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电子印章,包括印章本体,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印章本体内的嵌入式电子电路,所述嵌入式电子电路包括用于控制处理印章本体相关外围部件及核心逻辑的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内置于所述印章本体内的无线通讯模组,所述无线通讯模组和所述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连接,通过与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双向通讯进行相关控制指令及状态数据的交互;油墨注入仓和字面本体部,所述油墨注入仓和所述字面本体部通过精微管道连接,且所述精微管道由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控制其通断;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物联网电子印章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全程感知、监管印章类产品的生命周期。
Internet of things electronic seal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联网电子印章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通讯
,特别是一种物联网电子印章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公共印章是集体信用的象征,对于机关单位、各类商业公司、企事业单位、乃至基层组织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关于印章产品及应用出台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严格定义了印章的刻制、启用、保管、移交乃至正确使用规范等各个方面。印章的正确管理和使用涉及单位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深层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鉴于印章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中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大小行政机构的庞大规模性;以及伴随着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和大众创业的背景,各类商业公司的注册注销的巨大日常性动态变化体量,印章产品本身具有很大的市场产业链。传统的印章产品本身属于物理结构性产品,印章的使用在印章的日常管理和使用人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法具有很多局限性,特别是大的集团产业公司,大都需要专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及各种专职人员事物的监管投入,一方面人力事物性投入较大,使用者因为工作需要正常使用各种流程费时费力不方便,管理者一样也很繁琐;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公章管理使用方式,并无法做到真正的事无遗漏(避免不合规及违法事件的发生),公司或单位仍然会时刻面临使用管理不当的巨大风险。目前,印章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印章的材料工艺方面,如回墨印章、电子油等……,但都是局限在印章的油墨材料技术等方面,仍属于传统物理范畴;国内,随着印章产业和管理制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要求内置NFC芯片的防伪印章,但其本身只能作印章真假的检验备案依据。在印章的实际使用管理方面并没有创新性的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联网电子印章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以物联通讯定位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电子印章的全生命周期位置轨迹的精准管理,协同电子印章本体的设计,达到印章类事物的信息化溯源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电子印章,包括印章本体,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印章本体内的嵌入式电子电路,所述嵌入式电子电路包括用于控制处理印章本体相关外围部件及核心逻辑的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内置于所述印章本体内的无线通讯模组,所述无线通讯模组和所述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连接,通过与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双向通讯进行相关控制指令及状态数据的交互;油墨注入仓和字面本体部,所述油墨注入仓和所述字面本体部通过精微管道连接,且所述精微管道由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控制其通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线通讯模组为NB-IOT模组或运营商网络通讯模组。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围部件包括蜂鸣器、LED指示灯、微震马达和加速度传感器。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墨注入仓与印章本体之间为一体式或可拆卸式,所述字面本体部与印章本体之间为可拆卸式。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与所述印章本体之间电磁吸附的透明盖罩。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印章本体内还内置有作为印章唯一身份标识的NFC功能模组。