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鸟钩及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76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鸟钩以及含有该鸟钩的输送线,属于输送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鸟钩,所述鸟钩上成型有用于推动载具前进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两侧分别成型有上行抵靠部和下行抵靠部;限位槽上有中心线A;上行抵靠部和下行抵靠部的下端均朝中心线A方向倾斜。本技术方案具体的通过将限位槽的形状设计成上宽下窄梯形形状或者一端优弧状,总之是一个向下收窄的形状设计。这样的设计就可以不管在上行或者下行的过程中始终让载具牢牢的被锁定在限位槽内。这样的设计简单有效,非常适用于工厂实际使用的场景。

A bird hook and conveyor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鸟钩及输送线
本技术属于输送系统
,特指一种鸟钩以及含有该鸟钩的输送线。
技术介绍
目前,输送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基本上不管是服装厂还是商超系统,如果想要实现经营流程的自动化最佳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动化的输送线进行整合。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必然会遇到一个问题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必然会有运行轨道上升或者下降的过程。而这个时候鸟钩作为驱动载具前进的部件必然要能够实现不管是上升或者下降都可以驱动,不会有脱钩的情况发生。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款鸟钩能够同时应对上升或者下降的路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应对上行和下行轨道路况的鸟钩以及含有该鸟钩的输送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鸟钩,所述鸟钩至少包括有鸟钩主体;所述鸟钩上成型有用于推动载具前进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两侧分别成型有上行抵靠部和下行抵靠部;限位槽上有中心线A;上行抵靠部和下行抵靠部的下端均朝中心线A方向倾斜。优选地,所述鸟钩至少包括有铰接杆,铰接杆和所述鸟钩主体左端通过铰接形成铰接部且在所述铰接杆和所述鸟钩主体的右端之间抵靠有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鸟钩主体的上端和铰接杆的下端分别成型有一凸柱,凸柱外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凸柱的周侧成型有增厚区。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形状是上宽下窄的梯形或者优弧段。一种输送线,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鸟钩,还包括有用于承载鸟钩的轨道,轨道的一侧设置有机架,机架的下端可转动设置有一转板,转板位于所述鸟钩一侧的下端部用于通过转动驱动鸟钩抬升。优选地,所述转板上端套设有转轴,转轴的上端可转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段连接有气缸。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成型有安装孔,所述气缸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竖轴,竖轴套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优选地,所述转轴外套设有支撑套,支撑套的上端与所述机架紧固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杆成型有开口槽,开口槽内套设有所述转轴;所述开口槽还成型有供紧固件穿过并夹紧转轴的通孔,所述转板两侧还成型有方便推动鸟钩提升的倾斜面。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方案具体的通过将限位槽的形状设计成上宽下窄梯形形状或者一端优弧状,总之是一个向下收窄的形状设计。这样的设计就可以不管在上行或者下行的过程中始终让载具牢牢的被锁定在限位槽内。这样的设计简单有效,非常适用于工厂实际使用的场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之三;图2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之二;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鸟钩;2-链轮;3-轨道;4-机架;5-转轴;6-转轴;7-连接杆;8-气缸;9-驱动杆;10-竖轴;11-限位槽;12-中心线A;13-上行抵靠部;14-下行抵靠部;15-鸟钩主体;16-铰接杆;17-凸柱;18-增厚区;23-等距同心圆B;24-中位点;51-倾斜面;61-支撑套;71–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具有新型鸟钩的输送线,所述鸟钩1上成型有用于推动载具前进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两侧分别成型有上行抵靠部13和下行抵靠部14;限位槽11上有中心线A12;上行抵靠部13和下行抵靠部14的下端均朝中心线A12方向倾斜。所述限位槽11的形状是上宽下窄的梯形或者优弧段。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一种鸟钩的设计思路。本技术方案具体的通过将限位槽的形状设计成上宽下窄梯形形状或者一端优弧状,总之是一个向下收窄的形状设计。这样的设计就可以不管在上行或者下行的过程中始终让载具牢牢的被锁定在限位槽内。这样的设计简单有效,非常适用于工厂实际使用的场景。同时上行抵靠部13和下行抵靠部14的下端均朝中心线A12方向倾斜,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对不同路况的同时适应。