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的充电控制
,具体涉及为一种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
技术介绍
充电桩目前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其都采用充电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的控制与保护,防止蓄电池过充电。直流充电桩与交流充电桩相比,其直接将输出的直流电给车载电池进行充电,功率较大(有60KW、120KW、200KW等),充电速率较快,且不需要借助电动汽车车载电机来充电,因此直流充电桩采用的直流充电控制器需内设有功率控制模块,以控制充电主控模块的输出功率和充电模块的启闭。但目前市面上的直流充电控制器种类繁多,各厂家的型号或标准各不相同,其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差异,使得各种直流充电控制器的通用性及兼容性较差,难以进行更换,加大维修难度,进而使得充电桩商家需要囤积多种直流充电控制器的备品备件,间接地增大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规范化设计直流充电控制器,使其结构紧凑,功能完善,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直流充电桩,同时各直流充电控制器的通用性及兼容性较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包括充电主控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充电主控模块与功率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充电主控模块包括第一接口总成和第三接口总成,所述第一接口总成包括直流熔断器状态接口和低压辅助电源状态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总成包括直流接触器内侧电压采样接口和直流接触器外侧电压采样接口;/n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第九接口总成,所述第九接口总成包括与充电模块通信连接的第五CAN2.0接口和与开关模块通信连接的第六CAN2.0接口,所述功率控制模块通过第五CAN2.0接口和第六CAN2.0接口来控制充电模块的输出功率和充电模块的启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包括充电主控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充电主控模块与功率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主控模块包括第一接口总成和第三接口总成,所述第一接口总成包括直流熔断器状态接口和低压辅助电源状态接口,所述第三接口总成包括直流接触器内侧电压采样接口和直流接触器外侧电压采样接口;
所述功率控制模块包括第九接口总成,所述第九接口总成包括与充电模块通信连接的第五CAN2.0接口和与开关模块通信连接的第六CAN2.0接口,所述功率控制模块通过第五CAN2.0接口和第六CAN2.0接口来控制充电模块的输出功率和充电模块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口总成还包括充电枪头归位状态接口、充电枪电子锁状态接口、正母线直流接触器状态接口、负母线直流接触器状态接口、急停开关状态接口、门禁开关状态第一接口和水浸开关状态第一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接口总成还包括充电枪正极温度采样接口、充电枪负极温度采样接口、CC1电压采样接口、工作地接口和直流电流采样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主控模块还包括第二接口总成,该第二接口总成接入直流电,用于给充电主控模块提供内部工作电流;
所述第二接口总成为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该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端子为直角弯针;
所述第二接口总成包括工作电源输入接口和接地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直角弯针的间距为5.08mm,所述直角弯针在垂直一端的伸出量为3.30mm;
所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两端开设有配耳孔,所述配耳孔的中心到三针式的拔插接线端子座的侧壁距离为2.49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直流充电控制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主控模块还包括第四接口总成和第五接口总成;
所述第四接口总成包括低压辅助电源控制接口、充电枪电子锁控制接口、泄放继电器K控制接口、直流接触器K1控制接口、直流接触器K2控制接口、充电模块紧急停机第一接口、开出控制电源输入接口、指示灯接口和12V+输出接口;
所述第五接口总成包括RS232通信接口、第一RS485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秀,杜昭,罗杰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嵌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