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中田专利>正文

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印版紧固元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377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印版紧固元件结构,该印版紧固元件结构设置于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外壳上,该印版紧固元件结构包括有设置于该外壳内壁并对称分布的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该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均朝外壳内部凸伸,使该第一紧固元件与外壳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隔,该第二紧固元件与外壳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分别成型有相对应并供印版装配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印版两端成型的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分别插装于该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使印版安装于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之间,并可相对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转动。

Plate fastening element structure of built-in ink return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印版紧固元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回墨印章产品
,特指一种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印版紧固元件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的回墨印章是由外壳、活动设置于外壳中的托架、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外壳上的印版、安装于托架中的墨盒及设置于外壳与托架之间的弹簧构成。单手握住回墨印章向下按压即可将印版印在纸面和其他可印材质上,并得到相应的图案或文字。随后,只要放松手掌压力,托架在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复位,印版又返回重新固定盖在里面的墨盒上,以便下次印制图案或文字。较之于目前市场的原子印和渗透印,回墨印章更经久耐用。换上不同的墨盒,一枚章便可盖出不同颜色。印油用完后,只需要更换墨盒或添加墨油,又可以让您完成上万次完美盖印。印迹快干而清晰,印章字体永不变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常规回墨印章的外壳需要在其上端或下端边缘开设两个开口,使外壳两侧均成型有向外凸伸的板体,该板体上设置有轴孔,而印版两端成型的轴体穿入该轴孔中,该印版能够相对该外壳转动。由于外壳需要在其上端或下端边缘开设两个开口,导致外壳的外形不完整、不美观,且该外壳两侧的板体厚度较薄,导致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印版紧固元件结构,其设置于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外壳(1)上,其特征在于:该印版紧固元件结构包括有设置于该外壳(1)内壁并对称分布的第一紧固元件(11)和第二紧固元件(12),该第一紧固元件(11)和第二紧固元件(12)均朝外壳(1)内部凸伸,使该第一紧固元件(11)与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隔,该第二紧固元件(12)与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第一紧固元件(11)和第二紧固元件(12)分别成型有相对应并供印版(2)装配的第一轴孔(111)和第二轴孔(121),印版(2)两端成型的第一轴体(21)和第二轴体(22)分别插装于该第一轴孔(111)和第二轴孔(121)中,使...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印版紧固元件结构,其设置于内置式回墨印章的外壳(1)上,其特征在于:该印版紧固元件结构包括有设置于该外壳(1)内壁并对称分布的第一紧固元件(11)和第二紧固元件(12),该第一紧固元件(11)和第二紧固元件(12)均朝外壳(1)内部凸伸,使该第一紧固元件(11)与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隔,该第二紧固元件(12)与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隔,所述第一紧固元件(11)和第二紧固元件(12)分别成型有相对应并供印版(2)装配的第一轴孔(111)和第二轴孔(121),印版(2)两端成型的第一轴体(21)和第二轴体(22)分别插装于该第一轴孔(111)和第二轴孔(121)中,使印版(2)安装于第一紧固元件(11)和第二紧固元件(12)之间,并可相对第一紧固元件(11)和第二紧固元件(12)转动。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田宋超
申请(专利权)人:刘中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