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中田专利>正文

一种识别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654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0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识别带,包括带本体和摁扣,带本体上具有能够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将信息记载的信息记载区,摁扣包括子扣和母扣,带本体A端设置子扣,带本体B端设置母扣,子扣和母扣扣合实现带本体两端的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集中生活或者活动场所,例如幼儿园、学校、培训场所等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使得物品容易区分,避免物品误取、误用或者丢失,方便例如老师、服务员等管理人员的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识别带
技术介绍
在一些集中生活或者活动场所,例如幼儿园、学校、培训场所等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他们使用的物品不容易区分而产生混淆,物品容易被误取、误用或者丢失,不方便例如老师、服务员等管理人员的管理,增加管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识别带,用于区分物品归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识别带,包括带本体和摁扣,带本体上具有能够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将信息记载的信息记载区,摁扣包括子扣和母扣,带本体A端设置子扣,带本体B端设置母扣,子扣和母扣扣合实现带本体两端的锁定。上述识别带,子扣包括塑料材质的扣面Ⅰ和塑料材质的底扣Ⅰ,扣面Ⅰ包括扣盖Ⅰ和扣盖Ⅰ中心向上伸出的铆钉杆Ⅰ,底扣Ⅰ包括基板和基板上表面向上伸出的圆筒状扣柱,扣柱的外圆面为扣合面,位于扣柱内的基板的中心开设有供铆钉杆Ⅰ穿过的铆钉孔Ⅰ,带本体A端置于扣盖Ⅰ和基板之间并且铆钉杆Ⅰ穿透带本体A端后再经由铆钉孔Ⅰ穿出,铆钉杆Ⅰ上部墩粗形成钉头以使得扣盖Ⅰ、带本体A端和基板固定。上述识别带,母扣包括塑料材质的扣面Ⅱ和塑料材质的底扣Ⅱ,扣面Ⅱ包括扣盖Ⅱ和扣盖Ⅱ中心向上伸出的铆钉杆Ⅱ,底扣Ⅱ包括圆筒状扣套,扣套的内圆面为扣合面,子扣和母扣扣合时扣柱位于扣套内,扣套下端由底板封堵,底板中心开设有供铆钉杆Ⅱ穿过的铆钉孔Ⅱ,扣套的上端具有径向外凸缘,带本体B端置于扣盖Ⅱ和底板之间并且铆钉杆Ⅱ穿透带本体B端后再经由铆钉孔Ⅱ穿出,铆钉杆Ⅱ上部墩粗形成钉头以使得扣盖Ⅱ、带本体B端和底板固定。上述识别带,扣盖Ⅰ呈球冠状,扣盖Ⅰ外缘形成上凸缘。上述识别带,扣盖Ⅱ呈球冠状,扣盖Ⅱ外缘形成上凸缘。上述识别带,径向外凸缘上设置有上下方向贯穿径向外凸缘的减重孔。上述识别带,扣盖Ⅰ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加强肋。上述识别带,扣柱的上端缩口。上述识别带,信息记载区形成有便于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将信息记载的涂层。带本体上具有能够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将信息(例如:姓名、电话等)记载的信息记载区,带本体两端分别设置子扣和母扣,将识别带穿设在物品(例如:衣物、书包、水杯等)上,然后将子扣和母扣扣合,使得识别带形成环状,牢靠的连接在物品上,以指示物品归属。本技术适用于集中生活或者活动场所,例如幼儿园、学校、培训场所等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使得物品容易区分,避免物品误取、误用或者丢失,方便例如老师、服务员等管理人员的管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扣面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图4为底扣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C-C剖面图。图6为扣面Ⅱ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剖面图。图8为底扣Ⅱ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D-D剖面图。