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ECU系统及其供电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4507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ECU系统及其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降压模块,与外部电源相连,用于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预定电压后输出;第二降压模块,分别与外部电源和车载ECU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在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预定电压后输出;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后形成为第一控制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端口,第二支路形成为车载ECU中第一控制模块之外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端口,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第一供电端口,第一支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第一供电端口。本实施例能提升兼容性,降低成本,而且能降低能耗。

On board ECU system and its power supply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ECU系统及其供电电路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机动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ECU系统及其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载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系统通常是由MCU(微控制器)芯片、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双处理器为核心组建的控制系统,为保证车载ECU能有稳定的电源供应,车载ECU内置有供电电路来外接机动车的系统电源,以将系统电源电压转换到车载ECU的各用电模块(例如CAN收发器或DSP模块等功能执行模块)所需的电压来实现供电。现有的供电电路一般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Regulator)和DC-DC降压电路,其中,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系统电源和MCU芯片,用于将系统电源电压(例如12V)进行降压至第一预定电压并供给MCU芯片,而DC-DC降压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系统电源和车载ECU内的其他用电模块,用于将系统电源电压转换至不同于第一预定电压的第二预定电压并供给车载ECU内的其他用电模块。而且,DC-DC降压电路的控制端还连接所述MCU芯片而由MCU芯片控制DC-DC降压电路的启闭。但是,现有的这种车载ECU系统中,MCU芯片仅由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供电,低压差线性稳压器需要满足MCU芯片工作峰值电流需求。由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将电源从12V(或者24V,针对24V的机动车系统)降低到5V后供给MCU芯片使用时,压差特别大,大量的电能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以发热方式消耗掉。出于成本和ECU小型化等考虑,往往会选择小功率小封装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当MCU芯片工作功耗小,即所需电流小,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发热少,系统能稳定可靠工作;但是,若MCU芯片工作功耗大,会导致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发热多,温度上升高,然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在高温下工作不稳定(或者所选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在温度超标进行保护而不输出电源),导致MCU芯片不能工作。为此,在一些高功耗的控制系统中,会选用大功率大封装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来供电,但由于无法很好地避免电能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上以发热方式被消耗掉,供电电路的能源利用效率低,而且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发热还会对其它热敏感元器件产生较大干扰。为此,只能针对不同的控制系统采用不同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由此又会带来配件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ECU供电电路,能有效提升兼容性并降低成本。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载ECU系统,能有效提升兼容性并降低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ECU供电电路,包括:第一降压模块,与外部电源相连,用于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预定电压后输出;第二降压模块,分别与外部电源和车载ECU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在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预定电压后输出;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后形成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端口,所述第二支路单独形成为车载ECU中第一控制模块之外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端口,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所述第一支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定电压低于所述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一开关是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连接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供电端口的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二开关是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路的末端和所述第一供电端口的第二二极管D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二极管D2均为低压差二极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降压模块为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降压模块为DC-DC降压电路。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ECU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一个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控制端以控制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启闭,并在启动所述第二降压模块时促使所述第一开关截止而所述第二开关导通以及在关闭所述第二降压模块时促使所述第一开关导通。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由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对应控制的音视频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和音视频模块均连接至所述第二供电端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为MCU芯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为DSP芯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首先通过第一降压模块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预定电压后输出给车载ECU的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启动;当车载ECU进入正常工作时,车载ECU对供电电流需求高,第一控制模块控制第二降压模块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预定电压后输出给车载ECU中第一控制模块和用电模块,不使用或少使用第一降压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此时实现了高效率供电电路替代低效率供电电路进行供电,降低了能耗;当车载ECU进入低功耗模式时,此时用电模块不需要供电,而第一控制模块对供电电流需求非常低,可直接采用第一降压模块输出第一预定电压供电,因此可以选用的第一降压模块型号也更多,提高了兼容性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载ECU系统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车载ECU系统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ECU供电电路10,包括:第一降压模块101,与外部电源3相连,用于将外部电源3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预定电压后输出;第二降压模块103,分别与外部电源3和车载ECU1的第一控制模块12相连,用于在第一控制模块12的控制下将外部电源3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预定电压后输出;所述第二降压模块103的输出端分为第一支路1030和第二支路1032,所述第一支路130和第一降压模块101的输出端相连接后形成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2供电的第一供电端口104,所述第二支路1032单独形成为车载ECU1中第一控制模块12之外的用电模块14供电的第二供电端口105,所述第一降压模块10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106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104,所述第一支路1030通过第二开关107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104。本技术实施例首先通过第一降压模块101将外部电源3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预定电压后输出给车载ECU1的第一控制模块12,第一控制模块12启动;当车载ECU1进入正常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ECU供电电路,包括:/n第一降压模块,与外部电源相连,用于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预定电压后输出;/n第二降压模块,分别与外部电源和车载ECU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在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预定电压后输出;/n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后形成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端口,所述第二支路单独形成为车载ECU中第一控制模块之外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端口,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所述第一支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ECU供电电路,包括:
第一降压模块,与外部电源相连,用于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一预定电压后输出;
第二降压模块,分别与外部电源和车载ECU的第一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在第一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外部电源输出的电压转换为第二预定电压后输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分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后形成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端口,所述第二支路单独形成为车载ECU中第一控制模块之外的用电模块供电的第二供电端口,所述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所述第一支路通过第二开关连接至所述第一供电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ECU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电压低于所述第二预定电压,所述第一开关是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连接于第一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供电端口的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二开关是正极和负极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支路的末端和所述第一供电端口的第二二极管D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ECU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平张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