优选地,所述鸟钩1至少包括有鸟钩主体15和铰接杆16,铰接杆16和所述鸟钩主体15左端通过铰接形成铰接部且在所述铰接杆16和所述鸟钩主体15的右端之间抵靠有复位弹簧。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鸟钩1的形状设计,限位槽11的设计能够驱动勾住载具19推动前行。而且将限位槽11设置在缓降区,这样的方式简单有效。同时本技术方案还具体的说明了铰接部的工作原理,铰接杆16和所述鸟钩主体15左端通过铰接形成所述铰接部,这样保证了铰接杆16和所述鸟钩主体15之间连接之后还能保证转动,所述铰接杆16和所述鸟钩主体15的右端之间抵靠有复位弹簧解释了鸟钩1在被升降装置顶起之后如何实现自动复位的功能。优选地复位弹簧可以采用管弹簧。优选地,所述鸟钩主体15的上端和铰接杆16的下端分别成型有一凸柱17,凸柱17外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然后为了进一步限定复位弹簧的位置,在铰接杆16和鸟钩主体15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小的凸柱17,用这个凸柱17来限定复位弹簧的位置。这样就可进一步的让复位弹簧的位置更加稳定,鸟钩1复位的力度也更大。优选地,所述凸柱17的周侧成型有增厚区18。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保证防止鸟钩1破裂的方式,由于凸柱17的设计,因此本申请在凸柱17附近的位子将鸟钩1加粗加厚。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破口。一种输送线,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鸟钩,还包括有用于承载鸟钩1的轨道3,轨道3的一侧设置有机架4,机架4的下端可转动设置有一转板5,转板5位于所述鸟钩1一侧的下端部用于通过转动驱动鸟钩1抬升。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能够让鸟钩1抬起来的机构。由于在实际使用中,有些载具19必然是需要被鸟钩1推动前进的,但是有些又是需要被留在原地的。但是传统的鸟钩1在处理这种情况时,都需要人手动来将载具19放下。因此本申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特别的在在机架4的下端设置一个转板5,这个转板5是会转动的。转动的结果是让转板5碰到鸟钩1的下端部从而能够驱动鸟钩1抬升。从附图中可以明显看到,鸟钩1的下端部成型有圆弧状的圆弧段,转板5抵靠在这个圆弧段上就可以驱动鸟钩1向上抬起。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轨道3是指用于拖动鸟钩1前进的设备总和。另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机架4是指安装在轨道3一侧用于支撑转板5的部件,这部分属于行业公知常识,这里不多做赘述。同时这样的设计,在配合限位槽11的时候还能让鸟钩抬起小段就可以方便的实现鸟钩和载具的分离,非常的简单有效。优选地,所述转板5上端套设有转轴6,转轴6的上端可转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段连接有气缸8。本技术方案具体的公开了一种驱动转板5转动的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气缸8拉着连接杆7来回运动,连接杆7一边转动一边拉动这转轴6转动,最后转轴6驱动转板5转动,最终实现对鸟钩1的抬升作业。优选地,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成型有安装孔,所述气缸8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杆9,驱动杆9的一端设置有竖轴10,竖轴10套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本技术具体的公开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鸟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鸟钩(1)至少包括有鸟钩主体(15);所述鸟钩(1)上成型有用于推动载具前进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两侧分别成型有上行抵靠部(13)和下行抵靠部(14);限位槽(11)上有中心线A(12);上行抵靠部(13)和下行抵靠部(14)的下端均朝中心线A(12)方向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鸟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鸟钩(1)至少包括有鸟钩主体(15);所述鸟钩(1)上成型有用于推动载具前进的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两侧分别成型有上行抵靠部(13)和下行抵靠部(14);限位槽(11)上有中心线A(12);上行抵靠部(13)和下行抵靠部(14)的下端均朝中心线A(12)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鸟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鸟钩(1)至少包括有铰接杆(16),铰接杆(16)和所述鸟钩主体(15)左端通过铰接形成铰接部且在所述铰接杆(16)和所述鸟钩主体(15)的右端之间抵靠有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鸟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鸟钩主体(15)的上端和铰接杆(16)的下端分别成型有一凸柱(17),凸柱(17)外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鸟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17)的周侧成型有增厚区(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鸟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的形状是上宽下窄的梯形或者优弧段。


6.一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端文褚如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