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29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胶模切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包括剥离辊组、切割辊组和贴膜辊组,所述切割辊组包括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所述剥离辊组、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贴膜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依次顺序排布;所述第一切割辊组包括第一辊刀和第一传动辊轴,第一辊刀与第一传动辊轴啮合转动;所述第二切割辊组包括第二辊刀、第二传动辊轴和第三传动辊轴,第二传动辊轴与第三传动辊轴啮合转动,第二辊刀与第二传动辊轴同向转动;所述第三切割辊组包括第三辊刀和第四传动辊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模切光学膜的过程中,不使用制程膜,避免切割边缘压痕,提升切割边缘的外观。

An optical film die cut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胶模切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
技术介绍
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光学胶是触摸屏的原材料之一,通过将光学丙烯酸压敏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各贴一层光学离型薄膜做成双面贴合胶带,具有高清洁度、高透光率、高粘着力、耐高温等优点。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需对OCA光学胶带进行加工,即根据实际应用的贴合工艺对光学胶带进行结构设计、模切加工或者进行分条,分切成适用于实际产品形状和大小的膜片(例如,手机触屏用的光学膜)。光学胶的模切过程为:采用分条机将光学胶原料卷材分切成一定宽度的小卷(光学胶原料自带有上层轻离型膜和下层重离型膜);将小卷的光学胶悬挂在物料架上,采用分切装置将其切割成分条。分条切割通常采用覆膜裁切工艺,参照图1,覆膜裁切的工序为:一、通过剥离辊组1将光学胶原材自带的轻离型膜剥离,露出光学胶层;二、通过贴膜辊组2在露出的光学胶层上贴附制程膜(该制程膜为抗静电离型膜,其作用是帮助边框排废);三、通过切割辊组3对贴附有制程膜的光学胶进行内框裁切,并排出边框废料;四、通过贴膜辊组4贴附出货膜(离型膜);五、通过切割辊组5将贴附有出货膜的光学胶裁切为成品。上述覆膜裁切工艺,由于在裁切光学胶之前需贴附制程膜,在切割附有制程膜的光学胶时,与辊刀刀片直接接触的是制程膜,切割操作时,刀片先切断制程膜再切入光学胶层,切割制程膜的过程中会使光学胶层受挤压,导致光学胶切割边缘压痕和边缘外观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解决光学胶切割边缘压痕和边缘外观不良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包括剥离辊组、切割辊组和贴膜辊组,所述切割辊组包括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所述剥离辊组、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贴膜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依次顺序排布;所述第一切割辊组包括第一辊刀和第一传动辊轴,第一辊刀与第一传动辊轴啮合转动;所述第二切割辊组包括第二辊刀、第二传动辊轴和第三传动辊轴,第二传动辊轴与第三传动辊轴啮合转动,第二辊刀与第二传动辊轴同向转动;所述第三切割辊组包括第三辊刀和第四传动辊轴,第三辊刀与第四传动辊轴啮合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切割辊组还包括排废辊轴,所述排废辊轴包括第一排废辊轴和第二排废辊轴,所述第一排废辊轴用于排放PET离型膜,所述第二辊刀用于切除PET离型膜的内框,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辊轴和第三传动辊轴将PET离型膜外框与光学胶外框废料粘合在一起,并传送到所述第二排废辊轴。进一步的,所述剥离辊组包括第五传动辊轴、第六传动辊轴以及第三排废辊轴,所述第五传动辊轴与第六传动辊轴啮合转动,通过第五传动辊轴将光学胶原材自带的保护膜剥离并传送到第三排废辊轴。进一步的,所述贴膜辊组包括第七传动辊轴、第八传动辊轴以及放料辊轴,所述第七传动辊轴与第八传动辊轴啮合转动,通过第七传动辊轴和第八传动辊轴将放料辊轴上的出货膜贴附于光学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依次排布的剥离辊组、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贴膜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对光学胶进行模切加工,光学胶原材经剥离辊组剥离后通过第一切割辊组直接进行切割,切掉光学胶外框,此过程不再贴附制程膜;然后通过第二切割辊组切割PET离型膜,将PET离型膜的外框与光学胶外框粘连,并将PET离型膜外框和光学胶外框排废;最后通过贴膜辊组在光学胶上表面贴上出货膜,经第三切割辊组切割成型,形成成品光学膜。