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微型高密度锂电池的供电单元,且所述供电单元采用无线非接触式的充电方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物联网电子印章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搭建物联网服务云平台,电子印章品在工作和日常的保管状态下保持和物联网服务云平台之间的实时在线通讯;步骤2、使用需求者通过手机移动端或PC业务平台登录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并填写电子印章的具体使用需求信息;步骤3、电子印章管理者通过手机移动端或PC业务平台登录物联网业务管理平台,对电子印章使用需求信息进行查看,进行审核并签署电子印章使用授权;步骤4、通过双向通讯,电子印章从物联网业务管理平台获取最近一次的业务使用需求信息,在使用需求者获得电子印章并使用方式和物联网业务管理平台核对的使用设置信息一致时,打开精微管道,切换为工作状态;步骤5、物联网服务云平台查询电子印章的当前实时位置和状态,并存储相关的电子印章全生命周期轨迹和使用状态数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实时在线通讯包括:电子印章作为物联网终端定时向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发送状态反馈心跳消息;在监测位置固定、状态没有变化时采用较慢心跳频率的休眠模式,当通过外围部件监测到印章使用环境和状态发生变化,采用约定工作心跳频率,及时和物联网服务云平台保证状态跟踪。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当电子印章检测到使用需求者和核定使用信息不一致,或有暴力使用方式倾向时,会立即锁定电子印章,并通过外围部件给予报警指示,并快速将报警状态信息上报物联网服务云平台;电子印章管理者收到报警信息后,快速核定情况,通过物联网服务云平台给予处理;在判断为极端非法情况下,电子印章支持自我保护操作,破坏电子印章字面本体部,损失基本信用功能;在正常使用完成后,使用需求者应当对使用场景及相关文件进行拍照,上传至物联网服务云平台,从而完成一次日常使用的闭环流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基于现代物联管理技术,创新推出一种新型电子印章,基于本产品及相关应用管理方法,可以全程感知、监管印章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一方面减少传统的管理成本,更主要的是做到真正的有效过程追溯管理,减少各种违规风险,也包括印章被仿制等违法事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子印章及应用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印章本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物联网电子印章,包括印章本体,还包括:A.印章本体内置采用嵌入式电子电路,具有MCU微处理器作为主控单元,负责相关章体外围部件及核心逻辑的控制处理,以ARM处理器或高性能MCU为主控芯片,通过内置逻辑程式编程,对印章产品的所有电控外围部件进行工作逻辑控制;B.印章本体内置无线通讯模组,无线通讯模组和MCU微处理器主控单元相连接,通过双向通讯进行相关控制指令及状态数据交互。具体地,该无线通讯模组采用NB(窄带)物联通讯方式,也可以是2G/4G/5G等运营商通讯方式,以保证无地域和时间限制的实时在线通讯、低成本低功耗为主随求,支持通过LBS/GPS/WIFI探针等多种定位方式,提供高精度的实时定位数据和低功耗运营商网络流量通讯功能;C.印章本体有LED指示灯、蜂鸣器、微振动马达等相关功能模组,通过ON/OFF、闪烁、颜色变化、声频啸叫、及振动能量开关等不同工作状态的变幻,用于作为电子影展日常工作状态、及特定警示信合等各种功能作用,MCU核心控制电路和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部件相连接,实时感知印章产品的当前活动状态,作状态上报和工作逻辑辅助,强化对日常应用的管理工作;相关功能模组和MCU微处理器主控单元连接,作为外围部件,功能状态逻辑受MCU信号电路控制;D.印章本体结构通过内部精微结构设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电子印章,包括印章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内置于所述印章本体内的嵌入式电子电路,所述嵌入式电子电路包括用于控制处理印章本体相关外围部件及核心逻辑的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n内置于所述印章本体内的无线通讯模组,所述无线通讯模组和所述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连接,通过与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双向通讯进行相关控制指令及状态数据的交互;/n油墨注入仓和字面本体部,所述油墨注入仓和所述字面本体部通过精微管道连接,且所述精微管道由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控制其通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电子印章,包括印章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置于所述印章本体内的嵌入式电子电路,所述嵌入式电子电路包括用于控制处理印章本体相关外围部件及核心逻辑的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
内置于所述印章本体内的无线通讯模组,所述无线通讯模组和所述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连接,通过与物联网服务云平台双向通讯进行相关控制指令及状态数据的交互;
油墨注入仓和字面本体部,所述油墨注入仓和所述字面本体部通过精微管道连接,且所述精微管道由主控单元MCU微处理器控制其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模组为NB-IOT模组或运营商网络通讯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部件包括蜂鸣器、LED指示灯、微震马达和加速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注入仓与印章本体之间为一体式或可拆卸式,所述字面本体部与印章本体之间为可拆卸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印章本体之间电磁吸附的透明盖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本体内还内置有作为印章唯一身份标识的NFC功能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电子印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高密度锂电池的供电单元,且所述供电单元采用无线非接触式的充电方式。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电子印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搭建物联网服务云平台,电子印章品在工作和日常的保管状态下保持和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杨芳,徐庭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