品分离,分离效率低,使得洗涤效果较差。这种洗涤方式有待改进。申请人发现,可以通过在洗涤仓的底部设置曝气机构,产生气泡,由于气泡在洗涤仓中上浮,因而可以带动液体中的杂质上浮,气泡上浮至液面后便可将杂质携带到液面上,而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接触到纺织品时,也可以由纺织品冒出,将纺织品向上一面上的杂质携带至液面,杂质和气泡在洗涤仓的液面上富集,从而可以降低纺织品与杂质分离的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使本
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是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它的包含,例如,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通过在洗涤仓和漂洗仓之间设置第一脱水仓,在洗涤和漂洗之间进行脱水,使进入漂洗仓的纺织品只携带少量的污水,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漂洗次数或减小单次漂洗的注水量,更环保。图1为实施例一提出一种的纺织品清洁系统的侧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提出一种的纺织品清洁系统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该系统具有:洗涤仓101、第一脱水仓102、漂洗仓103和第二脱水仓104;其中,洗涤仓101具有纺织品进料口,f表示纺织品传送的方向;第一脱水仓102具有纺织品进料口和纺织品出料口;第一脱水仓102的纺织品进料口与所述洗涤仓的纺织品出料口之间具有传送机构;第一脱水仓102的纺织品出料口与漂洗仓103的纺织品进料口之间具有传送机构;漂洗仓103的纺织品出料口与第二脱水仓104的纺织品进料口之间具有传送机构。其中,第一脱水仓102可以为压榨式脱水仓,利用对纺织品的挤压,减小纺织品的间隙,使其携带的污水脱离纺织品;第一脱水仓也可以为旋转脱水仓,在旋转时,利用污水的惯性和液体具有的流动性,使污水与纺织品分离,将纺织品中的污水尽量多的除去,以便在快速烘干的过程中尽量节约能源,当然,第一脱水仓也可以为压榨旋转脱水仓,在此不做具体阐述。其中,第二脱水仓104可以为压榨式脱水仓,也可以为旋转脱水仓或者烘干式脱水仓等等方式,此外,第二脱水仓也可以为多个,比如,由一个压榨式的脱水仓以及一个烘干式的脱水仓组成,在此不做具体阐述。由于纺织品干燥过程中,纺织品中携带少量的污水,水分蒸发后,污水中的溶质依然留在纺织品上,因此,漂洗的实质是将纺织品携带的液体稀释,从而在烘干或者晾晒时,漂洗物中最终携带的水分蒸发后,只有少量的污物残留,因此,注水量和漂洗次数往往影响了最后的清洁效果。现有的清洁方式在洗涤仓后直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曝气洗涤仓;/n所述曝气洗涤仓具有内仓体、外仓体和曝气机构;/n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上具有通孔,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的内侧与外侧通过所述通孔贯通;/n所述曝气机构固定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外仓体的底部;/n所述曝气机构具有出气孔,所述曝气机构的出气孔朝向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曝气洗涤仓;
所述曝气洗涤仓具有内仓体、外仓体和曝气机构;
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上具有通孔,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的内侧与外侧通过所述通孔贯通;
所述曝气机构固定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外仓体的底部;
所述曝气机构具有出气孔,所述曝气机构的出气孔朝向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旋转时,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气孔的圆心连线垂直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内仓体的旋转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具有抽气泵和曝气盘;
所述曝气盘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孔,所述曝气盘的出气孔形成所述曝气机构的出气孔;
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与所述曝气盘的进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纺织品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还具有臭氧进气口和空气进气口,所述臭氧进气口上具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品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的空气进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曝气洗涤仓的外仓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西杰张勇向方经杨知闲郑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才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