采用本技术模切光学膜的过程中,不使用制程膜,而是对剥离后的光学胶进行裸切,光学胶层直接与辊刀刀片接触,将切割边缘的伤害减少至最小,避免切割边缘压痕,提升切割边缘的外观,且边缘齐整光滑的光学胶在运输途中不易被损伤。整个模切过程不使用制程膜,降低了材料成本,且避免了制程膜带入异物、脏污粘附在光学胶上,造成产品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覆膜裁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剥离辊组,11-第五传动辊轴,12-第六传动辊轴,13-第三排废辊轴,20-第一切割辊组,21-第一辊刀,22-第一传动辊轴,30-第二切割辊组,31-第二辊刀,32-第二传动辊轴,33-第三传动辊轴,34-第一排废辊轴,35-第二排废辊轴,40-贴膜辊组,41-第七传动辊轴,42-第八传动辊轴,43-放料辊轴,50-第三切割辊组,51-第三辊刀,52-第四传动辊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照图2,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包括剥离辊组10、切割辊组和贴膜辊组40,所述切割辊组包括第一切割辊组20、第二切割辊组30和第三切割辊组50,所述剥离辊组10、第一切割辊组20、第二切割辊组30、贴膜辊组40和第三切割辊组50依次顺序排布。所述剥离辊组10包括第五传动辊轴11、第六传动辊轴12以及第三排废辊轴13,第五传动辊轴11与第六传动辊轴12啮合转动。光学胶带位于第五传动辊轴11与第六传动辊轴12之间,通过第五传动辊轴11将光学胶原材自带的保护膜(离型膜)剥离并传送到第三排废辊轴13上。所述第一切割辊组20包括第一辊刀21和第一传动辊轴22,第一辊刀21与第一传动辊轴22啮合转动,第一辊刀21将光学胶进行初步切割,即切割掉多余的边框,保留内框。由于光学膜的特殊性,切掉的边框废料会与内框粘连,下一步工序需清除边框废料,即排废。所述第二切割辊组30包括第二辊刀31、第二传动辊轴32、第三传动辊轴33以及排废辊轴,第二传动辊轴32与第三传动辊轴33啮合转动,第二辊刀31与第二传动辊轴32同向转动。所述排废辊轴包括第一排废辊轴34和第二排废辊轴35,第一排废辊轴34用于排放PET离型膜,通过第二辊刀31切除内框的PET离型膜,保留外框的PET离型膜,切除的内框PET离型膜通过收料辊轴(附图中未示出)收集,外框的PET离型膜传递至第二传动辊轴32,在第二传动辊轴32和第三传动辊轴33的传动作用下,将PET离型膜外框与光学胶外框废料粘连在一起,然后将离型膜外框与光学胶外框废料传送到第二排废辊轴35上。所述贴膜辊组40包括第七传动辊轴41、第八传动辊轴42以及放料辊轴43,第七传动辊轴41与第八传动辊轴42啮合转动。放料辊轴43上的出货膜(也是一种离型膜,其离型力优于光学胶原材自带的离型膜)传送至第七传动辊轴41,在第七传动辊轴41和第八传动辊轴42的传动作用下,将出货膜贴附于光学胶上表面。所述第三切割辊组50包括第三辊刀51和第四传动辊轴52,第三辊刀51与第四传动辊轴52啮合转动。第三辊刀51将贴附有出货膜的光学胶进行分条裁切,形成产品所需尺寸的成品光学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包括剥离辊组、切割辊组和贴膜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辊组包括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所述剥离辊组、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贴膜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依次顺序排布;所述第一切割辊组包括第一辊刀和第一传动辊轴,第一辊刀与第一传动辊轴啮合转动;所述第二切割辊组包括第二辊刀、第二传动辊轴和第三传动辊轴,第二传动辊轴与第三传动辊轴啮合转动,第二辊刀与第二传动辊轴同向转动;所述第三切割辊组包括第三辊刀和第四传动辊轴,第三辊刀与第四传动辊轴啮合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模切装置,包括剥离辊组、切割辊组和贴膜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辊组包括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所述剥离辊组、第一切割辊组、第二切割辊组、贴膜辊组和第三切割辊组依次顺序排布;所述第一切割辊组包括第一辊刀和第一传动辊轴,第一辊刀与第一传动辊轴啮合转动;所述第二切割辊组包括第二辊刀、第二传动辊轴和第三传动辊轴,第二传动辊轴与第三传动辊轴啮合转动,第二辊刀与第二传动辊轴同向转动;所述第三切割辊组包括第三辊刀和第四传动辊轴,第三辊刀与第四传动辊轴啮合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模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辊组还包括排废辊轴,所述排废辊轴包括第一排废辊轴和第二排废辊轴,所述第一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运涛
申请(专利权)人:丰泰光电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