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60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包括车架总成,其包括相对的左车架和右车架,左车架和右车架均由各自的纵向结构段和连接在纵向结构段的上端并向前延伸的横梁段构成,两横梁段的前端还分别通过L形的下摇篮左梁和下摇篮右梁连接至对应的纵向结构段的下端以形成框架结构;左车架和右车架的纵向结构段的中下部至下摇篮左梁和下摇篮右梁的中下部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动力总成;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总成、控制器以及接线盒,控制器连接于电机总成的上表面,接线盒连接在控制器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落实了车架的形式,形成了动力总成的安装空间,动力总成包含电机总成、控制器以及接线盒,集成性高,结构紧凑,便于装拆、维护维修的操作。

Power assembly structure of electric cross-country motor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动摩托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摩托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动力来源为其内部安装的电池,电池的电力输出通过接线盒电连接至电机、控制器、GPS等电子元器件。目前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连接还未做统一规范要求,现有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多样,如摩托车通常将控制器设于水箱位置,踏板车通常将控制器设于座垫下方,接线盒又布置在其它位置,造成整车结构不紧凑,空间占用多导致整车体积大,接线走线复杂也容易出现问题,维护维修还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取得集成性高,结构紧凑的效果,便于安装、拆卸、维护维修的操作,电连接线布置清晰简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包括相对的左车架和右车架,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均由各自的纵向结构段和连接在纵向结构段的上端并向前延伸的横梁段构成,两横梁段的前端还分别通过L形的下摇篮左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包括相对的左车架和右车架,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均由各自的纵向结构段和连接在纵向结构段的上端并向前延伸的横梁段构成,两横梁段的前端还分别通过L形的下摇篮左梁和下摇篮右梁连接至对应的纵向结构段的下端以形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左车架和右车架的纵向结构段的中下部至下摇篮左梁和下摇篮右梁的中下部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总成、控制器以及接线盒,所述控制器连接于电机总成的上表面,所述接线盒连接在控制器的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包括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包括相对的左车架和右车架,所述左车架和右车架均由各自的纵向结构段和连接在纵向结构段的上端并向前延伸的横梁段构成,两横梁段的前端还分别通过L形的下摇篮左梁和下摇篮右梁连接至对应的纵向结构段的下端以形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左车架和右车架的纵向结构段的中下部至下摇篮左梁和下摇篮右梁的中下部之间的空间内安装有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总成、控制器以及接线盒,所述控制器连接于电机总成的上表面,所述接线盒连接在控制器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的接线孔呈上、下朝向布置以避免接线后占用整车前后方向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机总成的缸壳与两纵向结构段通过第一横销和第二横销相连,还通过第三横销与下摇篮左梁和下摇篮右梁相连;第一横销位于第二横销上方,第三横销位于第一横销和第二横销的前方以形成稳固的三点连接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越野摩托车动力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纵向结构段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第一连接孔;两纵向结构段的下端之间连接有车架下横梁,车架下横梁上设有向前凸起的连接支耳,连接支耳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下摇篮左梁和下摇篮右梁的拐弯处之前连接有摇架横梁,摇架横梁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
所述电机总成的缸壳上凸起设有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第一连接孔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马科陈家雄甘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