图中:1带本体,2子扣,3母扣,4记载区,5扣盖Ⅰ,6铆钉杆Ⅰ,7加强肋,8基板,9扣柱,10铆钉孔Ⅰ,11扣盖Ⅱ,12铆钉杆Ⅱ,13扣套,14铆钉孔Ⅱ,15径向外凸缘,16减重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识别带,包括带本体1和摁扣,带本体上具有能够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将信息记载的信息记载区4,摁扣包括子扣2和母扣3,为了描述方便,带本体的两端分别定义为A端和B端。带本体A端设置子扣,带本体B端设置母扣,子扣和母扣扣合实现带本体两端的锁定。本技术利用摁扣将识别带挂到物品上,起到物品归属识别的作用,另外还可起到装饰的作用。与缝到物品上、用不干胶或热熔胶粘到物品上相比,本技术能够重复利用,不损伤物品。本技术不光美观、安全,还可重复利用,保护环境,方便携带,不损伤衣物等物品。信息后期能够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记载在信息记载区。子扣包括塑料材质的扣面Ⅰ和塑料材质的底扣Ⅰ,如图2和图3所示,扣面Ⅰ包括扣盖Ⅰ5和扣盖Ⅰ中心向上伸出的铆钉杆Ⅰ6。如图4和图5所示,底扣Ⅰ包括基板8和基板上表面向上伸出的圆筒状扣柱9,扣柱的外圆面为扣合面,位于扣柱内的基板的中心开设有供铆钉杆Ⅰ穿过的铆钉孔Ⅰ10,带本体A端置于扣盖Ⅰ和基板之间并且铆钉杆Ⅰ穿透带本体A端后再经由铆钉孔Ⅰ穿出,铆钉杆Ⅰ上部墩粗形成钉头以使得扣盖Ⅰ、带本体A端和基板固定,实现了子扣与带本体A端的连接。母扣包括塑料材质的扣面Ⅱ和塑料材质的底扣Ⅱ,如图6和图7所示,扣面Ⅱ包括扣盖Ⅱ11和扣盖Ⅱ中心向上伸出的铆钉杆Ⅱ12。如图8和图9所示,底扣Ⅱ包括圆筒状扣套13,扣套的内圆面为扣合面,子扣和母扣扣合时扣柱位于扣套内,扣套下端由底板封堵,底板中心开设有供铆钉杆Ⅱ穿过的铆钉孔Ⅱ14,扣套的上端具有径向外凸缘15,带本体B端置于扣盖Ⅱ和底板之间并且铆钉杆Ⅱ穿透带本体B端后再经由铆钉孔Ⅱ穿出,铆钉杆Ⅱ上部墩粗形成钉头以使得扣盖Ⅱ、带本体B端和底板固定,实现了母扣与带本体B端的连接。具体地,扣盖Ⅰ呈球冠状,扣盖Ⅰ外缘形成上凸缘,提高扣盖Ⅰ的结构强度和美观性。具体地,扣盖Ⅱ呈球冠状,扣盖Ⅱ外缘形成上凸缘,提高扣盖Ⅱ的结构强度和美观性。具体地,径向外凸缘上设置有上下方向贯穿径向外凸缘的减重孔16,减轻底扣Ⅱ的重量,提高美观性。具体地,扣盖Ⅰ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加强肋7,提高扣盖Ⅰ的结构强度和美观性。具体地,扣柱的上端缩口,实现扣套与扣柱的扣合。具体地,信息记载区形成有便于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将信息记载录的涂层。具体地,带本体采用多种材质面料制成。以上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识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本体和摁扣,带本体上具有能够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将信息记载的信息记载区,摁扣包括子扣和母扣,带本体A端设置子扣,带本体B端设置母扣,子扣和母扣扣合实现带本体两端的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识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本体和摁扣,带本体上具有能够通过手写、印刷、雕刻、压凹或压凸方式将信息记载的信息记载区,摁扣包括子扣和母扣,带本体A端设置子扣,带本体B端设置母扣,子扣和母扣扣合实现带本体两端的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带,其特征在于:子扣包括塑料材质的扣面Ⅰ和塑料材质的底扣Ⅰ,扣面Ⅰ包括扣盖Ⅰ和扣盖Ⅰ中心向上伸出的铆钉杆Ⅰ,底扣Ⅰ包括基板和基板上表面向上伸出的圆筒状扣柱,扣柱的外圆面为扣合面,位于扣柱内的基板的中心开设有供铆钉杆Ⅰ穿过的铆钉孔Ⅰ,带本体A端置于扣盖Ⅰ和基板之间并且铆钉杆Ⅰ穿透带本体A端后再经由铆钉孔Ⅰ穿出,铆钉杆Ⅰ上部墩粗形成钉头以使得扣盖Ⅰ、带本体A端和基板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带,其特征在于:母扣包括塑料材质的扣面Ⅱ和塑料材质的底扣Ⅱ,扣面Ⅱ包括扣盖Ⅱ和扣盖Ⅱ中心向上伸出的铆钉杆Ⅱ,底扣Ⅱ包括圆筒状扣套,扣套的内圆面为扣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田李康
申请(专利权)人:刘中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